比特派app下载安卓最新版本|夏

作者: 比特派app下载安卓最新版本
2024-03-12 21:30:13

夏的解释|夏的意思|汉典“夏”字的基本解释

夏的解释|夏的意思|汉典“夏”字的基本解释

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查询索引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条目

汉字

词语

成语

汉字拆分

拼音

笔顺

五笔编码

仓颉编码

四角号码

UNICODE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查询索引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xià ㄒㄧㄚˋ 部首 夂

部外 7

总笔画 10 昰 廈 夓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90F

上下结构 13251113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dhtu muhe anrs 10407

拼音 xià 注音 ㄒㄧㄚˋ 部首 夂 部外 7总笔画 10 基本区 590F笔顺 1325111354

常 通 标

夏 基本解释

● 夏 xià ㄒㄧㄚˋ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中国朝代名:~代。~历。 指中国:华~。 姓。

英语 summer; great, grand, big德语 Sommer (S)​,alter Name für China (S)​,Xia Dynastie"法语 été (abrév.)​

【漢典】

夏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夏 xià

(1)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Chinese]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 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3) 泛指中国 [China]

蛮夷猾夏。——《书·舜典》。 孔传:“夏, 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注:“东方也。”

又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4) 朝代名 [the Xia Dynasty]

(5)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构木钻燧于夏后氏。——《韩非子·五蠹》

始于虞夏。—— 蔡元培《图画》

夏后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

(6)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①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②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③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④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7)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Bactria]。如:夏国;大夏

(8) 通“厦”。大屋 [big house]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哀郢》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上》

(9)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summer]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称“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猎)

(10) 姓

词性变化

◎ 夏 xià

(1) 大 [great]

夏,大也。——《尔雅》

于我乎夏屋渠渠。——《诗·秦风·权舆》。传:“大也。”

[夏]此字本谊训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自关而西, 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方言》

又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

(2) 华彩,即五色 [magnificent color]

秋染夏。——《周礼》

又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鸡);夏缦(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车)

常用词组

夏播夏布夏锄夏管夏侯夏后氏夏季夏口夏历夏粮夏令夏令营夏秋夏日夏收夏熟夏熟谷物夏天夏衣夏禹夏耘夏至夏种夏装 【漢典】

夏 國語辭典

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季。農曆指立夏至立秋的時期。一般而言氣溫較熱,若以北半球氣候而論,大概指從五月或六月至八月或九月的期間。如:「炎夏」、「盛夏」。

泛指中國。如:「華夏」。《書經·舜典》:「蠻夷猾夏。」

五彩的顏色。《周禮·天官·染人》:「秋染夏。」漢·鄭玄·注:「染夏者,染五色。」

高大的房屋。《楚辭·王襃·九懷·陶壅》:「息陽城兮廣夏,衰色罔兮中怠。」通「廈」。

朝代名。參見「夏朝 」條。

姓。如漢代有夏牟。

高大。《詩經·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

參見「夏楚 」條。

【漢典】

【丑集下】【夊】

夏·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夏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夊】

夏·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古文〕昰【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音暇。四時,二曰夏。【釋名】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夏。 又【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音下。中國曰華夏。【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詩·周頌】肆于時夏。 又國號。禹受舜禪,易虞爲夏。 又國名。【史記·大宛傳】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晉史】赫連勃勃。【宋史】李元昊,僭國號曰夏,屬今寧夏。 又澤名。【書·禹貢】雷夏旣澤。 又大夏,禹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賔客至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驁夏。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按九夏,有聲無辭,註疏以《雅》《頌》諸篇强分配之,非。 又大屋曰夏。【宋玉·招魂】冬有穾夏。 又大俎曰夏。【詩·秦風】於我乎,夏屋渠渠。【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註】大俎,一名大房,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五色曰夏。【書·禹貢】羽畎夏翟。【註】羽畎,羽山之谷。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飾。【周禮·春官·人之職】秋夏。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蓋取諸此。 又【集韻】舉下切,音賈。地名。負夏,衞地。【禮·檀弓】曾子弔于負夏。 又陽夏,在開封。【史記·高祖紀】追項王至陽夏。 又木名。【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夏,榎也。楚,荆也。【詩·大雅】不長夏以革。【王博士云】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 又,胡可切,音荷。【琳·瑪瑙勒賦】四賔之筵,播以淳夏。色奪丹烏,明照烈火。 又叶創舉切,音楚。【揚雄·城門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癸辛不德,而設夫險阻。 又叶胡故切,音互。【賈誼·鵩賦】單閼之歲,四月維夏。庚子日斜,鵩集余舍。 【春秋釋例】除春夏之夏,餘皆戸雅切。【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時之夏,餘義皆假借。○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刪。

【漢典】

【卷五】【夊】

夏 《说文解字》

【卷五】【夊】

《說文解字》

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兩手;夊,兩足也。,古文夏。胡雅切

《說文解字注》

(夏)中國之人也。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夏,引伸之義爲大也。从夊,从頁,从臼。臼,㒳手。夊,㒳足也。胡雅切。古音在五部。 ()古文夏。

【漢典】

夏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ɕiĄ˥˧ 唐代读音 *hǎ日语读音 NATSU韩语罗马 HA现代韩语 하 客家话 [客英字典] ha5 [台湾四县腔] ha5 [梅县腔] ha5 [海陆腔] ha6 [沙头角腔] ha5 [宝安腔] ha3 [东莞腔] ha5 ha3 [客语拼音字汇] ha4 [陆丰腔] ha6粤语 haa6潮州话 hê7 (hē) 近代音 曉母 家麻韻 去聲 下小空;中古音 匣母 禡韻 去聲 暇小韻 胡駕切 二等 開口;匣母 馬韻 上聲 下小韻 胡雅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模部 ;匣母 模部 ;王力系统:匣母 魚部 ;匣母 魚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夏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夏」 戩5.13合27438「夏」 伯夏父鼎西周晚期集成2584「夏」 帛乙1.14「夏」 說文古文「夏」 睡.日乙225「夏」「夏」 林2.26.7合28195「夏」 秦公簋春秋中期集成4315「夏」 上(1).孔.2「夏」 說文‧夊部「夏」 邳伯缶戰國早期集成10007「夏」 天卜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内地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异体字昰 廈 夓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罅(xia4)唬(xia4)夓(xia4)㰺(xia4)吓(xia4)乤(xia4)鏬(xia4)(xia4)㙈(xia4)䫗(xia4)圷(xia4)㗿(xia4)

同部首

夎夂夒备夈㚅处夆夑夅㚇変

同笔画

畚埗紌㹱㼡鸯脠祮欮料砹

初中古诗词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意 见 反 馈

联 系 我 们

关 于 汉 典

免 责 声 明

粤ICP备10071303号

ZDIC Facebook

ZDIC Twitter

Qgroup:203589259

WX:zdicwx

© 汉典

夏朝(中国历史朝代)_百度百科

国历史朝代)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夏朝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4个义项)展开添加义项夏朝播报讨论上传视频中国历史朝代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1-2] [108] [115]),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朝代。 [113]夏朝实际是由氏族为核心发展形成的国家, [3]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 [4] [5](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建立者为大禹, [112-113]亦又说是启 [111] [116],定都阳城、斟鄩、安邑等地。河南嵩山一带和伊河、洛河流域为活动中心区。 [116]夏是黄河中游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联盟,由十多个姒姓部落所组成,夏后氏在这些部落中居于领导地位。尧、舜时期逐步强大,鲧治水失败被杀。鲧子禹,继承父业,并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得到众多部落首领的支持拥护,成为诸夏族最高领导者,并逐步建立了夏族王权。 [117]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子启,这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 [6]。夏朝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7-8]经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中原地区包括禹都阳城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点。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二里头遗址为夏朝都城遗存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 [101]中文名夏朝外文名The Xia Dynasty别    名夏、西邑夏 [106-107]、西邑 [106-107]、有夏时间范围公元前 2070年 至 1600年帝    王姒启,姒太康,姒少康,姒桀等都    城阳城、阳翟、安邑、斟鄩等 [116]主要城市原、帝丘、老丘、西河、亳等语    种雅言货    币贝币、贝蚌、铜贝建立者夏禹目录1国号2历史▪夏族起源▪鲧禹治水▪讨伐三苗▪建立王朝▪太康失国▪少康中兴▪暴桀亡国▪夏人后裔3疆域▪范围▪都城变迁▪方国4政治▪官制▪纪年▪历法▪刑法5军事▪组织形式▪部队兵种6经济▪土地▪赋税▪农业▪手工业▪畜牧7文化▪文字▪地理8民族▪三苗▪东夷▪商9社会▪饮食▪交通10争议▪是否存在▪大禹族属▪文化遗址▪社会性质11国君世系国号播报编辑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 [110]夏朝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唐朝张守节则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夏”是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遂成为国名,这便是不少历史学家认为的中国世袭王朝的起始。 [10]《礼记·缁衣》、《尚书·太甲》、《清华简·尹诰》及《清华简·尹至》,称夏朝为“西邑夏”或“西邑”,有学者据此考证,甲骨卜辞中“西邑”即代指“夏”,也就是说,“西邑”是商朝人对“夏”的称谓。 [106-107]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华夏”条目记载,"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 [11]历史播报编辑夏族起源夏朝建立者启的父亲大禹像据史书记载,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夏部族大约是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以后逐渐兴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献均把夏部族追溯到颛顼。其中《史记·夏本纪》与《大戴礼记·帝系》称鲧为颛顼之子,认为:黄帝次子曰昌意,生颛顼,颛顼之子名鲧,鲧之子名叫禹,为夏后启(即夏启)父。 [12-14]但《汉书·律历志》引“伯禹帝系”则认为“颛顼五世而生鲧”。 [15-17]无论世系如何,这些记述表明,夏部族很有可能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是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与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个部落,夏部落一开始居住于渭水中下游,后东迁至晋南、豫西伊洛流域。 [14] [18]夏的区域大致在今河南中西部至山西南部一带,奉鲧、禹为祖神。《史记·六国年表》载:“禹兴于西羌。”《史记集解》引《帝王世纪》:“孟子称大禹生石纽,西夷人也。”近人的研究也表明,直到两汉魏晋时期,仍广泛流传着禹出自西羌的传说,称禹为“戎禹”,而羌人中也保持着对禹的崇拜。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徐中舒认为,夏朝的主要部族是羌,根据由汉至晋五百年间长期流传的羌族传说,没有理由再说夏不是羌。林向《“禹兴于西羌”新证》运用考古新证夏羌文化关系。以禹为代表的西羌(姜)戎文化与晋南豫北原有的文化相结合,构成华夏文化的主干。有学者认为石峁古城是夏人首都,但石峁文化更接近“狄”的系统。古书称禹出自西羌,似与北狄无关。而如若在更广的背景下理解禹出西羌的说法,亦即禹有“泛西北文化系统”或戎狄背景,那么就不能排除石峁与夏的关联。 [103]鲧禹治水参见:大禹治水最早有文献记载的一位夏氏族成员是鲧。《国语·周语》中说鲧作为夏部族首领被封在崇,故称“崇伯鲧”。鲧,是在大河南岸中岳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之后禹继承了鲧,为“崇伯禹”。这表明夏人早期活动于崇山附近 [19]。当时河水泛滥,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了部落联盟,鲧被四岳推选领导治水,历时九年而最终失败。治水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不善于团结族人及其他部落。《尚书·尧典》记载,尧最初认为鲧方命圮族、毁败善类而反对鲧领导治水 [20],说明鲧在领导治水时,有不少部落对他不满。《尚书·洪范》与《国语·鲁语》中又提到“鲧障洪水”,说明鲧治水的方法主要用土木堵塞以屏障洪水,或许这亦是鲧治水九年失败的原因之一 [21-22]。鲧治水失败后,被殛死于东方黄海海滨的羽山。夏禹王立像 [23]禹是鲧的儿子,鲧死后,禹受命,又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 [24]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 [25]禹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 [26]由于禹治水有功和促进农业生产,夏部族势力增强,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世袭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水时“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其刻苦精神得到后世传颂,治水过程也促进了各部落族人的团结。因此,夏朝建立的直接原因,很可能源自三皇五帝时代泛滥的黄河,由于洪灾长期影响着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而大禹动员各族展开的历时二十年的治水工作不仅空前的团结了华夏先民,也极大的提升了自己的声望。洪灾得到根治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首个统一王权的产生也就得以奠定。讨伐三苗参见:三苗禹治水有功,随后舜又派禹去讨伐三苗。禹屡败三苗,将三苗驱赶到丹江与汉水流域,巩固了君权。《墨子·非攻》中说道禹克三苗后,“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这说明禹在治水与讨伐三苗胜利后,夏部族已成为部族联盟首领。建立王朝参见:禅让制、涂山之会、世袭制、有扈氏、皋陶作刑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夏王启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据《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参加了涂山会盟, [27]可见夏部落的号召力。有一次在会稽(浙江绍兴)部落会盟时,防风氏首领因迟到而被禹处死。古文献中亦记载禹以诸侯部落路途的远近来分别纳贡约多少,可见夏氏族对其周边部落经济上的控制。 [3]禹曾推举东方颇有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以示对传统禅让制的尊重。 [28]然而皋陶没有等及禅让,比禹早死。禹又命东夷首领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益(伯益,也有人认为益不是伯益,而是同一时代的两个人)按照部落联盟的传统,为禹举行丧礼,挂孝、守丧三年。三年的丧礼完毕后,益没有得到权位,而启在民众的拥护下,得到了权位。关于这一段历史的记载,说法不一: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另一说“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之后益率领着东夷联盟讨伐启。经过几年的斗争后,启确立了他在部族联盟中的首领地位”,但其共同观点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 [29],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反对。随后不少倾向禅让传统的部族质疑启的权位。启都郊外的有扈氏仗义起兵,率领部族联盟向启都讨伐,与启军大战于甘。战前启称他的权位是“恭行天”的,这便是之后周朝天子论的雏形。启拥有中原民众的赞同,在人数方面占有绝大优势,最终击败有扈氏,罚贬做牧奴。这次胜利代表中原地区的主流社会观念已从原始的禅让制度转向了世袭制度。 [29]夏氏族原姓姒,但从启开始改用国名“夏”为姓。同时启不再使用伯这个称号而改用后,即“夏后启” [30]。启能歌善舞,常常举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钧台,此即钧台之享,还在“天穆之野”表演歌舞。《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到启在舞蹈时“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 [31]。甚至有些文献传说启曾经上天取乐舞。中国古老的乐舞文献《九辩》、《九歌》与《九招》均称启为其原作者。启统治期间,其子武观时常作乱。《韩非子·说疑》说他“害国伤民败法”,最终被诛杀 [32]。除了夏氏族内部的纠纷,为争夺部落联盟的主导权,亦常常与东夷作战。太康失国参见:太康失国夺取夏朝政权的后羿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 [33],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有穷氏部落趁机西进。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羿(即后羿) [34]。羿率军从东夷属地鉏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随之太康投奔斟鄩的斟鄩氏。羿夺得权位后并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但事实上国事全由羿来治理。此举引起不少部落的不满。其中主持天象活动的和氏与羲氏公开反对。羿说他们废时乱日,派胤率兵讨伐羲和二氏,战前作誓师辞《胤征》 [35],在战中取胜。 [36]中康死后,其子相继位。随后投奔与夏同姓的斟鄩、斟灌二氏。从此,羿独承王位。羿好射猎,不善治理,得权后,他像太康一样,好狩猎而荒废国事。他废弃武罗、伯困、龙圉等忠臣,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不孝子弟寒浞。寒浞年少时因造谣惑众被伯明氏君主所逐,后被有穷氏首领羿收养,成为有穷氏的一员,得到重用。寒浞势力日益强大,后来趁羿在外射猎的机会将羿及其家人杀掉,霸其权、夺其妻,生下豷、浇二子。寒浞把戈封给了他的儿子豷,把过封给了他的另一个儿子浇。浇受父命率兵先后灭掉亲夏的斟灌氏与斟鄩氏,杀了在斟鄩躲避的相。相的妻子缗当时已怀下相的儿子,她从墙洞逃走至其母亲有仍氏家里避难,不久生下遗腹子少康。少康中兴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浇闻讯后,派人追杀有仍氏,少康无奈投奔有虞氏(舜之后裔),作了庖正。有虞氏首领虞思膝下无子,仅有二女。他将二女许配少康,赐给他田一成、众一旅,并把纶城交由少康管理。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组织余下的夏部族民众,设官分职。派女艾到浇廷中密探,准备恢复夏室。 [37]此时,躲避在有鬲氏的夏室遗臣靡得知少康准备夺回政权,亲自带领斟灌、斟鄩氏的残余民众与少康会师,联合击败了寒浞。复立少康为夏后。而后少康灭浇于过,又派他的儿子杼灭豷于戈。至此,控制中原三代四后近百年的东夷族有穷氏覆灭,结束了四十载的“无王”时期 [38]后世称“少康中兴”。通过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的这段叙史可以看到夏朝平定中原方国部落(尤其是东夷族)的历程。少康之子杼(也作“予”)承后位。他了解东夷对夏室的不满,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从原东迁至老丘。他重视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文献中常常有“杼作甲”、“杼作矛”的说法。他还派人讨伐东部地区的东夷(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传说其获取了吉祥物九尾狐。夏朝的版图在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黄海)之滨。杼在位期间是夏朝最昌盛的时期。夏人对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 [19]《国语·鲁语》说道“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杼全面地继承了禹的事业。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族与夏朝开始和平共处。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槐逝后,其子芒继位。芒逝后,其子泄继位。这期间东夷族与夏人逐渐同化。泄在位期间开始向西方发展。同时,他开始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封土封号。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泄逝后,其子不降继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暴桀亡国不降死后,让其弟扃继承了后位。扃死,其子廑继位。廑继位后不久便病死,其堂兄不降之子孔甲继位。他改变了夏礼中祭祀祖宗的传统,开始着重恭顺天帝。《史记·夏本纪》记述道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不少方国部落开始对夏室产生了不满,但夏朝与东夷的关系仍然友好。这有可能是东夷与夏人的同化度较高的原因。孔甲死,其子皋继位。皋死,其子发继位。这段期间,方国部落与夏室的关系恶化,氏族内部的纠纷也激烈化。从孔甲经皋与发,到履癸(即桀)内乱不止。夏桀失政图孔甲乱政后夏王朝的统治日益衰落。发死后,其子履癸(夏桀)继位。桀善武,“手搏豺狼,足追四马” [39]。桀在位期间,夏室与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给夏上贡的部落不断地减少。桀因此还常常讨伐那些不顺从的部落。古文献中说桀贪色,击败某个部落后会从那部落中挑选出所钟爱的女子带回宫作为妃子。《国语·晋语》提到的有施氏、《竹书纪年》提到的岷山氏、末喜氏都遭到了这种下场。其中末喜氏的妃子妺喜早已与伊尹结好,桀却在洛把她夺走,伊尹愤怒中奔投了商汤。夏桀桀的屡次征伐也惹怒了不少较有权威的部族。有缗氏(舜的后代)因不服顺桀而被灭之。活动于今河南东部山东省西南部的子姓商部族正在夏乱这期间兴旺了起来。桀又因商不服的借口讨伐商首领汤并败之。汤被囚禁于夏台(一作钧台),随后被释放。除了夏室对外关系的恶化外,文献中还提到了桀在廷内用人失当。桀只顾自己享乐,不顾民众疾苦,大约在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在仓皇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边逃边战,最终败于有娀氏旧址。桀逃至鸣条(今山西安邑),汤追之,又在鸣条展开了大战。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一作鬲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又跑到了南巢之山(今安徽省巢湖市)并死于此处(《淮南子·修务训》稍有不同,说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鸣条之战夏室覆灭,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商汤在亳称“王” [40]。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政权夏朝 [3]灭亡,一说共传13世 [41]、17王, [42]历时约四百年。 [2]亡国时间,约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夏人后裔夏灭亡后,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 [43]桀带着部分民众从历山南迁至南巢 [44]。商汤王因帝宁之故都,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史记·陈杞世家》载夏裔在“殷时或封或绝” [45]。周武王灭商为王之后,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春秋末期,孔子因为崇尚夏礼,还特意去杞国访问考察 [46]。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禹陵村,夏禹姒姓后代世代为禹守陵 [47]。郭沫若、胡厚宣、程憬等认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战败后的夏。根据卜辞记载,土方是位于殷西北方的一个强大方国,是武丁以及先前商王的长期征讨的对象。武丁征服土方后,在其腹地“唐土”建设大型城邑“唐”,镇压控制土方人民,此后不再有土方叛变的记载 [48]。周初,成王封晋国始君唐叔虞于此。 [49]疆域播报编辑范围夏朝是城邦联盟到封建国家的过渡期,因此没有明确的疆域。夏氏族与其他城邦的关系很多就像是宗主国与朝贡国一样,但又有些方国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诸侯国,故仅能以势力范围来表示其影响力。禹贡九州图夏部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亲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50]。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安徽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洛阳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19]。当时夏的势力延伸到黄河南北,甚至长江流域。夏朝早期,夏人主要在山西中南部的河内地区活动,沿汾水、河水向东南方向迁途,晚期至河南中部伊、洛河流域。《国语·周语上》谓,“昔伊洛竭而夏亡”,可见伊洛河水对夏晚期都畿的重要性。 [51-52]对于夏朝的行政区,世传为“九州”: [53]1.冀州,夹右碣石入于河,三面距河,是各州贡道必经之处。(今山西、河北省境、辽宁西部。)2.兖州,浮于济、漯,达于河。(今山东西部、河北东南角。)3.青州,浮于汶,达于济。(今泰山以东之山东半岛。)4.徐州,浮于淮、泗,达于河。(今淮河以北之江苏、安徽以及山东南部。)5.扬州,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今淮河以南之江苏、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6.荆州,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今湖北、衡山以北之湖南以及江西西北端。)7.豫州,浮于洛,达于河。(今河南省境、湖北北部、陕西东南、山东西南部。)8.梁州,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今四川以及陕西、甘肃南端。)9.雍州,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都城变迁夏朝都城变迁首领居地今地鲧崇今河南洛阳嵩县 [54]大禹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告成镇 [55]阳翟今河南禹州平阳今山西安邑或晋阳启阳翟今河南禹州太康、中康斟鄩 [56]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相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帝丘今河南濮阳南羿鉏今河南滑县羿、寒浞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少康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县利民镇东南35里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南杼原今河南济源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杼、槐、芒、泄、不降、扃老丘今河南开封祥符区国都里村廑、孔甲、皋、发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桀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方国夏朝的国家政体既有别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同时又与西周一统天下实行的分封制和秦以后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不同。有学者认为,夏王朝是一个以夏邑为中心的国土不算太大的国家。作为天下共主的夏后氏与夏邑内外的地方政权呈现出颇为复杂的关系,并通过其作用与影响,在其所能控制的范围内,逐步强化不太稳定、乃至松散的等级从属关系和等级秩序。 [102]方国是由原始氏族部落转化形成的小型国家,这些邦国位于王畿之外, [57]不受夏后直接管辖。一些方国只是大的部族,另有一些较大的方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组织,规模甚至大于夏后氏。有穷氏代政期间,少康曾投奔有仍、有虞氏,在那里承当牧正和庖正。有仍氏又名有任氏,风姓,居于山东济宁微山湖畔,是太昊、少昊的后裔。有仍与夏后来往密切,之间有通婚现象。相妻缗来自有仍。相被寒浞杀害时,缗已方妊,她避居故乡,在有仍生下少康。少康复兴后,封有仍族人于任国。有虞氏乃虞舜之后,居于河南商丘虞城。 [58]舜老时,认为己儿商均不贤不肖,所以禅位于禹。禹仿效尧传舜时舜先让位于尧子丹朱的做法,让位于商均,民众却纷纷拥护禹而不理睬商均,于是禹继承了帝位,将商均分封于河南虞城。 [58]四世后,夏室中衰,年轻的姒少康逃到有虞氏避难,得到了首领虞思的大力协助,这才使夏室终得扭转局势,有虞氏直接关系到了夏后氏的存亡。一说偃姓乃皋陶后裔。禹老时,荐皋陶为继承人,然皋陶先禹而死,禹又荐伯益。禹死后,伯益效仿常规,先让位给禹子启,不料启深得民心,得到了民众的拥护,伯益失权。益不善罢甘休,于是与启作战,结果战败被杀。皋陶之后被封于东南六、英、许三地。 [59]有扈氏为夏之同姓部落。启夺益位,有扈不服,以“尧舜举贤,禹独与之”为名反对启的统治,结果在甘大战中失败,其部众被罚贬为牧奴,世代从事畜牧。胤子伯靡原为臣服夏后的部落首领,太康失国时又归附后羿,寒浞杀羿后逃奔有鬲氏。靡闻知少康准备复兴夏室,组织有鬲、二斟兵民与少康会师。斟灌氏、斟鄩氏统称“二斟”,与夏后同为姒姓,是夏代早期重要的亲夏氏族。二氏族在夏后氏的东南迁徒过程中与之融合,夏代晚期斟鄩之地更成为夏后的都邑,偃师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斟鄩。 [60]无王时期,寒浞命子浇率兵灭二斟,同时杀死躲避斟鄩的夏后相。其剩余势力又在数年后加入少康和伯靡的联军,复兴夏室。 [61]有缗氏为少昊另支后裔,是夏晚期东方的强大方国。夏桀在有仍召开盟会,有缗首领因不满桀的统治,愤慨归国,桀遂灭之。有莘氏,帝喾高辛氏之后裔,启时的支子封国。夏商之际,在伊尹的帮助下,有莘氏与商汤在北亳结盟,汤还从有莘氏娶妃。《山海经》之海外四经记录了夏朝周边的许多方国“国”名,可能纯属神话亦可能是远古部落名称的讹化。 [62]政治播报编辑官制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 [63]夏朝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原始部落制度逐渐解体的过程中,父权家长制家庭成为对它的一种摧垮力量,因为世袭制国家的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国家形成之后,各级贵族组织仍然要保持旧的血缘联系,严格区分姓氏。王室分封各部族,除保持它们所由出生的姓之外,又以封地建立新氏,大夫以邑为氏。在各级贵族之间,就依姓氏的区别建立了各自的宗族关系。这种宗族关系,虽然沿袭了旧的氏族组织的遗制,但在实际上是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按其班辈高低和族属亲疏等关系来确定各级贵族的等级地位的。《礼记·祭义》言,“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反映夏人对官位的重视,也从侧面说明夏代的职官已有明显的高低等级区别。夏后,即夏王,是夏朝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其下属的军队、官吏和监狱等,是维系国家政权的支柱。正,是夏代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吏之通称。见诸文献的有车正、牧正、庖正等,分别为管理车辆、畜牧和膳食的官吏。《左传·定公元年》云:“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据《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少康曾为有仍氏牧正。后“逃奔有虞,为之庖正。”夏朝设置太史令。太史令终古以谏桀无效而奔商闻名于世。《墨子·耕柱》记载夏后启铸造陶鼎于昆吾时曾通过他的卜官,翁难乙,求问天神。《夏书》载,“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夏后向四处巡征诗歌和意见的官员称作“遒人”、“瞀”、“啬夫”应该都属于“工”级的小吏。夏后可能还有专司占卜卜筮的“官占”。《夏书》又载,“辰不集于房,瞀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讲述发生日食的时候,有“瞀”官击打大鼓以示于众,官吏和庶民各自奔走相告。夏朝有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吏。《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孔安国云;“羲氏、和氏,掌天地四时之官。”《尚书·夏书》中有关于设官分职过程的概述,载道“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夏王还临时委任臣属执行专门的使命,犹如后世之钦差大臣。《史记·夏本纪》云:“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集解引孔安国曰:“胤国之君受王命往征之。”郑玄曰:“胤,臣名也。”纪年中国传统的干支纪法,起源很早。夏代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桀)等,都用天干为名,说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较普遍。历法夏代设有历法官,夏代历法,是中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能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已知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它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保存了中国最古的比较珍贵的科学知识。《夏小正》,已经被现代的天文学者证实是综合夏代至春秋时期历法知识的古籍,《夏小正》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书中除二月、十一与十二月外,每月载有确定季节的星象(主要是拱极星象与黄道星象)以指导务农生产,另外亦有记载当月植物之生长形态、动物之活动习性与祭祀(亦为物候学之重要典籍)。 [78]由于《夏小正》内容涉及星象与农业赖以使用之历法的关系,对古代天象与先秦历法研究也有相当重要之参考价值。 [79]《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一部具有丰富物候知识的著作。其经文有463字,按一年12个月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关生产的农耕、蚕桑、养马以及采集、渔猎等活动。刑法夏朝已制定刑罚。《左传·昭公六年》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史记·夏本纪》所载《甘誓》,对军队的刑罚有具体阐述。“用命,赏于祖。”集解引孔安国曰:“天子亲征,必载迁庙之祖主行。有功即赏祖主前,示不专也。”“不用命,僇于社。”集解引孔安国曰;“又载社主,谓之社事。奔北,则僇之社主前。社主阴,阴主杀也。”“子则帑僇女。”集解引孔安国曰:“非但止身,辱及女子,言耻累也。”夏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可概况为奉“天”罪罚。奉“天”罪罚的法制观表现为:一方面统治者的统治依据来自于天命;另一方面打着天的旗号实现统治。夏朝稳定之后,为于调整社会关系需要,逐步形成和不断扩充的。其基本内容是以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法律性质的习惯法为主,制定了《禹刑》,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规法典。《唐律疏议·名例律》中有,夏刑三千条,郑玄注《周礼》说:“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可见夏朝法律数量应较多,规定应该比较细密,法制应初具规模。《左传·昭公六年》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后人大多将《禹刑》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夏朝已初步形成五刑,并有一些罪名及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古文献记载夏时期已具备较完善的刑法制度。《尚书·吕刑》中说道“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便是指周穆王将夏朝的《赎刑》作为制定周国刑法制度—《吕刑》的重要参考。而文中提到的《赎刑》很可能与《左传》“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的《禹刑》实为一物。然《赎刑》、《禹刑》是否为夏之刑法,具体内容如何,已无可考。《左传》中引述《夏书》中关于夏时刑法载“昏、墨、贼,杀”,指触犯昏、墨、贼这三种罪过的人要判死刑。晋国叔向称这种刑法为“皋陶之刑”。虽然死刑观念应在新石器时代早已产生,但禹的理官皋陶可能是第一个将死刑法律化的人物。夏朝有监狱。《史记·夏本纪》云,桀“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索引曰:“狱名”。夏后槐的“圜土”、商汤被夏桀囚禁的“夏台”便是夏时的监狱,为中国史书记录最早的监狱。圜土是一种原始的监狱,在地下刨挖圆形的土牢,在地上搭架篱笆圈围土牢。《大禹谟》谓“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评价夏后立刑法是对民众进行治理的一种手段。除了《禹刑》外,还有《政典》。军事播报编辑组织形式夏朝的军队,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发明的专职征战的工具。夏以前,各部落、部落联盟之间的征战由部落内部的青壮年男子负担,夏建立后,中原形成了统一的部落共同体,并出现了国家机构,因此专职战斗的队伍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禹征三苗,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济济有众”;启征有扈氏,严厉告诫所属的军队要严格听从他的指挥。足见当时已有强大的军队。《甘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夏朝统治者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建立了一支奴隶主军队,于是原始形态的兵制也随之产生。夏朝军队由夏王掌握。在确立启的统治地位的甘之战中(甘在今陕西户县西),启要求全体参战者要严格执行命令,对勇敢作战、执行命令的人给予奖励,反之则予以惩罚。据《尚书·甘誓》记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可见,夏朝的军队已经有严格的纪律。由于夏朝处在阶级社会早期,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因而夏朝的军队数量不多。例如,夏五世国王少康逃亡到有虞氏时,住在纶(今河南虞城东南),只有500部属。后来,少康联合斟寻氏和斟灌氏两个部落,推翻了窃据夏朝的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夏朝军队的组织形式,在启讨伐有扈氏时,于甘地誓师所作的誓词中,可略见端倪。《史记·夏本纪》云:“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汝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政,汝不共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子则帑僇女。’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启在战争开始之前,召集臣属,声讨有扈氏的罪行,并告诫将士,要忠于职守。立功者赏,违命者严惩不贷。启灭有扈氏之后,诸侯皆臣服。誓词中提及的六卿、六事之人、左、右、御等,皆军队将士的称谓。“六卿”,《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孔安国曰:“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也。”“六事之人”,集解引孔安国曰:“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左”、“右”,集解引郑玄曰:“左,车左。右,车右。”“御”,集解引孔安国曰:“御以正马为政也。”部队兵种夏朝军队以步兵为主,但车兵已开始出现。《甘誓》中“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不正,汝不恭恭”的记载,证实了车兵的存在。左是车左,执弓主射;右为车右,执戈矛主刺杀;御者居中。一辆战车,三个乘员,与后来商朝车兵编制一样。另外,《司马法》中将夏代战车称为钩车。夏朝军队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木石制造的戈、矛、斧、殳和弓箭,也有少量的青铜兵器。夏朝时还没有常备军,只有贵族组成的平时卫队,作为夏王的警卫。如果发生战争,夏王就临时征集奴隶主组成军队进行战斗。 [80]车战是夏代的主要战斗形式。蔡沈《书经集传音释·甘誓》云:“古者车战之法,甲士三人,一居左以主射,一居右以主击刺,御者居中,以主马之驰驱也。”此种由左、右、御三人组合而成的车战形式,一直延续至商、周时期。经济播报编辑土地关于夏代的社会性质问题,没有取得一致看法,但是肯定当时存在着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已为不少专家认同。《左传》哀公元年记载伍员谈到“少康中兴”,少康因过浇之逼逃奔有虞时说:“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欢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这里所说的“一成”,当是《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说的“九夫为井”,“方十里为成”的“成”。方里而井,一井就是一里,方十里为成的“成”,就是百井。《汉书·刑法志》又说:“殷商以兵定天下矣。……立司马之官,设六军之众,因井田而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这段话虽然说的是殷周之制,但从这里所说的“成方十里”、“成十为终”是区划土地的单位名称看来,可以肯定《左传》中的“有田一成”的“成”,反映了夏代井田制即公社所有制的存在。所以,古代文献中也多谓井田之制,“实始于禹”。赋税九州的五服贡赋是夏后氏的主要经济来源,“夏后氏官百”中当有诸多官员专司赋役征发事务。根据《孟子·滕文公上》的“夏后氏五十而贡”看来,夏代的部落农民可能在耕种自己的五十亩“份地”外,还要耕种五亩“共有地”,即如赵岐《孟子注》所说“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这种年纳五亩之获以为贡的实际内容,如同马克思所指出,本是“指原始共同体时的贡赋关系”。这种“贡法”,还可以从古代文献中看出它的原始意义。《说文》云:“贡,献功也。从贝工声。”《初学记》卷二十又云:“《广雅》云:‘贡,税也,上也。’郑玄曰:‘献,进也,致也,属也,奉也,皆致物于人,尊之义也。’按《尚书》:‘禹别九州,任土作贡。’其物可以特进奉者曰贡。”这里所说的都指民间劳作献纳于上的意思,正如《周礼·夏官·职方氏》职云:“制其贡,各以其所有。”这就说明夏代公社中的大部分土地已经作为份地分配给公社成员,由其独立耕种;另一部分土地作为公社“共有地”,由公社成员共同耕种,将其收获物采取贡纳的形式,缴纳给公社酋长。这与恩格斯在论述克勒特人和德意志人氏族时曾经说过的“氏族酋长已经部分地靠部落成员的献礼如家畜、谷物等来生活”是一样的。五服图 [64]《尚书·禹贡》系后人所作,其中所记九州向国家贡纳的情形,虽然不能认为完全可靠,但其中说到:“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栗,五百里米”的随乡土所宜的贡纳制在夏代业已存在,当是可能的。因此,所谓“夏后氏五十而贡”的“贡法”,并不像《孟子·滕文公上》引龙子所说:“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孟子所说的“贡法”,并非禹之“贡法”,前代学者早有指出,例如阎若璩引胡渭之说云:“龙子所谓莫不善者,乃战国诸侯之贡法,非夏后氏之贡法也”。甲骨文中的殷商土田与耕作。夏代的氏族封建制度在经济方面亦有体现。《尚书》载“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说四海之内的氏族部落都归附夏后 [65],金木水火土谷六种物质皆受到治理,明晰各处田地的优劣,将其分入三等以决定赋纳数量,使得赋纳得其正而不偏颇,赐土、赐姓,根据方国部落与夏后氏关系之密切疏远定出封建的先后次序。《禹贡》一篇又列出九州赋纳物品的具体情况,将物品数量分作上上、中上、下上、上中、中中、下中、上下、中下、下下九等。又根据与夏后氏都邑地理距离的远近分作甸、侯、绥、要、荒“五服”。甸服:距离夏都城五百里以内的方国部落是夏都城的主要粮食供应区。百里之内者赋纳带秸秆的谷物;再往外百里者赋纳禾穗;三百里外者赋纳带稃的谷物;四百里外者赋纳粗米;五百里外者赋纳精米。侯服:距离夏都城五百至一千里间的方国部落是夏后氏的氏族诸侯部落的封地。先小后大,五百里至六百里为采地(即卿大夫的封地);六、七百里为男爵小国;八至千里地为侯伯大国。绥服:距离夏都城一千至一千五百里为夏后势力所及的边缘区域。其三百里内的可推行掌管文化教育,二百里外的推行发挥武威卫戍。要服:距离夏都城一千五百至二千里为夏后必须通过结盟交涉的方法而施加影响的区域。三百里内通过同盟和平相处,二百里外为夏民的流放地。荒服:距离夏都城二千至二千五百里处为异族疆域,与夏后氏只有间接的沟通。三百里内的是各少数民族,二百里外是流放地。九等和五服的描述是周人对夏朝赋纳经济的看法,非必夏代实况。如铁、镂不大可能是夏代所见物品,夏时期的诸侯爵位也无法考证。但是其中反映的一些看法,如夏后根据道途远近及各地生产情况来缴纳不同的产物,应当为夏代实况。论述夏朝的赋纳制度,《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26],意在夏人的“贡”、殷人的“助”和周人的“彻”制度实际都是在缴纳民户年产总和的十分之一,而且夏商周三代的田赋制度一脉相承,顾炎武更据此认为“古来田赋之制,实始于禹”。周朝的什一法是将一家民户在数年之间的收成总和平均后取出一个中庸常数作为缴纳数量,以夏朝的生产力和政权辐射力看,还没有能力履行这种实物地租制度。孟子记载的“贡”字,意味着民众与贵族间没有太大的强制成分,而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愿性。这种民众自主性质的赋贡制度符合夏时期落后的生产力与夏后氏尚不完备的政权机构的情景,也接近于原始氏族部落的民主经济秩序。夏朝末期,夏后氏与方国部落的关系恶化,夏后桀四处讨伐,他提升田赋数额以充军费,从而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不满情绪,使之最终离弃夏后投奔商汤。征夏之际,汤曾誓言于众,“‘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指诉桀的主要罪状。桀在什一“贡”赋之外征役民兵,而后民众不满便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转看殷商的“助”法制度,平民百姓在农业生产义务外另有以兵役为主的徭役责任,其结果是助法体系下的商族的可动员兵力大于夏后兵力。农业使用工具捕鱼(雕塑)在夏代,农业文明有较大发展。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为主,骨角器和蚌器也还在使用,在一些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留有用木质耒耜掘土的痕迹。当时的劳动人民使用这些比较原始的工具,发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平治水土,发展农业生产。水利建设《论语·泰伯》载禹“尽力乎沟洫”,变水灾为水利,服务农耕。其实水利技术的应用是黄河流域人民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慢慢积累开发出来的,并非大禹一人所为。 [66]劳作(雕塑)历法应用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有时称为夏历的农历可能是在夏代编成的。手工业龙山文化的蛋壳高柄杯随着夏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部门的分工,烧制陶器,琢磨石器,制作骨器、蚌器,冶铸青铜器和制作木器等各种手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分工。此外,制造木器、玉器、骨器和蚌器,以及纺织和酿酒等,在夏代都可能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77]烧制陶器制陶业在夏代可能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极为重要的行业。在烧制陶器方面,当时不仅广泛使用了快轮制造技术,而且在烧造方法上,又多采用陶器出窑前的施水法,使陶器多呈灰黑色、灰色或黑色,且又质地坚硬。陶器表面除多施用篮纹、方格纹与绳纹等装饰外,还有精美而细致的指甲纹、羽毛纹、划纹、圆圈纹和镂刻等装饰。器形品种如炊器、饮器、食器和盛储器等达三十多种。特别是有些造型美观,制作精湛,胎质细腻、薄如蛋壳、器表漆黑发亮的磨光黑陶器,只有具备烧陶丰富经验和高超技术的人才能烧制出来,故制陶业大概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石器制造夏朝器具 [76]在石器制造方面,以钻孔石铲与石刀为主。各种石器磨制精致,几乎没有钻孔损毁或重钻的现象,表明制作石器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少数靠近山区的遗址中,有较多的石器成品出土。而在远离山区的地方半成品和打下来的石片则不多见。说明这些地方出土的石器都是由制造石器的地方交换而来;还说明当时石器的专门加工和交换已经出现。青铜器二里头文化青铜酒器在文献中,有夏代冶铸青铜器记载。如“禹铸九鼎”和夏后启命人在昆吾铸鼎,出土的铸造铜器的遗存可以为证。如在临汝县煤山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中,出土了炼铜坩埚残块,其中最大的一块长5.3、宽4.1、厚2厘米,上面保存有六层冶铜痕迹。郑州牛砦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也出土过一块炼铜坩埚残块,残块上还粘附有铜碴与铜锈,经化验是属于铜锡合金的青铜遗存。特别是1980年在登封王城岗的发掘中,出土了一件青铜残片,残宽约6.5、残高约5.7、壁厚约0.2厘米,经化验是包含有锡、铅、铜合金的青铜。其器形有可能是青铜鬶,有些学者认为,夏代已经铸造铜器,并进入了青铜时代。已知还没有在夏代的遗址中发现较大的青铜器,但在二里头文化遗存中有青铜铸造的刀、锥、锛、凿、镞、戈、爵等工具、武器和容器,同时还发现有铸铜遗址,出土有陶范、铜渣和坩埚残片。出土的铜容器系采用复合范铸成,反映当时的铸铜工艺已有一定规模和水平。至于青铜器,中国已经发现了二里头文化的铜刀。如果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夏朝时期的文化,那么这件青铜器就是夏朝时期的。夏代青铜器的形式非常接近陶器,它铸造青铜的历史不长,所以青铜器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规范,所以它有点像陶器的样子,跟夏代出土的陶器一模一样,比较原始,它没有好多花纹,有小圆点,刻画简单的线条。畜牧夏代畜牧业有一定发展,还有一些专门从事畜牧业的氏族部落。如有扈氏在甘战败后,被贬为牧奴从事畜牧工作。马的饲养得到很大重视。文化播报编辑参见:夏文化文字原始文字的雏形,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等文化遗存看已经出现,并在逐步发展中。在河南安阳商都殷墟等处发现的甲骨文字和金文,是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从殷墟时代上溯到夏初,不过八九百年,夏代已有文字和文献记录,是无可怀疑的。商朝的文字是成熟的,夏朝的文字也是成熟的,因为历史上已有夏篆的记载,夏禹书、禹王碑则是夏朝的传世文字,是夏篆。大禹治水图提到篆字,自然会想到大篆和小篆,所谓大篆,即指周篆;所谓小篆,即指秦篆。篆字,就是官方文字。历史上还有夏篆一说,由于人们未发现夏朝文字,所以一直对夏篆有不同看法,如:‘夏篆,传说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称也。从考古实物来看,尚未发现确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则必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会夏篆之说,凡此种种,皆依托之伪说’在这里夏篆被认为是‘附会’‘伪说’其根据是夏朝文字不存在,就谈不上夏篆了。地理地图的出现,从夏禹治水的传说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许多高山大河,确定了大地的东西南北,学会了开渠、分洪、修堤,并且掌握了计算、测量和绘制简单的地图。传说大禹通过自己的实践,收集了九州岛岛献来的铜等金属,铸了九个大鼎,鼎上分别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兽,有人说这可能是导游的“指南图”,或者说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图。民族播报编辑三苗“苗”与“蛮”在上古汉语中同音同意,三苗与后世的南蛮应是同源。 [29]《战国策·魏策》记载了三苗的地望,东面洞庭,西面彭蠡 [81-82],北起文山,南接衡山 [83]。尧舜时期,洪水泛滥,三苗趁机在东南作乱,曾与驩兜、共工和治水失败的鲧被四岳合称为天下“四罪”,必惩之方才咸服民众。舜派禹降服苗民,未得结果。舜晚年又亲自南征,途中在苍梧之野病逝。禹继续征苗事业,作誓师词《禹誓》,与苗军展开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战,克服苗师,平定三苗 [84]。从此三苗衰微不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85]东夷夷人位居中原之东,故称东夷。东夷族起初分布在河北保定易县至燕山南麓一带,在夏商时期分作四部,一支留居冀中,北支环绕渤海湾迁至辽东、朝鲜半岛,南支经山东南下到江淮地区,另有西支遍及华北平原西部山西、河南二省,最远达陕西,这一支在夏朝早期与夏后氏构成矛盾,曾在太康至杼的期间对夏后氏政权构成不小的威胁。有穷氏兴于穷桑,其后北迁至渤海之滨鬲,在那里逐渐壮大。五帝时期曾加入有虞氏的部落联盟,协同舜帝驱逐大风、十日、九婴、猰貐、凿齿、封豨、修蛇等逆盟部落,威望一度振兴。夏初,有穷氏西迁于鉏,逼近夏后氏的心脏区域。太康时,夏室中衰,有穷氏首领羿借机西进。南渡黄河,灭结封豨、夔、洛伯、河伯四个夏后属国,占据嵩山北麓、河伯故地穷石。遂后夺取夏都斟鄩,淫放太康于豫东,另立其弟中康。中康陟,子相立,羿遂代之,如此夺取了政权。八年后,羿被义子寒浞杀害。寒浞烹羿之肉强迫羿子吞食,羿子不肯便被寒浞杀害。寒浞又娶羿妻纯狐氏,生豷、浇二子。寒浞残暴昏庸,夏后少康联合有鬲氏降臣靡、有虞、有仍、斟灌、斟鄩等亲夏氏族一举灭掉了豷、浇和寒浞。有穷氏族人自此离开河洛地区,向西南迁徒 [86]。东夷诸国中除早期的有穷氏与夏为敌,并以后羿、寒浞为首先后取代夏王朝约40年之外,其余的东夷诸国大部分时间均与夏修好。这些国家中,有在少康复国活动时给予支持的有鬲、有仍、有虞等国,和曾为“夏车正”的薛等。 [102]东夷族的东南支分为九族,统称“九夷”。《竹书纪年》记载,相时,“于夷来宾”,而少康复国时,只有方夷归附,其余八支继续与夏人抗争。少康子杼在位期间,大力改善军事装备,作甲作矛,屡败夷族,把夏后的势力扩张到东海之滨。至杼子槐时,九夷纷纷归附夏后,往后夷夏彼此和睦。商在被司马迁列为中国正史开端的“五帝”时代,东夷集群已分化为许许多多不断重组的部落集团,如著名的蚩尤部、颛顼部、帝喾部、帝舜部、皋陶部、伯益部等,都源出于更早存在的太昊、少昊两大集团。商族子姓,源于帝喾高辛氏,始祖契为帝喾妃有娀氏简狄所生。契为禹同期人物,居于商丘, [87]曾协助大禹治水。经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五位先公,商族从豫东发展到豫北。冥任夏后水官,在治水过程中死去 [88]。冥子王亥在位时,商族经济达到新的高峰,《卜辞》记载王亥一次祭祀可用牲多达五十头牛 [89]。为解决牲口过剩、不易畜养的问题,王亥将一部分牛羊托寄于河伯氏和有易氏。有易氏首领绵臣却得寸进尺,强迫王亥交出所有牲口,王亥拒绝,绵臣便将其杀害,夺走牛羊。后来王亥之弟王恒从绵臣手中夺回了牛羊。王恒之子上甲微又联合河伯氏讨伐有易氏,杀死绵臣。商族在有易氏没落的同时强大了起来 [90]。主壬、主癸时期,商族势力不断上升,他们拉拢黄河下游各氏族部落,一步步逼近中原夏后氏地区。天乙汤继位后,网罗人才,在伊尹、仲虺、女鸠、女房的协同下,始征葛,又先后消灭韦、顾、昆吾等亲夏氏族,削弱夏后势力,“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 [91]。”汤趁夏地发生旱灾,起兵西进,在鸣条与夏后桀展开激战,桀抵挡不过,经历山逃至南巢。汤在西亳称王,夏朝覆灭,商朝成立。 [92]社会播报编辑饮食主食三代庶民的主食是由各类谷物做成的粥饭。将黍、粟、稷、稻煮成稀粥、浓粥食用,社会上层则多食干饭,偶食青菜。只有在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时才宰牲,礼肉置于鼎内在地下储藏 [72-74]。在多处二里头遗址都有发现黍壳、稻壳的遗存 [75]。饮酒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酿造酒,夏后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原文化中的龙山文化就有了酿酒的习惯,到了生产力更强的夏代,酿好酒、饮好酒变成了一种权力和财力的象征。 [67]古文献中记载到的“杜康造酒”、 [68]“仪狄作酒” [69]、“太康造秫酒”、 [70]“少康作秫酒” [70]等传说都可以佐证酒在这个时期的重要性。夏商西周时期的酒均为度数不高的粮食酒,并不浓烈。《礼记·玉藻》中记载古人饮酒饮三爵后依然肃静脑明。 [71]交通夏朝都城出现了车,但还不能确认是人力车还是马车,因为车辙只有1米宽,和商朝的2米宽车辙不同,商朝已经确认使用马车了。争议播报编辑是否存在由于流传下来的与夏代有关的史料十分匮乏,一些历史学家、文人(胡适、顾颉刚、郭沫若等)否认夏朝的存在。虽然还未挖出夏朝文物,也未发现夏朝文字,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殷本纪》中记载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据传宋代宣和年间临淄出土的一组春秋时期青铜器叔夷钟(作器者叔夷乃宋穆公后裔,齐灵公时任齐国正卿)有铭文追述宋人祖业说:“……隙成唐,又严在帝所,溥受天命,删伐夏司,败厥灵师,以少臣惟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堵……”也就是“威武的成汤,敬畏天帝,接受天命,讨伐有夏,打败其军。在小臣的辅佐之下,囊括九州之地,占有大禹之都。’这段铭文同西周以来文献中关于夏和殷(商)是前后承替的两个王朝、‘殷革夏命’的说法完全一致,成为两周史籍有关夏王朝记载的有力佐证”。鉴于记述夏王朝与夏商更替的文献史籍没有早到西周者,所以春秋铜器叔夷钟恐怕还是无法成为“西周以来”或“两周史籍有关夏王朝记载的有力佐证”。 [93]2002年面世的遂公盨属西周中期,其上有“天命禹敷土,堕山浚川”的字样。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献。在洪水退后,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遂公盨的发现,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是所知年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但文中并无“夏”的字样,禹似乎还具有神格而非人王,因而这篇铭文似乎并不能被看作是夏代“大禹治水传说最早的文物例证”。 [9]冯时2002年发表《夏社考》、2008年发表《“文邑”考》,将出土文献、殷商甲骨文、金文及考古资料相互印证,首次根据相当于夏代早期的出土文字资料证明了夏王朝存在的事实,从而使夏文字及夏王朝均得到了明确证认,并绳正夏、商、周三代京邑的制度史问题,成为考古学和先秦史研究的重要突破。 [109]大禹族属在“古史辨”运动初期,顾颉刚曾经相信“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此后,接受钱玄同的意见,顾颉刚很快放弃了“大禹为虫”的假设,而主要关注禹是否具有神性及其如何与尧舜发生联系的。研究禹的神话传说研究之所以对顾颉刚以及“古史辨”学派意义重大,是因为对禹的关注正是顾颉刚提出“层累说”的切入口,而“层累说”是“古史辨”学派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105]他的结论是:(1)西周中期,禹为山川之神;后来有了社祭,又演变为社神……又因当时神人的界限不甚分清,禹又与周族的祖先并称,故禹的传说渐渐向“人王”过渡而与神话脱离。(2)禹与夏的关系,在《诗经》、《尚书》和《论语》等书中都没有提到,到《左传》、《墨子》和《孟子》中才有“夏禹”的记载,而这些文献都是战国时代成书的,所以禹与夏发生关系是战国中期以后的事。(3)对于禹的来源,承认“禹为动物,出于九鼎”仅是一种假定,但又提出“禹是南方民族的神话中的人物”这一新假设;同时指出,有关禹的传说源自商周时期南方民族“有平水土的需要”,中心在越,经越传至群舒,再传至楚,最后由楚传入中原。(4)禹的传说起于西周中期,尧、舜则起于春秋后期,他们之间发生关系则是建立在战国时期禅让之说的基础上的。随着出土文献的日益增多,顾颉刚古史研究的史料审订工作“考年代”与“辨真伪”两方面不断招致非议。但新出土文献和史料真伪因素变化对顾氏大禹传说研究的结论虽有所校正,其变动仍在顾氏旧有论证框架之内,也并未撼动“层累说”的根基。 [104]文化遗址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只能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了解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区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新石器晚期部落联盟夏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有关夏代社会发展的情况,古代文献记载既少,又多模糊不清。关于夏代的地下考古工作,还在继续探索中。经过多年的调查和发掘,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等地,发现了一种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以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内涵较典型,称为“二里头文化”。这一文化遗存的时间,据测定,约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属于夏代纪年范围内。当前,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证据,但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料,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之所以判定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主要出于三方面的科学考量。首先是通过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来判定二里头所处的相对年代,它处在龙山文化和商朝文化之间。其次是通过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二里头遗址距今3800至3500多年前之间,年代跟史书记载的夏朝中晚期比较吻合。此外,二里头遗址所处位置是河南省西部,这也符合史书记载的夏朝主要活动区域。“更为重要的是二里头遗址出现了一系列王朝气象的内涵。”,二里头文化以其高度辉煌的王朝气象、高度发达的控制网络和统治文明,成为距今3800-3500年前后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广域王权国家,并率先进入王朝文明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原腹地形成了以二里头都城为中心的金字塔式聚落整体结构和众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间分布格局。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开展,通过碳14测年、文献记载、考古地层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二里头文化主体部分为夏文化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100]。社会性质根据马克思历史理论,夏、商、周三代曾被定性为奴隶社会,此观点争论较多。奴隶社会以社会下层的广大奴隶群众为主要生产角色,然而就传统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掘工作并没有发现中国上古时期广泛实行奴隶制度的迹象 [90]。卡尔·马克思总结古希腊、古罗马和古日耳曼民族的社会历史提论,原始社会的原生形态在向文明迈进时,衍变为次生形态,奴隶或农奴制度取代原始的氏族公社,他认为原始氏族制度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古代的中国,氏族制度并没有消失,而它在很长的时期内顽强的保存着。在国家的萌芽期,原始的氏族公社制度无法承载对广大区域进行有效管理的任务,从而衍变为一种氏族封建的世袭制度。又在西周时期衍变为宗法封建制度。有效的施行奴隶制度需要一个完善的中央集权体系和一个强大的军事势力,这是夏代不具备的。中国在三代时期曾施行过小规模的奴隶制度,但始终没有达到西方文明的规模。在古希腊的城邦里奴隶人口普遍超逾自由人口,奴隶人口占古罗马意大利半岛总人口的四成以上。三代社会的主体分别是“众人”和“庶人”,尽管社会地位低下,他们还是有家有户的平民,其生产作物通过“贡”、“助”、“彻”赋交于上,而不是奴隶制下的无偿掠夺 [94]。真正的奴隶只是比例占少数的罪人和战俘,他们并没有取代庶民主体成为夏商周社会的主要劳动力,而更多的是用于人祭。 [95]国君世系播报编辑帝王战争都城都城今址大禹(鲧之子)讨伐三苗阳城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平阳今山西安邑或晋阳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启(禹之子)攻益之战阳翟今河南禹州市甘之战安邑 [96]今山西运城市夏县攻西河之战太康-斟鄩河南偃师二里头中康攻羲和氏之战斟鄩河南偃师二里头相攻东夷之战商丘 [97]河南商丘睢阳区西南浇灭相之战斟灌(帝丘) [98]河南濮阳西南商丘 [99]河南商丘睢阳区西南后羿、寒浞篡夏40余年鉏→穷石-少康复国之战纶城河南商丘虞城县利民镇东南灭浇之战予(杼)灭豷之战原河南济源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灭寒浞之战攻东夷之战槐洛伯与河伯之战老丘河南开封市祥符区国都里村芒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老丘同上泄-老丘同上不降攻九苑之战老丘同上扃-老丘同上廑(胤甲)-西河河南安阳东南孔甲-西河同上皋-西河同上发-西河→斟鄩安阳东南→偃师二里头桀(履癸)攻有施氏之战斟鄩偃师二里头攻有缗氏之战败于鸣条之战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夏(汉字)_百度百科

)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夏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6个义项)展开添加义项夏[xià]播报讨论上传视频汉字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夏,汉语一级字,读作xià或jiǎ,最早见于甲骨文 [1],其本义是雄武的中国人或中国人(两处的“中国”都特指“中原一带”),即《说文解字》所谓的“中国之人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基本信息栏主要参考资料: [2])中文名夏拼    音xià;jiǎ部    首夂五    笔DHTU字    级一级字(1862) [3]平水韵上声二十一马,去声二十二祃 [4]注    音ㄒㄧㄚˋ;ㄐㄧㄚˇ古    字、、昰、结    构上下结构字码1U:590F;GBK:CFC4;郑码:ANRS字码2仓颉:MUHE;四角码:10407总笔画10画目录1汉字源流2详细释义3古籍解释▪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4字形书法▪字形对比▪书写演示▪各体书法5音韵汇集6常用词组汉字源流播报编辑“夏”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1]“夏”的金文、小篆、楷书 [5]夏,象形字。关于“夏”的字源,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夏”字(图①)是一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且双手摆开呈现出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势。金文中的“夏”字(图①)较其甲骨文字形大大地复杂化:人的头和身躯变成繁体的“页”字形结构;其左右两边的两个呈锯齿状结构的部分,是手的象形;其下是脚趾朝向左边的两只脚的象形,也就是“止”。小篆中的“夏”字(图①)由其金文字形发展而来,只是“脚”只剩下了一只,整个字的结构看起来也更为明朗。约在隶书阶段的后期,“夏”字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简化:上面繁体的“页”被写成了图①中隶书“夏”字所示的形状,两边的“手”被省略掉了,下面的“脚”变成了“夂”。由此演变为楷书中的“夏”字。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为“雄武的中国人”(这里的“中国”特指“中原一带”)。 [1]其二,在字形上,“夏”字的上古形体较为复杂。金文中的“夏”字(图②)实际上就是“人”形:上为“头”,中间为“躯干”,两侧为“手”,其下为“足”。小篆中的“夏”字(图③)也是“人”形,但已经发生了伪变,人的身躯部分没有了,只是一只大脚还在。楷书中的“夏”字(图④)从小篆演变而来,已失去人的形象。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是“人”——“中国之人”(这里的“中国”指黄河中游流域,即中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5]详细释义播报编辑读音词性释义英译例句例词xià动词通“假”,宽假。pardon《诗经·大雅·皇矣》:不长夏以革。名词四季的第二季。summer《尚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夏季最初为中原古部族名,相沿用为中国人的称呼,也泛指中国。Chinese;China许慎《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华夏诸夏大屋,今作“厦”。a tall building屈原《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华彩。magnificent color《周礼·天官·染人》:秋染夏。夏缦乐歌名。《诗经·周颂·时迈》:我求懿德, 肆于时《夏》, 允王保之。舞名,文舞。《谷梁传·隐公五年》:舞《夏》,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古水名。Xia River屈原《九章·哀郢》: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夏水汉水别称。《左传·昭公十三年》:王沿夏,将欲入鄢。春秋时期楚国地名。《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子)乃复封陈,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州。古州名。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榆林镇》:太和十一年,改置夏州及化政郡。县名。Xiaxian County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三·解州》:夏县,本汉安邑地,后魏太和十一年,别置南安邑县,后周改为夏县。夏县通“雅”。《荀子·儒效篇》: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姓。郑樵《通志·氏族略二》:夏氏,亦曰“夏后氏”,姒姓,颛顼之后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相传为启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Xia Dynasty班固《白虎通·号》:夏、殷、周者,有天下之大号也。夏历东晋末年赫连勃勃所建封建割据政权名。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三十·载记第三十》: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建立政权名。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四》:今瑞与禹同,宜称夏国。北宋初年李元昊所建封建割据政权名。脱脱等《辽史卷一百十五·西夏外纪》: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其地则赫连国也。西夏元末明玉珍所建封建割据政权名。张廷玉等《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玉珍善之,乃谋于众,以二十二年春僣即皇帝位于重庆,国号夏,建元天统。佛教语,僧徒对年的称谓。a year慧琳《一切经音义》:今比丘或言“腊”,或云“夏”,言两同其事也。形容词大。big《尔雅·释诂上》:夏,大也。夏屋通“暇”,闲暇。not busy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夏,假借为“暇”。jiǎ名词古县名用字。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通“榎”,木名。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夏,假借为“榎”。(参考资料: [6-8])古籍解释播报编辑说文解字【第五下】【夊部】夏,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页从。,两手;夊,两足也。胡雅切。,古文夏。 [9]说文解字注【卷五】【夊部】夏,中国之人也。注:以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夏,引伸之义为大也。从夊、从页、从臼。,两手;夊,两足也。胡雅切。注:古音在五部。,古文夏。 [10]康熙字典【丑集下】【夊部】夏古文:、、昰、。《唐韵》、《正韵》:胡驾切,《集韵》、《韵会》:亥驾切,并音暇。四时,二曰夏。《释名》: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前汉·魏相传》:南方之神炎帝,秉礼,执衡,司夏。又《广韵》:胡雅切,《集韵》、《韵会》、《正韵》:亥雅切,并音下。中国曰“华夏”。《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诗·周颂》:肆于时夏。又国号。禹受舜禅,易虞为夏。又国名。《史记·大宛传》: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晋史》“赫连勃勃”、《宋史》“李元昊”,并僭国号曰“夏”,属今宁夏。又泽名。《书·禹贡》:雷夏既泽。又大夏,禹乐名。《周礼·春官》:大司乐舞《大夏》,以祭山川。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宾客至奏《纳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骜夏》。齐音斋,裓音陔,骜音遨。(按:“九夏”有声无辞,“注”、“疏”以《雅》、《颂》诸篇强分配之,非。)又大屋曰夏。宋玉《招魂》:冬有穾夏。又大俎曰夏。《诗·秦风》(《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注:大俎,一名大房,半体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又五色曰夏。《书·禹贡》:羽畎夏翟。注:羽畎,羽山之谷。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饰。《周礼·春官·染人之职》:秋染夏。服车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缦,盖取诸此。又《集韵》:举下切,音贾。地名。负夏,卫地。《礼·檀弓》:曾子吊于负夏。又阳夏,在开封。《史记·高祖纪》:追项王至阳夏。又木名。《礼·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注:夏,榎也。楚,荆也。《诗·大雅》(《大雅·皇矣》):不长夏以革。王博士云: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刑。又胡可切,音荷。陈琳《玛瑙勒赋》:四宾之筵,播以淳夏。色夺丹乌,明照烈火。又叶创举切,音楚。扬雄《城门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癸辛不德,而设夫险阻。又叶胡故切,音互。贾谊《鵩赋》(《鵩鸟赋》):单阏之岁,四月维夏。庚子日斜,鵩集余舍。《春秋释例》:除春夏之夏,余皆戸雅切。《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时之夏,余义皆假借。(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删。) [11]《说文解字》中的“夏”字(2张)《说文解字注》中的“夏”字(2张)《康熙字典》中的“夏”字四库全书本《说文解字》 书影 [9]《说文解字注》书影 [10]同文书局本 《康熙字典》书影 [11]字形书法播报编辑字形对比“夏”字的字形对比(参考资料: [2])书写演示“夏”字的书写演示(参考资料: [2])各体书法篆书(4张)隶书(3张)楷书(4张)篆书 [12]隶书 [13]楷书 [14]行书(4张)草书(4张)行书 [15]草书 [16]音韵汇集播报编辑字头小韵韵目韵部韵母反切声调声母声符上古音系夏下、暇鱼夏广韵夏下马麻二开胡雅上声匣中原音韵夏下家麻家麻齐去声晓洪武正韵夏下十五马麻亥雅上声夏贾十五马麻举下上声夏暇十五祃麻胡驾去声分韵撮要夏夏第二十六家贾嫁家阳去晓(参考资料: [17])常用词组播报编辑半夏残夏初夏大夏华夏九夏立夏孟夏染夏三夏盛夏西夏夏蚕夏虫夏锄夏楚夏翟夏服夏官夏侯夏季夏历夏粮夏令夏眠夏启夏日夏收夏熟夏天夏娃夏五夏汛夏谚夏衣夏禹夏月夏耘夏蛰夏正夏至夏中夏种夏篆夏装夏子诸夏朱夏夏官正夏后氏夏黄公夏令时夏令营夏清侯大冠子夏大小夏侯冬虫夏草夏鼎商彝夏虫疑冰夏虫语冰夏侯妓衣夏炉冬扇夏日可畏夏山如碧夏熟谷物夏蚊成雷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参考资料: [6-7])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夏朝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朝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1国号

2历史

开关历史子章节

2.1渊源

2.2鲧禹治水

2.3家天下

2.4太康失国

2.5少康中兴

2.6商汤灭夏

2.7后裔

3勢力範圍及行政區劃

开关勢力範圍及行政區劃子章节

3.1传说中的九州

3.2都城

3.3方国部落

4周邊部族

开关周邊部族子章节

4.1三苗

4.2东夷

4.3商

5政治體制

开关政治體制子章节

5.1官职体系

5.2赋纳制度

5.3刑法制度

6軍事制度

7人口

8社会

9經濟

开关經濟子章节

9.1農業

9.2手工業

9.3商業

10交通與建設

11文化

开关文化子章节

11.1艺术

11.2音乐

11.3文学

11.4技术

11.5天文曆法

12宗教

13学术争议

开关学术争议子章节

13.1奴隶社会

14考古研究

开关考古研究子章节

14.1夏代文字

14.2洪水传说

15君主

16注解

17参考文献

开关参考文献子章节

17.1引用

17.2来源

18延伸阅读

19外部链接

20相關條目

开关目录

夏朝

81种语言

العربيةঅসমীয়া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Català閩東語 / Mìng-dĕ̤ng-ngṳ̄کوردی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客家語/Hak-kâ-ngî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Bahasa 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ភាសាខ្មែរ한국어KurdîLatinaLingua Franca NovaLietuviųLatviešuമലയാളംМонголBahasa Melayuမြန်မာဘာသာनेपाल भाषाNederlandsNorsk nynorskNorsk bokmålOccitanਪੰਜਾਬੀPolski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 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 / srpskiSvenskaதமிழ்ไทยTagalogTürkçeئۇيغۇرچە / 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Tiếng ViệtWinaray吴语Vahcuengh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綠色範圍為夏朝核心疆域圖首都都城不定,各君相異(詳見“都城”一节)政府君主制、酋邦夏后 • 约前2070年 禹(開國君主)• 约前1600年 桀(滅亡君主)

历史时期古代史、 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 大禹稱夏后氏/禹傳位於啟 约前2070年• 鸣条之战,商朝首領湯(商湯)滅夏 约前1600年

前身

继承

三皇五帝

商朝

今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註⁠ 3])是中国歷史记载的第一个中原部族[註⁠ 4]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的政治形態是由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聯合組成,其主體部族稱為夏人。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變原始部落的禅让制,由天下为公转变为家天下,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參⁠ 4]。夏代共传十四朝,十七王[註⁠ 5],國君為姒姓,延续470年[註⁠ 1],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诸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註⁠ 8]。

依據史書記載,夏、商、周三代皆为封建王朝[註⁠ 9],封建者,分封建國,君主與諸侯分而治之[參⁠ 11],而夏朝是第一個世襲的氏族封建王朝[參⁠ 12]。夏时期的文物[註⁠ 10]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製的礼器[參⁠ 13][參⁠ 14],其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參⁠ 15]。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不少人质疑夏朝是否存在[參⁠ 16][參⁠ 17]。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始终无法证实來自夏朝[參⁠ 18]。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過目前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来釐清[參⁠ 12][參⁠ 19]。

国号[编辑]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參⁠ 20]。“夏”字的来源文字学界現今有了權威的說法,應為夏季之夏的本字[註⁠ 11]。司馬遷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註⁠ 12]、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註⁠ 13]、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註⁠ 14]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參⁠ 26]。唐张守节则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註⁠ 15]为“夏伯”后而得名。又说,“夏”是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再成为国号[參⁠ 20]。

历史[编辑]

中国历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註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古国時代(三皇五帝)

銅石並用時代(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辽河文明、珠江文明)

夏前21世紀—前17世纪

商前17世紀—前11世紀

周前11世紀︱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476年

戰國 前475年—前221年

秦 前221年—前207年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汉前202年︱220年

西汉 前202年—9年

新 9年—23年

更始政權 23年—25年东汉 25年—220年

三国220年—280年

魏220年—266年

蜀漢221年—263年

吳229年—280年

晋266年—420年

西晋 266年—316年

东晋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宋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齐 479年—502年

梁 502年—557年

西魏535年—557年

东魏534年—550年

陳 557年—589年

北周557年—581年

北齐550年—577年

隋 581年—619年

唐 618年—907年武周 690年—705年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後梁907年—923年

十國(吳、南唐吳越、閩前蜀、後蜀荆南、楚南汉、北汉)907年—979年

辽(契丹)916年—1125年西辽1124年—1218年

後唐923年—937年

後晉936年—947年

後漢947年—951年

後周951年—960年

宋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

西夏1038年—1227年

金1115年—1234年

大蒙古國 1206年—1368年元 1271年—1368年北元 1368年—1388年

明 1368年—1644年南明 1644年—1662年明鄭 1628年—1683年

後金 1616年—1636年清 1636年—1912年

中華民國大陆时期 1912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

中華民國臺灣時期 1949年至今

相关条目

中国史学史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朝代

中国首都

中国语言

艺术史

经济史

教育史

科技史

法制史

新闻史

军事史

水军史

統一史

中国历史年表查论编

渊源[编辑]

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夏部族大约是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以后逐渐兴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献均把夏部族追溯到颛顼[註⁠ 16]。其中《史记·夏本纪》与《大戴礼记·帝系》称鲧为颛顼之子,但还有某些文献说鲧是颛顼的五世孙[註⁠ 17]。这些文献表明,夏部族很有可能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一说夏部落起源于川甘青三省交界处岷江上游的岷山山脉一带,而后逐渐沿随古汉水上游,经过渭水中下游东迁至晋南、豫西伊洛流域[參⁠ 25]。

有記載稱禹在石紐出生,有學者認為這是在羌人到來前蜀人的傳說,因蜀人自稱出自黃帝,因而同禹有血緣關係[參⁠ 30][註⁠ 18];有研究指出禹生石紐一說絕不可信[註⁠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董楚平認為,夏人為百越族分支,北上在中原建立了夏朝[參⁠ 31]。香港大學語言學者金鐘,經由語言學考證,認為百越族的分支北上,建立了夏朝與扶餘[參⁠ 32]。

鲧禹治水[编辑]

主条目:鲧禹治水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一位夏氏族成员是鲧[註⁠ 20]。《国语·周语》中说鲧作为夏部族的首领被封在崇[註⁠ 21],故被称为“崇伯鲧”。之后禹继承了鲧,为“崇伯禹”。这表明夏部族早期活动於崇山[註⁠ 22]附近[參⁠ 36]。当时河水泛滥,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了部落联盟,鲧被四岳推选領導治水,历时九年而最终失败。治水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不善於团结部人及其他部落。《尚书·尧典》记载,尧最初认为鲧方命圮族、毁败善类而反对鲧领导治水[參⁠ 10],说明鲧在领导治水时,有不少部落对他不满。《尚书·洪范》与《国语·鲁语》中又提到“鲧障洪水”,说明鲧治水的方法主要用土木堵塞以屏障洪水,或许这亦是鲧治水九年失败的原因之一[參⁠ 37]。鲧治水失败後,被殛死於东方黄海海滨的羽山[註⁠ 23]。

手持耒耜之大禹治水圖(山东嘉祥武梁祠拓片,汉刻)

禹是鲧的儿子,鲧死后,禹受舜任命,繼任治水的工作。禹改进其父的治水方法,疏导河流,团结各部落的族人,终於將洪水治平。《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水时“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刻苦精神得到後世傳頌,治水过程可能也促进了各部落族人的团结。《孟子·滕文公》提到了禹的治水方法:“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參⁠ 38]”禹亦倡導农业,强调“躬耕而有天下。[參⁠ 39]”《韩非子·五蠹》赞禹“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參⁠ 40]”

由于禹治水有功和促進农业生产,夏部族势力增强。随后舜又派禹去讨伐三苗。禹屡次擊败三苗,将三苗驱赶到丹江与汉水流域,巩固了君权。《墨子·非攻》中说道禹克三苗后,“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可以说明禹在治水与讨伐三苗勝利後,夏部族已成为部族联盟首领。舜把帝位禅让给禹,禹在涂山[註⁠ 24]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註⁠ 25]。据《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参加了涂山会盟[參⁠ 48],可见夏部落的号召力[參⁠ 12]。有一次在会稽[註⁠ 26][註⁠ 27]部落会盟时,防风氏首领迟到而被禹所处死。古文献中亦記載禹以诸侯部落路途的远近来分别纳贡約多少,可見夏氏族对其周边部落经济上的控制。禹曾推举东方颇有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註⁠ 6]为继承人,以示对传统禅让制的尊重[參⁠ 36]。然而皋陶沒有等及禪讓,比禹早逝。禹又命东夷首领益[註⁠ 28]为继承人,然而有很多部落都不擁戴,反而擁戴禹的儿子启[註⁠ 29]。

家天下[编辑]

夏王启

主条目:启

禹死后,益没有得到权位,反而在民众的拥护下,启得到了权位。关于这一段历史的记载不一。《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称,益即位后,启殺益而奪得君位[註⁠ 30]。另一说益继位後,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之後益率领着东夷联盟讨伐启。经过几年的斗争后,启确立了他在部族联盟中的首领地位[註⁠ 31]。先秦文献记载此事的共同点就是“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中国中原地区从此出现“国家”[註⁠ 32]的概念。[參⁠ 34]这便是不少历史学家所认为中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起始[參⁠ 12]。随後不少倾向禅让传统的部族质疑启的权位。启都郊外的有扈氏[註⁠ 33][註⁠ 35],并说甘在其南郊[參⁠ 52],龍山客省庄二期文化可能是有扈氏文化[參⁠ 30]。另一說認為《左传》中,“扈”、“雇”通假,“雇”见于河南安阳晚商殷墟甲骨卜辞,应该不会远在陕西,与启都陽翟(相传今河南许昌禹州)也有相当距离。甘之战正时夏朝建立初期,有扈氏、夏后启均不具备如此长途作战的条件。认为“扈”、“甘”二处在启都远郊,“扈”/“雇”在今新乡原阳一带,“甘”在今洛阳西南。[參⁠ 53]仗义起兵[註⁠ 36],率领軍隊向启都讨伐,与启军大战于甘[註⁠ 33]。战前启称他的权位是“恭行天”的,这便是之後周朝天子论的雏形。启擁有中原民众的赞同,在人数方面佔有绝大优势,最终擊败有扈氏,罚贬做牧奴[註⁠ 37][註⁠ 38]。这两次胜利代表中原地区的主流社会观念已从原始的禅让制度转向了世袭制度[參⁠ 34]。

夏氏族原姓姒,但从启开始改用国名“夏”为姓。同时启不再使用伯这个稱號而改用后,即“夏后启”[註⁠ 39][註⁠ 40]这个更中性的氏族称号[註⁠ 41]。楊寬认为“夏后氏”中的“夏后”二字实际是一联词,所以才不会出现“有夏氏”这种情况。又因“夏”、“下”上古同音[註⁠ 42],怀疑“夏后”等同“下后”,地之“下后”对应天之“上帝”[參⁠ 60]。《卜辞》甲骨文中的“后”字()是“居”字()[註⁠ 43]的讹刻,“居”字又是“毓”字()的简化,“毓”含有生育抚养之意,用“后”称呼君主是远古母系社会的孑遗迹象。其实由于至今未发现夏人文字,夏朝君主的实际称呼暂且无从考证。[參⁠ 34][參⁠ 61]。启能歌善舞,常常举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钧台[註⁠ 44][註⁠ 45],此即钧台之享,还在“天穆之野”[註⁠ 46]表演歌舞。《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到启在舞蹈时“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參⁠ 62]”甚至有些文献傳说启曾经上天取乐舞。中国古老的乐舞文献《九辩》、《九歌》与《九招》[註⁠ 47]均稱启为其原作者。启统治期间,其子武观[註⁠ 49]时常作乱。《韩非子·说疑》说他“害国伤民败法”,最终被诛杀[參⁠ 65]。除了夏氏族内部的纠纷,为争夺部落联盟的权威,亦常常与东夷作战。

太康失国[编辑]

大禹像(宋·馬麟绘)杼全面地继承了大禹的事业

主条目:太康失國

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太康只顾遊玩,不理政事[參⁠ 66],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部落趁机西进。东夷部落有窮氏有一位善射的首领羿[註⁠ 50][註⁠ 51]。羿率军从东夷属地鉏[註⁠ 52]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註⁠ 53],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註⁠ 54]。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註⁠ 55]。随之太康投奔斟鄩[註⁠ 56]的斟鄩氏。

羿夺得权位後并没有稱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但事实上国事全由羿来治理。此举引起不少部落的不满。其中主持天象活动的和氏与羲氏公开反对。羿说他们废时乱日,派胤[註⁠ 57]率兵讨伐羲和二氏,战前作誓师辞《胤征》[註⁠ 58],在战中取胜[註⁠ 59]。

中康死后,其子相继位。随后投奔与夏同姓的斟鄩[註⁠ 56]、斟灌二氏[註⁠ 60]。从此,羿独承王位。羿好射猎,不善治理,得权後,他像太康一样,好狩獵而荒廢国事。他废弃武罗、伯困、龙圉等忠臣,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不孝子弟寒浞[註⁠ 61]。寒浞年少时因造谣惑众被伯明氏君主所逐,后被有穷氏首领羿收养,成为有穷氏的一员,得到重用[註⁠ 62]。寒浞勢力日益強大,後來趁羿在外射猎的机会将羿及其家人杀掉,霸其权、夺其妻,生下豷[註⁠ 63]、浇[註⁠ 64]二子。寒浞把戈[註⁠ 65]封给了他的儿子豷,把过[註⁠ 66]封给了他的另一个儿子浇。浇受父命率兵先后灭掉亲夏的斟灌氏与斟鄩氏,杀了在斟鄩躲避的相。相的妻子[註⁠ 67]缗[註⁠ 68][註⁠ 69]当时已怀下相的儿子,她从牆洞逃走至其母亲有仍氏[註⁠ 70][註⁠ 71]家里避难,不久生下遺腹子少康[註⁠ 72]。

少康中兴[编辑]

主条目:少康中興

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註⁠ 73]。浇闻讯后,派人追杀有仍氏,少康无奈投奔有虞氏(舜之后裔),作了庖正[註⁠ 74]。有虞氏首领虞思[註⁠ 75]膝下無子,僅有二女[註⁠ 76]。他将二女许配少康,赐给他田一成、众一旅[註⁠ 77][註⁠ 78],并把纶邑[註⁠ 79][註⁠ 80]交由少康管理。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组织餘下的夏族民众,設官分职。派女艾到浇廷中密探,準备恢復夏室[參⁠ 68]。此时,躲避在有鬲氏[註⁠ 81]的夏室遗臣靡[註⁠ 82]得知少康准备夺回政权,亲自带领斟灌、斟鄩氏的残余民众与少康会师,联合击败了寒浞。復立少康为夏后。而後少康滅浇於过,又派他的兒子杼[註⁠ 83]灭豷於戈。至此,控制中原三代四后近百年的东夷有穷氏覆滅,结束了四十载的“無王”时期[參⁠ 2]。夏由此复国,後世稱「少康中興」,少康統治時期,少康將其子無餘封於會稽山,即後來的越國[參⁠ 69][參⁠ 70]。通过太康失國至少康中興的这段叙史可以看到夏后氏平定中原方国部落(尤其是东夷部落)的歷程[參⁠ 12]。

少康之子杼继承后位。他了解东夷对夏王室的不满,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从原[註⁠ 84]东迁至老丘[註⁠ 85]。他重视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文献中常常有“杼作甲”、“杼作矛”的说法。他还派人讨伐东南沿海地区的东夷(今山东南部、安徽东部、江苏一带)。傳說其获取了吉祥物九尾狐。夏朝的版图在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今黄海)之濱。杼在位期间是夏朝最昌盛的時期。夏人對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參⁠ 36]。《国语·鲁语》说道“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杼全面地继承了禹的事业。

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部落与华夏部落开始和平共处。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槐逝后,其子芒继位。芒逝后,其子泄继位。这期间东夷部落与华夏部落逐漸同化。泄在位期间东夷部落已基本同化,於是他開始向西方發展。同时,他开始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封土封号。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泄逝后,其子不降[註⁠ 86]继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註⁠ 87]。

商汤灭夏[编辑]

手持戟、把女仆当椅凳坐的桀(山东嘉祥武梁祠拓片,东汉刻)

主条目:桀和汤

不降年迈时,内禅於其弟扃[註⁠ 88]。扃逝,其子廑[註⁠ 89]继位。廑继位后不久便病死,其堂兄不降之子孔甲继位。他改变夏礼中祭祀祖宗的传统,开始祭祀天帝。《史记·夏本纪》记述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註⁠ 90]。不少方国部落开始对夏室不满,但华夏部落与东夷部落的关系仍然友好。夏后氏自孔甲開始日趋衰落[註⁠ 91]。孔甲逝,其子皋[註⁠ 92]继位。皋逝,其子發[註⁠ 93]继位。这段期间,方国部落与夏室的关系恶化,氏族内部的纠纷也激烈化。从孔甲经皋与發,至履癸(别名夏桀)内乱不止。

發逝后,其子履癸继。桀善武,《史记·律书》记载:桀“手搏豺狼,足追四马[註⁠ 94][參⁠ 73]”。桀在位期间,夏室与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给夏上貢的部落不断减少。桀因此常常讨伐不順從的部落。古文献中说桀贪色,他在击败某个部落後会从部落中挑选出鍾愛的女子作为妃子。《国语·晋语》提到的有施氏[註⁠ 95][註⁠ 96],《竹书纪年》提到的岷山氏、末喜氏均遭此下场。其中末喜氏的妃子妺喜早已与伊尹结好,桀却在洛把她夺走,伊尹愤怒中投奔商汤[註⁠ 97]。桀的屡次征伐也惹怒了不少较有权威的部族。有缗氏[註⁠ 98][註⁠ 99]因不服從桀而被灭。活动于今山东省西南部的子姓商部族正在这夏乱期间兴旺了起来。桀又因商不服的借口讨伐商首领汤并败之。汤被囚禁于夏台[註⁠ 100][註⁠ 45],随后獲释。除了夏室对外关系恶化外,文献中还提到桀在廷内用人失当。

桀只顾享乐不顾民間疾苦。传说夏民诅咒桀早日归天,桀听闻笑说自己是天上的太阳,太阳不死,他也死不了,夏民便指着太阳,責问太阳何时破灭,情願与之同归于尽[註⁠ 101][參⁠ 76]。大约在前17世纪末前16世纪初,商部族首领汤,利用夏民恨桀的心理,联盟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註⁠ 102]、顾[註⁠ 103]、昆吾[註⁠ 104][註⁠ 105]後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且戰且逃,最终戰败於有娀氏旧址。桀逃至鸣条[註⁠ 106],汤追之,展开了大战。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歷山[註⁠ 107],与末喜氏同居,最后跑到了南巢[註⁠ 108]之山,并死于該处。《淮南子·修务训》所載稍有不同,说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歷山”[參⁠ 78]。在後世的传说中,夏后桀被描写成一代暴君,后人常将夏后桀与商纣王、周厉王和周幽王四个祸国殃民的暴君并称,但在较早的文献中关于桀的记载甚為简略。《尚书·汤誓》记载商汤伐桀时举说桀的罪状只是“率遏众力,率割夏邑”[參⁠ 75]。鸣条之战,夏室被推翻,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汤在亳[註⁠ 109]称“王”,建立商王朝,成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朝代更替。中国的首个世袭制政权,夏朝,传十四世、十七君[註⁠ 5],历时四百七十一年[註⁠ 2],于前17世纪末、前16世纪初灭亡。

后裔[编辑]

主条目:土方和杞國

夏灭亡后,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註⁠ 110],还有两支分别向南方、北方迁移。桀带着不少夏部落的民眾从歷山南迁至南巢,这便是南支。”商湯王因帝宁之故都,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貴族于杞國,以奉祀宗廟祖先[參⁠ 81][參⁠ 82]。《史记·陈杞世家》载夏裔在“殷時或封或絕”[參⁠ 83]。周武王滅商為王之後,封大禹的後裔東樓公於杞地,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禹的祭祀。春秋末期,孔子因为崇尚夏礼,还特意去杞国访问考察[參⁠ 84]。少康時受封在越國的一支,夏禹姒姓后代世代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禹陵村为禹守陵至今[註⁠ 111][參⁠ 86]。

傳說向北一支进入蒙古草原,与当地诸部落融合,有人认为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载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註⁠ 112][參⁠ 87]”。《括地谱》更详细地解道“其(指桀)子獯粥[註⁠ 113][註⁠ 114]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中国谓之匈奴。[參⁠ 88]

郭沫若、胡厚宣、程憬等认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战败后的夏[參⁠ 89][參⁠ 90][參⁠ 91]。根据卜辞记载,土方是位于殷西北方的一个强大方国[註⁠ 115],是武丁以及先前商王的长期征讨的对象。武丁征服土方后,在其腹地“唐土”建设大型城邑“唐”,镇压控制土方人民,此后不再有土方叛变的记载[參⁠ 90]。周初,成王封晋国始君唐叔虞于此[參⁠ 92]。近年也有学者,包括李学勤和蔡哲茂等,认为甲骨文和先秦文献中的“西邑”可能才是夏朝真正的国号[參⁠ 93]。

勢力範圍及行政區劃[编辑]

夏族活动于豫中南、晋南河伊洛流域

夏朝是部落城邦聯盟到封建國家的過渡期,因此沒有明確的疆域,夏氏族与其他部落城邦的關係很多就像是宗主國与朝貢國一样,但又有些方國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諸侯國,故僅能以勢力範圍來表示其影響力。夏部落的十一支姒姓氏族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參⁠ 94]。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參⁠ 36]。当时夏的势力延伸到黄河南北,甚至长江流域。夏朝早期,夏部落主要在山西中南部的河内地区[註⁠ 116]活动,沿汾水、河水向东南方向迁途,晚期至河南中部伊、洛河流域。《国语·周语上》谓,“昔伊洛竭而夏亡[參⁠ 95]”,可见伊洛河水对夏晚期都畿的重要性[參⁠ 34]。

传说中的九州[编辑]

主条目:九州 (中国)、九鼎和先秦行政区划

禹贡九州图(图上方指向西方)(宋·《禹贡山川地理图》)

九州地圖重製版

根據《尚书·禹貢》记载,夏朝的行政區劃採行九州制,大禹治水成功后,将中土分作冀、兖、青、徐、豫、扬、荆、梁、雍九州[註⁠ 118],又从九州攫取金属石矿[註⁠ 119],铸造九鼎作为国家权利的象征,因此“九州”成为中国国家的代名词,而“定鼎”意指建立政权[註⁠ 121][參⁠ 56]。《禹贡》九州的內部划分可能如下[參⁠ 99]:

一、冀州,夾右碣石入於河,三面距河,是各州贡道必经之处。今山西、河北省境、辽宁西部。

二、兗州,浮於濟、漯,達於河。今山东西部、河北东南角。

三、青州,浮於汶,達於濟。今泰山以东之山东半島。

四、徐州,浮於淮、泗,達於河。今淮河以北之江苏、安徽以及山东南部。

五、扬州,沿於江、海,達於淮、泗。今淮河以南之江苏、安徽、浙江、江西。

六、荆州,浮於江、沱、潛、漢,逾於洛,至於南河。今湖北、衡山以南地區以及江西西北端。

七、豫州,浮於洛,達於河。今河南、湖北北部、陕西东南、山东西南角。

八、梁州,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今四川以及陕西、甘肃南端。

九、雍州,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東北部。

近代有學者認為九州托名为大禹之为事,其实是战国时人对天下区划的臆测,夏代国家处于萌芽阶段,政治辐射一般不出都邑腹地,京畿之外通过氏族制的封邦建国以及通婚结盟达成关系。因为领域狭小,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由单一的中央政权划分政区[參⁠ 96]。

但遂公盨的發現,令大禹治水的文字記載從春秋時期提早至西周時期,現代學者認為禹贡的底本可以上溯至舜禹時期[參⁠ 100]。

都城[编辑]

远古时期尚未有明确的都邑概念。社会处于半畜牧游猎、半农耕定居的阶段,夏部族民随同首领以及族中壮丁迁移。耗尽当地的资源后便迁移他地,不常驻一处。夏后的居地称作“大邑”或“夏邑”,这是国家首都的原始概念[參⁠ 12]。文献记载夏族首领先后定居大夏、夏墟[註⁠ 122]、高密[註⁠ 123]、阳城、阳翟、晋阳、平阳、冀[註⁠ 124]、安邑、夏邑、斟鄩、帝丘[註⁠ 125]、纶[註⁠ 79]、原、老丘[註⁠ 126]、西河、河南等十七处[註⁠ 127]。这些都邑的具体地望均已然无从考证,其中可能有一些为同一城邑之别名[參⁠ 12][參⁠ 34]。

夏部落首领居地变迁[參⁠ 12][參⁠ 25][參⁠ 52][參⁠ 104]

首领

居地

今地

大夏[註⁠ 128]

相传今山西运城夏县[參⁠ 25]

崇[註⁠ 21]

相传今河南洛阳嵩县[參⁠ 52]

高密[註⁠ 123]

相传今河南洛阳新安县境内[參⁠ 105]

阳城[註⁠ 129]

具体所在有多种说法,其一,相传今河南登封告成镇[參⁠ 104]

陽翟[註⁠ 129]

相传今河南禹州[參⁠ 104]

晋阳[註⁠ 130]

相传今山西太原晋源镇[參⁠ 25]

平阳[註⁠ 130]

相传今山西临汾西南[參⁠ 25]

安邑[註⁠ 128]

相传今山西运城夏县东北[參⁠ 25]

启、太康

陽翟

见上

太康、中康

斟鄩[註⁠ 56]

一说今河南洛阳老城区东18公里二里头遗址,一说今河南巩义西南29公里芝田镇稍柴村[參⁠ 12][參⁠ 104]

帝丘[註⁠ 125]

相传今河南濮阳西南[參⁠ 104]

斟鄩

见上

斟灌

一说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东北四十里斟灌店[參⁠ 104]

羿

鉏[註⁠ 52]

一说今河南滑县[參⁠ 4]

羿、寒浞

穷石

相传今河南洛阳南[參⁠ 52]

少康

纶[註⁠ 79]

相传今河南商丘虞城县西[參⁠ 25]

夏邑

相传今河南商丘夏邑县[參⁠ 25]

帝丘

见上

少康、杼

一说今河南济源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參⁠ 12][參⁠ 104]

杼、槐、芒、泄、不降、扃、廑

老丘

相传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杜良乡国都里村[參⁠ 104]

廑、孔甲、皋、發

西河

一说今河南安阳东南[參⁠ 104]

斟鄩

见上

河南

一说今河南洛阳老城区东18公里二里头遗址[參⁠ 12][參⁠ 104]

方国部落[编辑]

主条目:方国部落

崇斟鄩安邑平阳晋阳原阳城老丘帝丘西河昆吾韦英六商1商2商3有易氏有鬲氏有穷氏有仍氏有缗氏有虞氏有扈氏涂山氏防风氏莱   夷九   夷三   苗獯   粥 夏时期全图[註⁠ 132][參⁠ 104] 夏后都邑 方国都邑 商族都邑

方国是由原始氏族部落转化形成的小型国家。这些邦国位于王畿之外,不受夏后直接管辖。一些方国只是大的部族,另有一些较大的方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组织,规模甚至大于夏后氏[參⁠ 106]。有穷氏代政期间,少康曾投奔有仍、有虞氏,在那里承当牧正和庖正。

有仍氏又名有任氏,风姓,居于山东济宁微山湖畔[註⁠ 133],是太昊、少昊的后裔。有仍与夏后来往密切,之间有通婚现象。相妻缗来自有仍。相被寒浞杀害时,缗已方妊,她避居故乡,在有仍生下少康。少康复兴后,封有仍族人于任國。

有虞氏乃虞幕、帝舜之后,活动于豫西北、晋南古汾水流域。舜老时,认为己儿商均不贤不肖,所以禅位于禹。禹仿效尧传舜时舜先让位于尧子丹朱[註⁠ 134]的做法,让位于商均,然民众纷纷拥护禹而不理睬商均,于是禹继承了帝位,将商均分封于河南虞城附近。四世后,夏室中衰,年轻的少康逃到有虞避难,得到了首领虞思[註⁠ 75]的大力协助,这才使夏王室终得扭转局势,有虞氏直接关系到了夏后氏的存亡。

一说偃姓乃皋陶后裔。禹老时,荐皋陶为继承人,然皋陶先禹而死,禹又荐伯益。禹死后,伯益效仿常规,先让位给禹子启,不料启深得民心,得到了民众的拥护,伯益失权。益不善罢甘休,于是与启作战,结果战败被杀。皋陶之后被封于东南六[註⁠ 135]、英、许三地[參⁠ 26]。

有扈氏[註⁠ 33]为夏之同姓部落。启夺益位,有扈不服,以“尧舜举贤,禹独与之”为名反对启的统治,结果在甘大战中失败,其部众被罚贬为牧奴,世代从事畜牧。

胤子伯靡原为臣服夏后的部落首领[註⁠ 136],太康失国时又归附后羿,寒浞杀羿后逃奔有鬲氏[註⁠ 81]。靡闻知少康准备复兴夏室,组织有鬲、二斟兵民与少康会师。

斟灌[註⁠ 137]、斟鄩氏[註⁠ 138]统称“二斟”,与夏后同为姒姓[註⁠ 139],是夏代早期重要的亲夏氏族。二氏族在夏后氏的东南迁徙过程中与之融合,夏代晚期斟鄩之地更成为夏后的都邑,偃师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斟鄩[參⁠ 108]。无王时期,寒浞命子浇率兵灭二斟,同时杀死躲避斟鄩的夏后相。其剩余势力又在数年后加入少康和伯靡的联军,复兴夏室[參⁠ 67]。

有缗氏[註⁠ 98][註⁠ 140]为少昊另支后裔,是夏晚期东方的强大方国。夏桀在有仍召开盟会,有缗首领因不满桀的统治,愤慨归国,桀遂灭之。

有莘氏[註⁠ 141][註⁠ 142],帝喾高辛氏之后裔,启时的支子封国。夏商之际,在伊尹的帮助下,有莘氏与商汤在北亳[註⁠ 143]结盟,汤还从有莘氏娶妃[參⁠ 12]。

《山海经》之海外四经记录了夏后氏周边的许多方国“国”名,可能纯属神话亦可能是远古部落名称的讹化[參⁠ 109]。

周邊部族[编辑]

三苗[编辑]

主条目:三苗

“苗”与“蛮”在上古汉语中同音同意,三苗与后世的南蠻应是同源[參⁠ 34]。《戰國策·魏策》记载了三苗的地望,东面洞庭,西面彭蠡[註⁠ 144][註⁠ 145],北起文山,南接衡山[註⁠ 131]。尧舜时期,洪水泛滥,三苗趁机在东南作乱,曾与驩兜、共工和治水失败的鲧被四岳合称为天下“四罪”,必惩之方才咸服民众。舜派禹降服苗民,未得结果。舜晚年又亲自南征,途中在苍梧之野病逝。禹继续征苗事业,作誓师词《禹誓》,与苗军展开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战,克服苗师,平定三苗[參⁠ 111]。从此三苗衰微不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參⁠ 112]。

东夷[编辑]

善射的后羿(东汉刻)

商汤像(南宋·馬麟绘)

主条目:东夷、九夷和有穷氏

夷人位居中原之东,故称东夷,以擅长弓矢著名。东夷部族起初分布在河北保定易县至燕山南麓一带,在夏商时期分作四部,一支留居冀中,北支环绕渤海湾迁至辽东、朝鲜半岛,南支经山东南下到江淮地区,另有西支遍及华北平原西部山西、河南二省,最远达陕西,这一支在夏朝早期与夏后氏构成矛盾,曾在太康至杼的期间对夏后氏政权构成不小的威胁。有穷氏为东夷少昊后裔[註⁠ 146],兴于穷桑[註⁠ 147],其后北迁至渤海之滨鬲[註⁠ 81],在那里逐渐壮大。五帝时期曾加入有虞氏的部落联盟,协同舜帝驱逐大风、十日、九婴、猰貐、凿齿、封豨[註⁠ 148]、修蛇等逆盟部落,威望一度振兴。夏初,有穷氏西迁于鉏,逼近夏后氏的心脏区域。太康时,夏室中衰,有穷氏首领羿借机西进。南渡黄河,灭结封豨、夔、洛伯、河伯四个夏后属国,占据嵩山北麓、河伯故地穷石。遂后夺取夏都斟鄩,淫放太康于豫东,另立其弟中康。中康陟,子相立,羿遂代之,如此夺取了政权。八年后,羿被义子寒浞杀害。寒浞烹羿之肉强迫羿子吞食,羿子不肯便被寒浞杀害。寒浞又娶羿妻纯狐氏,生豷、浇二子。寒浞残暴昏庸,夏后少康联合有鬲氏降臣靡、有虞、有仍、斟灌、斟鄩等亲夏氏族一举灭掉了豷、浇和寒浞。有穷氏族人自此离开河洛地区,向西南迁徙[參⁠ 113]。东夷族的东南支分为九族,统称“九夷”。《竹书纪年》记载,相时,“于夷来宾”,而少康复国时,只有方夷归附,其余八支继续与夏部族抗争。少康子杼在位期间,大力改善军事装备,作甲作矛,屡败夷人,把夏后的势力扩张到东海之滨。至杼子槐时,九夷纷纷归附夏后,往后夷夏彼此和睦[參⁠ 2]。夏朝末年,夏桀曾派九夷之师伐商,迫使成汤入朝。

商[编辑]

主条目:商朝

商部落子姓,始祖契[註⁠ 149]为有娀氏簡狄所生。契为禹同期人物,居于黄河下游,曾协助大禹治水[註⁠ 150]。经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五位先公,商部落从冀东发展到豫北。冥任夏后水官,在治水过程中死去[參⁠ 115]。冥子王亥在位时,商部落经济达到新的高峰,《卜辞》记载王亥一次祭祀可用牲多达五十头牛。为解决牲口过剩、不易畜养的问题,王亥将一部分牛羊托寄于河伯氏和有易氏。有易氏首领绵臣[註⁠ 151]却得寸进尺,强迫王亥交出所有牲口,王亥拒绝,绵臣便将其杀害,夺走牛羊[參⁠ 116]。后来王亥之弟王恆从绵臣手中夺回了牛羊。王恒之子上甲微又联合河伯氏讨伐有易氏,杀死绵臣。商部落在有易氏没落的同时强大了起来[參⁠ 12]。主壬、主癸时期,商部落势力不断上升,他们拉拢黄河下游各氏族部落,一步步逼近中原夏后氏地区。天乙汤继位后,网罗人才,在伊尹、仲虺、女鸠、女房的协同下,始征葛[註⁠ 152],又先后消灭韦、顾、昆吾[註⁠ 105]等亲夏氏族,削弱夏后势力,“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參⁠ 118]”汤趁夏地发生旱灾,起兵西进,在鸣条与夏后桀展开激战,桀抵挡不过,经歷山逃至南巢。汤在西亳称王,夏朝覆灭,商朝成立[參⁠ 119]。

政治體制[编辑]

夏时期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国家机构与制度。夏朝的国家机构直接来源于部落联盟机构,其特征为[參⁠ 4]:

国家直接管辖的范围仅限于本氏族内部。超出夏后氏本部落之外,其他部落首领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独立的管理权和统治权;对于夏后,他们则以臣服和纳贡的方式,表示其相互关系。

在政权形式及管理制度方面,具有专制、民主二重性,表明了国家制度开始由氏族民主政体向君主政体过渡。

当时存在着以夏王朝夏后氏为核心的方国部落联盟,这些方国部落都是在夏后氏的氏族封建制度下形成,而后与夏后保持一定关系并得到夏后的保护。《诗经》在讲述汤与桀的战争时道,“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參⁠ 77],说夏后的封国豕韦氏[註⁠ 102]和顾氏[註⁠ 103]协同昆吾氏[註⁠ 104]、夏后氏参与战争。而东夷族有穷氏的后羿能够“因夏民以代夏政”[參⁠ 67],亦可见有穷氏与夏后氏亲近的关系。文献记载中将太康失国与少康复国的原因归结于太康、相、寒浞三君常日在外巡猎,不恤民事,然而夏朝前期农业尚不发达,原始社会的捕猎任务全由部落内部的强丁壮男承担,君主在外打猎应属正常的生产活动,不会是丧权失国的主要原因。夏朝初期存在着夏部落与非夏部落犬牙交错的杂居景象,族群之间的斗争连绵不断。夏部落最大的威胁来自东方的夷部落,如此二個大部落展开了百余年激烈的夷夏之争,在杼、槐之际才拉下帷幕。太康失国至少康复国整整四十年的“无王”时期证明东夷族此时势力的强盛,也反映夏后政权的基础并不扎实。身为東夷部落的羿,能够获得夏民的同意,通过驱赶太康的形式,夺得夏后权位,这其中仍存有“衰德而代之”的原始社会的民主禅让特征[參⁠ 34]。

太康失国后,少康曾一度投奔舜之后裔,有虞氏。有虞氏首领虞思[註⁠ 75]秉着思夏之德,额外照顾年轻的少康,赐予二女、田一成、众一旅,并将纶邑转交给少康治理,这使得少康在困难关头得一立足之地。然而有虞氏与夏后氏并无直接血缘关系,只是少康的五世祖禹曾被虞舜推荐为部落联盟共主,而后禹又破禅让礼传位于子。五世后的有虞氏首领似乎并没有顾及往过,转而大力支持夏后氏的传子制,这表明夏后氏的臣属部落开始认可夏部落的“家天下”统治,认为夏后氏的统治才是正统的[參⁠ 4]。

夏后政权建立的国家是个原始的雏形国家,因其生产力低下、政治机构不完善、交通系统落后,所以夏后的势力局限于百十里内的王畿地区。夏畿以外的地区只能通过结盟和好的方式维持影响。这种局势是夏、商、西周,上古三代共有的国家特征[參⁠ 12]。

官职体系[编辑]

《礼记·祭义》言,“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反映夏人对官位的重视,也从侧面说明夏代的职官已有明显的高低等级区别[參⁠ 120]。后期文献中也提供了夏时已设大小官职的线索。《尚书·甘誓》的“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註⁠ 153]!六事之人,予誓告汝”和《墨子·明鬼》的“左右六人”中指的六事之人、六卿、六人,可能是类似周时的六卿,夏后左右掌管国家事务的六位大官[參⁠ 121]。《礼记·明堂位》提到的“夏后氏官百”则是六事之人的下属官员[參⁠ 122]。官百之“百”指数多,并非整数,但关于百官职位的记载寥寥无几[參⁠ 56]。夏时官职多称“正”,有掌管畜牧牲畜的牧正,掌管烹饪厨事的庖正,和专司造车的车正。“正”官下面还存在称作“工”的小吏。《夏书》载,“遒人以木铎[註⁠ 154]徇于路[參⁠ 123]”,夏后向四处巡征诗歌和意见的官员称作“遒人”。《夏书》又载,“辰不集于房[註⁠ 156][註⁠ 157],瞀[註⁠ 158]奏鼓,嗇夫驰,庶人走。[參⁠ 124]”,讲述发生日食的时候,有“瞀”官击打大鼓以示于众,官吏和庶民各自奔走相告。“遒人”、“瞀”、“嗇夫”应该都属于“工”级的小吏[參⁠ 56]。夏后可能还有专司占卜卜筮的“官占”[註⁠ 159][註⁠ 160]。《墨子·耕柱》记载夏后启铸造陶鼎于昆吾时曾通过他的卜官,翁難乙,求问天神[註⁠ 161][參⁠ 98]。九州的五服贡赋是夏后氏的主要经济来源,“夏后氏官百”中当有诸多官员专司赋役征收事务[參⁠ 12]。《尚书·夏书》中有关于设官分职过程的概述,载道“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註⁠ 162][參⁠ 127]”

赋纳制度[编辑]

五服示意图(清·《钦定书经图说》)

主条目:五服

夏代的氏族封建制度在经济方面亦有体现。《尚书》载“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參⁠ 97],说四海之内的氏族部落都归附夏后,金水木火土谷六种物质皆受到治理,明晰各处田地的优劣,将其分入三等以决定赋纳数量,使得赋纳得其正而不偏颇,赐土、赐姓,根据方国部落与夏后氏关系之密切疏远定出封建的先后次序。《禹貢》一篇又列出九州赋纳物品的具体情况,将物品数量分作上上、中上、下上、上中、中中、下中、上下、中下、下下九等[註⁠ 118]。又根据与夏后氏都邑地理距离的远近分作甸、侯、绥、要、荒“五服”[註⁠ 163]。

甸服:距离夏都城五百里以内的方国部落是夏都城的主要粮食供应区。百里之内者赋纳带秸秆的谷物;再往外百里者赋纳禾穗;三百里外者赋纳带稃的谷物;四百里外者赋纳粗米;五百里外者赋纳精米。

侯服:距离夏都城五百至一千里间的方国部落是夏后氏的氏族诸侯部落的封地。先小后大,五百里至六百里为采地[註⁠ 164](即卿大夫的封地);六、七百里为男爵小国;八至千里地为侯伯大国。

绥服:距离夏都城一千至一千五百里为夏后势力所及的边缘区域。其三百里内的可推行掌管文化教育,二百里外的推行发挥武威卫戍。

要服:距离夏都城一千五百至二千里为夏后氏必须通过结盟交涉的方法而施加影响的区域。三百里内通过同盟和平相处,二百里外为夏民的流放地。

荒服:距离夏都城二千至二千五百里处为其他部落的疆域,与夏后氏只有间接的沟通。三百里内的是各少数部族,二百里外是流放地。[參⁠ 128]

九等和五服的描述是周人对夏朝赋纳经济的看法,非必夏代实况。如铁、镂不大可能是夏代所见物品,夏时期的诸侯爵位也无法考证。但是其中反映的一些看法,如夏后根据道途远近及各地生产情况来缴纳不同的产物,应当为夏代实况[參⁠ 12]。

论述夏朝的赋纳制度,《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註⁠ 165]而贡,殷人七十[註⁠ 165]而助,周人百畝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參⁠ 38],意在夏人的“贡”、殷人的“助”和周人的“彻”制度实际都是在缴纳民户年产总和的十分之一,而且夏商周三代的田赋制度一脉相承,顾炎武更据此认为“古来田赋之制,实始于禹”[參⁠ 129]。周朝的什一法是将一家民户在数年之间的收成总和平均后取出一个中庸常数作为缴纳数量[註⁠ 166],以夏朝的生产力和政权辐射力看,还没有能力履行这种实物地租制度。孟子记载的“贡”字,意味着民众与贵族间没有太大的强制成分,而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愿性。这种民众自主性质的赋贡制度符合夏时期落后的生产力与夏后氏尚不完备的政权机构的情景,也接近于原始氏族部落的民主经济秩序。夏朝末期,夏后氏与方国部落的关系恶化,夏后桀四处讨伐,他提升田赋数额以充军费,从而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不满情绪,使之最终离弃夏后投奔商汤。征夏之际,汤曾誓言于众,“‘夏罪其如台[註⁠ 167]?’夏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有眾率怠弗協”,指诉桀的主要罪状。桀在什一“贡”赋之外征役民兵,而后民众不满便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转看殷商的“助”法制度,平民百姓在农业生产义务外另有以兵役为主的徭役责任,其结果是助法体系下的商族的可动员兵力大于夏后兵力[參⁠ 12]。

刑法制度[编辑]

古文献记载夏时期已具备较完善的刑法制度。《尚书·吕刑》中说道“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便是指周穆王将夏朝的《赎刑》作为制定周国刑法制度——《吕刑》的重要参考。而文中提到的《赎刑》很可能与《左传》“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註⁠ 168]”的《禹刑》[註⁠ 169]实为一物[參⁠ 131][參⁠ 132]。然《赎刑》[註⁠ 170]、《禹刑》是否为夏之刑法,具体内容如何,今已无可考。《左传》中引述《夏书》中关于夏时刑法载“昏[註⁠ 171]、墨[註⁠ 172]、贼[註⁠ 173],杀”[參⁠ 133],指触犯昏、墨、贼这三种罪过的人要判死刑。晋国叔向称这种刑法为“皋陶之刑”[參⁠ 134]。虽然死刑观念应在新石器时代早已产生,但禹的理官皋陶可能是第一个将死刑法律化的人物[參⁠ 56]。夏后槐的“圜土[註⁠ 174]”[註⁠ 175]、商汤被夏桀囚禁的“夏台”便是夏时的监狱[註⁠ 176],为中国史书记录最早的监狱[參⁠ 26][註⁠ 177]。圜土是一种原始的监狱,在地下刨挖圆形的土牢,在地上搭架篱笆圈围土牢[參⁠ 56]。《大禹謨》谓“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俾勿壞”[參⁠ 137],评价夏后立刑法是对民众进行治理的一种手段[參⁠ 12]。

軍事制度[编辑]

夏朝军事制度的具体情况因史料匮乏, 难以考证,只得从战争史中窥视夏朝的军事制度。《甘誓》启与有扈氏的战争的叙述中提到夏后召令六卿[註⁠ 178][註⁠ 179],六卿是六路军队之将领的统称[註⁠ 180],六卿各领一军,夏后拥有最高军权,指挥六卿,可见夏时已有军权集中的制度。《甘誓》记载了夏后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动员令,此乃中国历史最早的军法记载。是篇谓,“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則孥戮汝。[註⁠ 181][參⁠ 121]”反映启时的军法还是相当严厉的[參⁠ 56]。 《司马法·天子之义》载,“旂,夏后氏玄首,人之执也。章,夏后氏以日月,尚明也。[參⁠ 139]”似乎说明夏后的军队在战场上有旗手使用黑旗指挥, 其兵卒以日月章符彼此识别[參⁠ 140]。

结合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可知夏代有车兵和步兵两个兵种,当时还没有骑兵。夏時已有木制的馬戰車[註⁠ 94],車上的兵士分為左、右、御,御者驾驭战车、指挥作战,左右二排兵士守护御者。但就远古的生产力而言,马车的制造极为有限,只可供夏后或上级将领指挥使用,车兵也不会是战场上的主力。步兵是夏代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时兵农合一,没有将军队职业化,和平时期从事正常的农业、畜牧活动,在战争时期变成军事力量[參⁠ 141]。远古兵器出自生产劳动工具,多数器件具有战争和劳动的双重用途。根据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夏代兵器以木、石、骨制兵器为大宗,另在三期以后发现少许青铜兵器。木制兵器以殳、棒、弓为主,因木胎易腐,残存器件较少。石制兵器种类很多,以石斧、石钺、石戈、石球、石制箭镞、石制矛头为代表。骨蚌多用于箭镞制作,以及用于增强木殳、木棒杀伤力的辅助物。三期以后出现青铜兵器,但一直处于少数,可能供应夏后、将领以及社会上层人士佩戴。此外还有青铜和玉石制作的礼仪兵器作为贵族的随葬品[參⁠ 142]。

人口[编辑]

夏朝的人口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由于年代久远,只得通过数学推拟进行研究。劉昭曾为《后汉书·郡国志一》补注,引用皇甫谧之《帝王世纪》道,“及禹平水土,还为九州,……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參⁠ 143]”实际是皇甫谧根据秦汉西晋的人口逆推计算得出的数字[註⁠ 182]。现代学者宋镇豪根据少康割据纶邑时“有众一旅[註⁠ 78]”以及杜预注解“五百人为旅”的记载进行推算,认为五百人只是可出动的兵数,加入老弱妇孺则纶邑应有人口1500至2500人,权当是一个夏代中小型城邑的人口数目[參⁠ 145]。然而“众一旅”未必是一个明确的数量单位,更可能理解为“一群人”的意思,这只能说明少康时期已经有了一定人口数量的概念。但由于没有传世于今的文献记载,即便夏时存在过人口调查的制度,目前也还无法讨论。人口统计只有在具体空间范围的限制下才有意义,而目前尚无法对夏朝的具体势力范围作出精确的复原,所以还不好探讨逆推得出的数目与全部人口数目的关系[參⁠ 144]。《尚书大传·虞传》讲述舜时,“古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參⁠ 146]”,汉郑玄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此盖虞夏之数也。”王育民据此按每家五口人计算虞夏之际有43.2万户、216万人[參⁠ 147]。最后还有利用二里头文化遗址考古调查进行的推算。宋镇豪统计高于五千居民的城邑有三座,四至五千人口的有一座,三千人口的有四座,一、二千的有九座,五百到九百的有九座,三百以下的有五座。二十七座样本城邑平均人口1000至1800人,如此估计总人口在240至270万之间[參⁠ 145]。

社会[编辑]

夏朝处于氏族部落过渡到君主国家的萌芽期,古代礼学家划定夏朝为“大同”时期的终结、“小康”时期的开端。《礼记·礼运》一篇全面地描述了从禹开始的小康社会面貌,大同时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而关于小康时期是篇谓,“今大道[註⁠ 183]既隐,天下为家”,讲述禹启之际“公天下”变作“家天下”[註⁠ 184],不传贤而传于子[註⁠ 186]。远古的这次嬗变是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其主要成因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的物质生产形式的飞速发展。在多余物品产量增长的同时,氏族贵族的权利一同升涨,伴随着的是氏族内部矛盾的激化与少数上层贵族对物质财富的垄断。这种情况下,氏族部落内的原始民主禅让制度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形势,而被君主世袭制取代。世袭制导致氏族、胞族内部的权力争夺竞争,遂而出现军事事务[參⁠ 12]。这种情况应早在舜禹时期便已构成问题,所以禹才会破例禅位于子[註⁠ 187]。或说禹先让给年迈的皋陶,又让于不得民心的益,对于这种作为戰國时人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參⁠ 149]。”

《礼记·檀弓下》谓,“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註⁠ 188],夏后氏贵爵[註⁠ 189]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又谓,“夏后氏未施敬[註⁠ 190]于民而民敬之”[參⁠ 150]。夏之前的舜时期实行禅位制度,君主以德相让,进而重视人的德性。夏亡后的殷商时期生产力大为提高,剩余产品普及民户,人民开始重视对财富的积累。夏时期处于原始氏族社会与世袭封建社会的过渡期,社会上下形成等级观念,人的价值逐渐以他在社会的等级高低定位,而这个社会级别又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方式世袭相传。一个人在社会中得到的礼节待遇,根据的是他的社会等级,而不是他的德性情操。夏朝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后期与青铜时代的过渡阶段,社会生活在生产技术的提高与中央集权的落实的同时有了质的变化[參⁠ 12]。

經濟[编辑]

農業[编辑]

在夏代,农业文明有较大的发展。《论语·泰伯》载禹“盡力乎溝洫”[參⁠ 151],变水灾为水利,服务农耕。其实水利技术的应用是黄河流域人民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慢慢积累开发出来的,并非大禹一人所为[參⁠ 34]。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酿造酒,夏后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原文化中的龙山文化就有了酿酒的习惯,到了生产力更强的夏代,酿好酒、饮好酒变成了一种权力和财力的象征[參⁠ 152]。古文献中记载到的“杜康造酒”[參⁠ 153]、“仪狄作酒”[參⁠ 154]、“太康造秫酒”、“少康作秫酒”[參⁠ 155]等传说都可以佐证酒在这个时期的重要性。夏商西周时期的酒均为度数不高的粮食酒,并不浓烈。《礼记·玉藻》中记载古人饮酒饮三爵后依然肃静脑明[註⁠ 191]。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有时称为夏历的農曆可能是在夏代编成的。畜牧业有一定发展,还有一些专门从事畜牧业的氏族部落。如有扈氏在甘战败后,被贬为牧奴从事畜牧工作。三代庶民的主食是由各类谷物做成的粥饭。将黍、粟、稷、稻煮成稀粥、浓粥食用,社会上层则多食干饭,偶食青菜。只有在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时才宰牲,礼肉置于鼎内在地下储藏[參⁠ 157][參⁠ 158][參⁠ 159]。在多处二里头文化遗址都有发现黍壳、稻壳的遗存[參⁠ 36]。

手工業[编辑]

《考工记》记载,“夏后氏上匠”[參⁠ 160],表明夏后重视手工生产业。夏朝一代成功地将中原文明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细石器、骨角器、蚌器等新石器时代的器物逐渐被陶器、漆器、玉器、绿松石器、红铜器和青铜器取代。

相传尧舜时期已经使用漆器,夏禹时作为祭器使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參⁠ 161]。远古时期木、漆器具被人民广泛利用,但木制品容易腐朽,不易保存,现代发掘出的器件较少。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几件漆器的木胎都已腐去,但仍可辨出器形。从器形研究,有漆筒、漆鼓、漆钵、漆豆、平底漆盒、漆制棺材等多种。夏代玉器制造已有相当的水平,《左传》记载周初分封鲁国公伯禽时,赐予传世宝玉,“夏后氏之璜[註⁠ 192]”[參⁠ 162]。二里头遗址出土玉器有玉戈、玉刀、玉圭、玉琮、玉板、玉钺等多种。这些玉器用于礼仪形式的装饰物品,并非实用工具。二里头文化第三期的出土文物中有中国最早的青铜兵器,与“禹穴之时,以铜为兵”的记载一致[參⁠ 163]。铜器种类繁多,有戈、刀、锛、凿、锥、鱼钩等多种青铜工具和武器。此外还发现如木炭、红铜渣、陶范片、坩埚片等青铜制造的痕迹[參⁠ 56]。

夏代新石器时期,纺织业有了进步,出现了原始的织布机,纺织原料在社会下层多为葛、麻,社会上层多用毛[註⁠ 193]、革,当时已经有了染衣的习惯[參⁠ 165][參⁠ 164]。虽然至今尚未发现二里头文化使用丝绸的考古证据,但在更早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都有相关的考古发现[參⁠ 166],再结合《夏小正》的记载,“三月,……攝桑。桑攝而記之,急桑也。……妾、子始蚕。[參⁠ 167]”,夏人使用过丝织品也在情理之中[參⁠ 168]。

黑陶酒觚(196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青铜酒爵(198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青铜管流爵

七孔玉刀(1975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红陶空足鬹(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黑陶蛋壳高柄杯(1976年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出土)

灰陶蟾蜍塑(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两件绿松石镶嵌青铜兽面牌饰[註⁠ 194](1981、8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商業[编辑]

《盐铁论》记载,“夏后以玄贝”[參⁠ 170],说明汉人认为夏朝使用贝币。世界诸多远古文化都以天然贝蚌作为货币使用,其前提是必须具备足够的数量并且有长期供应海贝的渠道,然而夏后氏是河流文明,它的势力范围局限于黄河中下游,直至中晚期才扩张到黄海之滨,之前又长期与东方夷族敌对,不大可能存储太多的贝蚌。夏代的商业交易更可能是通过谷粟粮食以及牛羊牲畜等生存的必需品来完成的。在二里头遗址发现天然海贝、蚌贝,以及骨贝、石贝、铜贝等人造贝,可能充当货币使用[參⁠ 56]。

交通與建設[编辑]

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导山疏河,对开发古代水陆道路交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史记·夏本纪》载禹治水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船[註⁠ 195],泥行[註⁠ 196]乘橇[註⁠ 197],山行乘檋[註⁠ 198][註⁠ 199],……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參⁠ 26]”大禹治水时,通行非常不便,大禹利用车、船、橇、檋等交通工具跨越山川泥沙。他率领群众修筑连通九州的陆路,助进了贡纳制度的实施,也方便了各地的经济往来[參⁠ 172]。夏后的交通区域东西至少五、六百里,南北至少三、四百里[參⁠ 44]。《国语·周语》记载,“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參⁠ 72]”,提醒在农历九月雨季过后,整修道路,在十月干旱的冬季,架建桥梁。

偃师二里头遗址规模之大是远古黄河流域前所未见的,也是同期考古文化中没有的[參⁠ 94]。它坐落于广大的二里头文化区域的地理中心,可以视为夏代的一座都邑或大型城市[參⁠ 173]。已确认有一、二号两座宫殿,另在二号宫殿北墙还有第四期增修的一处同等大小的六号基址。此二处宫殿建筑群体现出中轴线的布局[參⁠ 168][參⁠ 174]。一号宫殿略呈正方形,缺东北一角,东西总宽96.2米、南北总长107米,占地总面积9585平方米。主殿堂位于夯土台基北部,坐北朝南,面阔8间、进深3间。四周由墙壁相围,内有廊庑行道,东墙有一侧房。中轴线正南面有敞开的大门,分为三个门道,北部、东部各有一侧门。二号宫殿东西宽58米,南北长72.8米,有四面围墙和东、南、西三面回廊。主体殿堂夯土台基有3米厚度。一、二号宫殿都拥有陶制的排水管道,而二号的设施保存的相对完整。管道由多节圆形陶管连接构成。每节直径在16.5至22厘米间,长52至58厘米,壁厚约2厘米,置于预先挖好的约一米深的地下土沟槽内,以防止渗水。厚达5至7厘米的石板架于沟槽、陶管之上,以防止行人压裂陶管。管道呈西高东低的趋势,通过落差将宫殿庭院内的雨水排出到院外[參⁠ 175]。宫殿区以外有纵横交错的土路、作坊以及夯土城墙[參⁠ 174]。

文化[编辑]

艺术[编辑]

夏代,社会上下开始形成阶级,艺术品亦随之分化。广众的下层人民使用的器物造型实用,纹饰简单,向朴素的审美方向发展。而上层贵族王亲垂青的礼器向着纹饰复杂、造型万变的方向演变。下层器皿纹饰以简单的几何图纹居多,或有牲畜纹、鱼纹等一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题材。上层礼器纹饰多见繁杂的云雷纹、眼纹、蛇纹、兽面纹等,题材多与鬼神相关[參⁠ 175][參⁠ 168]。河南龙山晚期文化与二里头早期文化的陶器制造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一种黑陶杯具胎片薄如蛋壳,称作“蛋壳杯”,其灰黑的光泽远看仿佛金属制成。器表还刻有花纹镂孔。二里头出土的二、三期陶器表面多施有蓝纹、绳纹或方格纹等饰纹,又偶见指甲纹、划纹、羽毛纹、圆圈纹、镂刻等几何图案[參⁠ 36]。三代只有实用器物的装饰艺术,而缺乏从纯艺术动机出发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參⁠ 168]。

音乐[编辑]

在山西夏县东下冯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的造型接近商周时期青铜礼磬的石磬

中国早在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就有乐器出现[註⁠ 200]。有关音乐在中国的起始,文献记载众说纷纭。《吕氏春秋·古乐篇》和《尚书·益稷》记载帝喾、帝舜时期便已经有多种乐器,其中一些乐器的名称古书语焉不详[參⁠ 176]。《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開[註⁠ 120]上三嬪于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髙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參⁠ 177]”,传说夏后启乘龙做客天宫,从天帝那里偷取《九歌》、《九招》、《九辨》自己享用,于是人间有了歌乐[參⁠ 18]。《吕氏春秋·音初》记载大禹在东南巡视时遇到涂山氏之女,涂山氏作“候人兮猗”歌一首[參⁠ 178],这是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情歌,一说是汉代的南音之始[參⁠ 179]。《周礼·大司乐》记载夏人为歌颂大禹治水的功劳,表演《大夏》,泛作祭祀山川的乐舞[參⁠ 180],直到战国时期还被鲁国当作宫廷舞乐演出[參⁠ 181]。《礼记·祭统》记载“八佾以舞夏[參⁠ 182]”,八人为一佾,八佾是六十四人组成的纵横相等的表演方队,按照周代的礼法只有周天子才可以用如此大型的方队[註⁠ 201],可见《大夏》等级之高。夏时期的乐器以骨、木、石、革、陶制作,种类包括摇响器、响球、笛、哨、鼓、磬、钟、铃、埙、号角等。相对周边的考古文化,二里头文化出土的乐器颇为匮乏[參⁠ 175]。1960年在偃师二里头遗址第三期层出土一件灰陶埙,空心,橄榄形,顶部有一小吹口,腰中部一侧有直径0.4厘米的音孔,据测试可发出音分为40和47的a♯、c二音[參⁠ 18]。又发现长55.5厘米、高28.5厘米、厚4.8厘米的石磬,其造型已接近商周时期的青铜礼磬[參⁠ 94]。

文学[编辑]

主条目:口头文学

夏代人民主要以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形式进行文学创作。歌谣题材多与劳动生活密切相关,而神话则用来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深奥事物。然而这些口头文学没有传流于世,在考古领域发现与夏同时期的文字材料之前,是无法更深入地研究夏代文学的。这可以称作是中国文学艺术前的艺术期[參⁠ 183]。周人崇尚夏朝文化,在方方面面仿效夏人作为。语言方面,周人认为夏朝的通用语言是“夏言”[註⁠ 202]。上古“夏”、“雅”相通,“夏言”又称作“雅言”,是周朝社会上层人士交流使用的语言,周代的《诗经》便是以雅言写作[參⁠ 184]。

技术[编辑]

冶鑄铜業是夏朝新興的重要手工業。二里头一、二期文物中出现玉製礼器,说明其已经有相当文化水平。此外制陶业在夏代可能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极为重要的行业。至于青铜器,中国已经发现了二里頭文化的铜刀。如果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夏朝时期的文化,那么这件青铜器就是夏朝时期的。夏朝人使用的工具被认为是以石器为主。《周书》记载夏桀时,昆吾氏将泥坏烧作瓦片,说明夏朝晚期的建筑已经开始使用瓦片[參⁠ 185]。

先秦文献中有关于夏官奚仲造车的记载,薛国远祖奚仲被夏后任命为车正,监管造车事务[參⁠ 186]。《史记·夏本纪》又记载大禹治水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船”说明车早在大禹时期就出现了。《左传》记载“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參⁠ 127],说夏后把车作为赏功酬劳之物发配给下官。此外,《世本》有记载“亥作服牛[註⁠ 203],相土作乘马[註⁠ 204]”[參⁠ 188],并有殷墟卜辞佐证,证明同时期的商部族亦有马车[參⁠ 141]。

筏与獨木舟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中期就已出现,夏人长期依靠黄河、伊水、洛水河畔居住,舟筏应当也是常见的渡河工具。夏代在中后期步入青铜时代,金属工具的出现提供了建造木板船的条件,应当说木板船在中国最晚出现于夏代[參⁠ 189]。东夷部落居邻黄海之滨,拥有较高的航海技术,这是河流文明的夏后氏无法攀比的领域。《论语·宪问》记载,“羿善射,奡[註⁠ 205]盪[註⁠ 206]舟[參⁠ 39]”,奡即寒浞之子浇[註⁠ 64],说他是一位善于操驾舟船的人物,而且其中的“荡”字可以说明这是一种有目的、用人力操控的航行,不再是原始的漂泊。《禹贡》道,“朝夕迎之,则遂行而上[參⁠ 97]”,记载夏人懂得利用潮汐规律作近岸航行。

天文曆法[编辑]

参见:仲康日食和夏曆

夏人可能已經掌握許多天文、曆法知識。《左传·昭公十七年》引自《尚书·夏书》道,“辰不集于房”[註⁠ 156][參⁠ 124],指太阳不在房屋的上空完整出现,这便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关于日食的记载[註⁠ 207]。《竹书纪年》载夏桀十五年时,“夜中星陨如雨[參⁠ 2]”,又是中国最早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太平御览》引《孝经钩命诀》道,“(禹時,五)星累累如貫珠[註⁠ 208],炳炳若連璧[註⁠ 209]。[參⁠ 191]”,记录夏初期曾发生罕见的金、木、水、火、土“五星聚”的天文现象[註⁠ 210]。夏朝晚期的三位君主,胤甲(廑)、孔甲、履癸(桀),都以天干为名,这种做法近似商朝君王的命名方式,如若实为夏时称谓而非殷周人附会的别名,则可以说明干支纪日法在夏晚期已经出现[參⁠ 36]。根据《竹书纪年》,夏商更替之际,谈到了“黄色的青蛙、昏暗的调养、三个太阳、七月结霜和五谷凋零”等奇异现象。

《论语》中孔子主张“行夏之时”[參⁠ 193],至今中国传统農曆还有别名“夏曆”,这些迹象可以说明夏时为农业生产需要,结合积累的天文知识编成简单的曆法。“夏曆”在《诗经》、《左传》、《竹书纪年》等先秦文献中都有记载,至少在周初的唐国(即晋国)境内通用。《大戴礼记》引述的一篇《夏小正》,其经文部分文句简奥,不似东周文风,最迟成书于春秋早期,是中國最早的曆書,对各个月份的物候、气候、星象信息做了简单的記錄。《夏小正》根据月球的盈亏将一年分作十二个月,但没有五年置二闰月的迹象,亦无四季的分别。在五月记载“时有养日”,在十月记载“时有养夜”[參⁠ 167],《左传》注解“养者长也”,说明《夏小正》的五月份里有白昼最长的一天(即夏至),十月份里有黑夜最长的一天(即冬至),然而华北平原的冬至应在十一月而非十月,说明这种曆法尚不准确,制成年代比较原始[參⁠ 34]。

宗教[编辑]

二里头遗址三期三处无圹墓,骨架有捆绑挣扎迹象,表明可能是人祭

参见:祭祀、人祭和占卜

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即便在风调雨顺的季节也无法完全避免糧食不足的危機,对此人民感到无能为力,设法通过超越自然的力量达到支配自然的愿望以保证丰收,因而牺牲人畜来讨好天神,试图利用祭祀活动摆脱自然世界对人类生存施加的压力。人祭在中国黄河流域最早见于上游的齊家文化,当时多为夫死妻殉,而后又发展成奴仆殉葬,认为妻妾仆人的灵魂可以在死后的世界里服侍主人[參⁠ 194]。二里头文化也有人祭的迹象,但规模远小于商朝数以百计的祭祀数量。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分为有圹墓和无圹墓二种。以有圹单人土墓为多数,葬人仰身直肢,陪葬现象较少[參⁠ 175]。此外还有少数的无圹墓,没有随葬品,多见于灰坑附近,偶有碎陶片,甚至有的与牲畜同葬,可见葬人社会地位之低下,生前可能是罪人、战俘或奴隶。许多无圹墓葬人呈现非正常死亡的迹象。葬人身体姿态极不自然,有双手交叉举过头顶、置于胸前或反折于背后等死前被捆绑的迹象,甚至还有一些颅骨破裂,身首分离。可能是夏时期人祭、人殉的证据[參⁠ 194]。除祭人、祭田,夏代还有祭房的祭祀活动。二里头遗址三期一号宫殿四周有几处祭祀坑,发现狗、猪等兽骨[註⁠ 211]。还有五座墓葬点缀于庭院和廊庑区,葬人皆为非正常死亡,无随葬物品,墓穴狭窄,打破宫殿基址,无法确定是奠基祭祀还是落成祭祀[參⁠ 196]。

远古人民在烘烤兽肉时发现骨头炸裂的现象,炸出的裂纹痕形万变,颇为深奥,引起古人的注意,其后在狩猎、战争等活动中取得圆满结果时,人们便开始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把它视为神灵对事物的前兆预言,作为知识积累下来,称作占卜。因其步骤复杂、知识繁奥,部落内有专司占卜的巫师,垄断卜骨的解读权。黄河流域在龙山文化时期开始兴盛占卜[參⁠ 194]。《左传》记载夏朝有占卜官吏[參⁠ 197]。二里头文化全四期都有出土牛、羊、猪肩胛卜骨。这些卜骨只在背面烧灼,不钻不凿,未刻字,较殷墟卜辞更为原始[參⁠ 175]。

《尚书·甘誓》: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这说明夏代已有“天命”的观念。

学术争议[编辑]

“夏文化”即古文献中的中原夏后氏世袭政权,区别于在同时期存在的其他中原部落文化或“夏时期文化”。“夏时期文化”根据较准确的碳-14定年法毋庸置疑,例如二里頭文化,根據碳-14定年法,遺址的年代相當於夏時期,故此可以肯定“夏時期文化”的存在。但在没有从考古遗址中发掘出与夏时期相当的确切的古文字之前,尚无法肯定地将其与先秦古文献中的夏后氏联系在一起,也无法有说服力地证明夏后氏和夏朝的存在[參⁠ 34]。

目前並未找到夏朝同時期或商代关于夏人、夏后氏的記載,目前出土的甲骨文中,雖已有夏這個字,但目前沒有發現提到夏朝,也沒有提到殷商滅夏的事[參⁠ 198]。最早的传世文献記載出現於西周。《逸周书·度邑》云:“自雒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參⁠ 199]”《论语》中也有“殷因於夏礼,周因於殷礼[參⁠ 200]”的句子,《竹書紀年》与《史记·夏本纪》等历史文献亦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夏朝的纪年与世系。因此传统上,中国的学术界对夏朝的存在一直坚信不疑。

20世纪初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掀起了古史辨运动。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结合西方近代史学的科学思辨方法检讨中国传统史学[參⁠ 201]。一些野史给大禹赋上了神的特征,《繹史》记载四千多年前的太古时期有位名称“大禹”的神仙,是女娲氏的十九代孙,活存三百六十岁,尧时有位治水贤臣,尧评价他的功劳好比太古的“大禹”神,所以赐名他为“禹”[參⁠ 202]。文献记载的一些远古人物的年岁往往高达百余岁,这不会是一个人的年岁,更可能是古代邦国部落的兴存年岁[參⁠ 171]。顾颉刚根据《说文解字》“禹,虫也。从禸,象形”的记载,认为禹可能是九鼎上铸刻的虫型纹,代表一种似蛇似龙之蜥蜴类的动物,因呈敷土爬行的姿态,所以被后人视为开辟道路、开辟九州的神奇人物[參⁠ 203][參⁠ 204]。鲁迅又在《故事新编·理水》故事中将这种似虫的动物改成一种蠕虫的概念。民国大陆时期出现了“大禹是条虫”的说法,顾颉刚最终放弃了这则假说[參⁠ 205][參⁠ 206]。

先秦文献中关于羿生存的年代的记载并不固定,最早在尧时,最晚在周幽王时。在西汉初年的文献中才成为“因夏民以代夏政”的夏王[參⁠ 207]。“后羿”可能是东夷族首领的称呼,“十日并出”、“后羿射日”可能是东夷族的神话传说,而后羿代夏故事的原型可能取材于商朝中期商部落与东夷部落的战争史[參⁠ 208]。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的这段历史处于夏后氏建国初期,很难想象在第二代君主执权时就出现了失国的情况[參⁠ 209]。崔述质疑这段历史的真实性,他认为上古质朴,夏后多以单字命名,唯有太康、中康、少康三者均名“康”[註⁠ 212],这种祖孙(中康、少康)同名,甚至是兄弟(太康、中康)同名的现象尤为奇怪,不似名而更似号,可三者的兴贤作为又相互迥异。此三君可能原名为天干“庚”,为避讳而更作“康”,与夏朝后期的“胤甲”、“孔甲”、“履癸”一样,近似商王以天干为帝名的做法,可能是商周时期编造出的人物[參⁠ 209]。顾颉刚认为自从孟子称赞“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后,儒家书籍关于启的记载便转贬为褒,还编出众臣不朝觐益而拥护启的故事来解释家天下的大变革。启的性质从而被分化,优点保留在启,缺点全归到太康一人身上[參⁠ 210]。戴震认为其实并没有太康这个人,可能是后人混淆《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參⁠ 211]”的记载,误连读作“夏康”造成的[參⁠ 212]。另一种解释说夏朝太康、中康、相、少康四君的世系源于殷商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四位先公[註⁠ 213],其历史又取材自商朝中期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的历史[參⁠ 208]。商代中期,因受到东夷族的军事威胁,商王太戊被迫放弃经营了近二百年的都城亳,其后四王屡迁都邑,至祖乙迁邢后才得以复兴。周人认为己与夏部落有缘,自称“有夏”,又认为商部落属于东夷系統,所以将商部落中期的复兴史移花接木地写成夏朝中兴史,刻意体现夷夏矛盾的渊源之久远,如此理证周灭商的行为[參⁠ 208]。

更有观点认为夏史或有较多的夸大成分,許多和商朝的歷史相似,或完全由周人杜撰而成[參⁠ 209]。而《尚书·多士》记载周人训诰商族遗民“殷革夏命[參⁠ 216]”,若是周人毫无根据地编造,商部落遗民是根本不可能信服的,周族的统治者也不会用它来训诰商民,夏的存在与殷商灭夏的历史应是确切的[參⁠ 208]。西周初期便有“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參⁠ 217]”与“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參⁠ 218]”等文献叙述足以证明西周人认为周前有殷、殷前有夏,夏灭于殷亦可作为周灭殷的前车之鉴。秦始皇帝焚书坑儒,大量先秦典籍失傳,然而,成书于西汉的《夏本纪》与近四百年后出土的战国时人写的《竹書紀年》大致吻合,说明司馬遷作《夏本纪》應有所根据,且今人熟知的一些夏朝的历史故事成形较早[參⁠ 34],但未能就此判定司馬遷或許只是參考了内容近似竹書紀年的其他的周代文獻。

奴隶社会[编辑]

主条目:奴隶社会

根据马克思历史理论,夏、商、周三代被定性为奴隶社会,此观点争论较多。奴隶社会以社会下层的广大奴隶群众为主要生产角色,然而就传统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掘工作并没有发现中国上古时期广泛实行奴隶制度的迹象[參⁠ 12]。卡尔·马克思总结古希腊、古罗马和古日耳曼民族的社会历史提论,原始社会的原生形态在向文明迈进时,衍变为次生形态,奴隶或农奴制度取代原始的氏族公社,他认为原始氏族制度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古代的中国,氏族制度并没有消失,而它在很长的时期内顽强的保存着。在国家的萌芽期,原始的氏族公社制度无法承载对广大区域进行有效管理的任务,从而衍变为一种氏族封建的世袭制度。又在西周时期衍变为宗法封建制度[參⁠ 219]。有效的施行奴隶制度需要一个完善的中央集权体系和一个强大的军事势力,这是夏代不具备的。中国在三代时期曾施行过小规模的奴隶制度,但始终没有达到西方文明的规模。在古希腊的城邦里奴隶人口普遍超逾自由人口,奴隶人口占古罗马意大利半岛总人口的四成以上。三代社会的主体分别是“众人”和“庶人”,尽管社会地位低下,他们还是有家有户的平民,其生产作物通过“贡”、“助”、“彻”赋交于上,而不是奴隶制下的无偿掠夺[參⁠ 195]。真正的奴隶只是比例占少数的罪人和战俘,他们并没有取代庶民主体成为三代社会的主要劳动力,而更多的是用于人祭[參⁠ 220]。

考古研究[编辑]

参见: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

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布图集中于豫西伊洛嵩地与晋南汾河下游二处洛阳地区历代都邑分布图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地基图复原图

文献中对夏朝的记载虽然丰富,但因年代久远,在考古学方面一直没有多少突破,又因始终未能找到同时代的文字记载而被学界质疑。自1959年夏,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领小组开始在河南省中西部、山西省南部一带开展“夏墟”的调查[參⁠ 221]。1953年,在河南登封市唐庄乡花玉村发现了一处遗址,这便是1960年定名为二里頭文化的首处遗址。随后,又在豫中西、晋南地区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村、巩义稍柴村、登封告成镇、汝州临汝镇煤山街道、山西运城夏县东下冯村等多处类型相似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其中,因河南偃师二里头村的遗址最为丰富、典型,故得其名。二里头文化有以豫西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和以晋南东下冯遗址(山西运城夏县东下冯村)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此外又有观点认为汝州临汝镇煤山街道的煤山遗址归属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特别类型——煤山类型。这些遗址的地点分布均符合文献中记载夏人活动的区域,其地层年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商代早期的二里岗文化[註⁠ 214]缺环之间的五百余年。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四个文化在黄河中游区域呈现出文化叠压的现象。二里头文化叠压在商文化之下,龙山、仰韶文化之上。夏朝在文献中的年代概念便是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转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期。依碳-14放射性定年法,二里头文化被定于约前2395年至前1625年间[參⁠ 12]。二里头文化可分为四期[註⁠ 215],其中第三期内涵尤其丰富[參⁠ 223]。第一期的绝对年代测定为前1620±95年(树轮校正作前2080年—前1690年),以平底夹砂黑陶和泥质黑陶为典型陶器,另有少量灰陶,纹饰以篮纹为主。一期的盆罐物品造型类似河南龙山晚期遗址出土物品。第二期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为次,细绳纹居多,篮纹减少。三、四期以夹砂灰陶、泥质灰陶为多,罕见黑陶,粗绳纹首次出现,绳纹几乎全面代替蓝纹。其绝对年代测定为前1245±90年(树轮校正:前1590年—前1300年),与早商相当。一二期与三四期差异显著。铜器在第三期首次出现,说明二里头三、四期文化已步入青铜时代。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四期层已出土青铜器百余件,一二期则无一件,甚至连红铜渣都未见到。若认定二里头一二期为夏文化,《墨子》、《左传》等写道夏人“铸鼎于昆吾”、“铸鼎象物”等记载未必可信[註⁠ 216]。从出土文物的特征看,一二期近似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煤山遗址类型,三四期更接近早商二里岗文化洛达庙期。

学者们至今还对此四期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是否归属夏文化持有分歧。主要观点有以下十四种[參⁠ 25][參⁠ 34][參⁠ 94][參⁠ 224]:

仰韶文化便是夏文化[註⁠ 217]。

(典型)龙山文化是夏文化。

灰陶文化是夏文化。

齊家文化是夏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是夏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頭文化一期是夏文化[註⁠ 218]。

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三、四期属于早商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全四期属于夏文化。

二里头一至三期属夏文化,四期则属早商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一至三期属夏文化,四期则属早商文化。

东下冯类型与陶寺类型文化是夏文化[參⁠ 230][參⁠ 231][參⁠ 232][參⁠ 233]。

良渚文化是夏文化[參⁠ 234]。

二里头四期全属夏文化,而河南龙山文化不属于夏文化[註⁠ 219]。

目前尚未发现夏墟,二里头文化实际是夏时期的早商、先商文化。

仰韶即夏和龙山即夏论点在1950、60年代有了新的考古发现之后未再提出。1960年代随着多处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各分层的归属问题开始浮现,或认为是早商文化、先商文化,或认为是夏文化、夏时期文化。其中以郑州洛达庙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晚期文化的洛达庙类型一度被划归早商文化,随后东干沟、七里铺、灰嘴等遗址亦被划归早商文化。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二里头文化是早商文化,而偃师二里头遗址则是汤都西亳。学者们于1977年的登封讨论会上就王城岗、二里头、东下冯三处遗址对二里头文化的归属作出总结。定性“夏文化”为夏王朝时期活动于黄河中下游的夏部族的考古文化遗存,并据此提出四种观点:二里头全四期为夏文化;二里头一二期为夏文化、三四期为早商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一二期为夏文化、三四期为早商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全四期为夏文化。前两种观点为主流,而多种观点一致认为二里头文化一二期属夏文化[參⁠ 237]。王玉哲、晁福林等学者认为观点⑦最有说服力,认为一二期与三四期分别属于两个不同部族的文化,而其他观点无法解释第二期与第三期文物特征出现的明显差异[參⁠ 235]。斟酌出土文物的绝对年代可以看出一二期基本处于文献记载的夏朝中晚期,而三四期已跨入到商朝早期。分析文物特征,第三期文物出现两种文化因素并存的现象,此时期偃师地区的政治、文化发生过大变革,一种观点以史籍记载的成汤灭夏作为解释。认为二里头文化全四期属夏文化的学者把二里头文化看作区别于河南龙山文化与二里岗早商文化的独特文化。全四期的文化面貌是一脉相承的。二三期间的变革是一种渐变,不是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突变,偃师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在第三期才升为都邑,所以兴建城郭。绝对年代跨入早商的第四期被解释作夏文化在商初的遗留[參⁠ 222][參⁠ 238][參⁠ 239][參⁠ 240]。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在中国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且二里头的第一期不是最早的夏文化,又普遍认为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斟鄩[參⁠ 94]。

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根据地域分作晋南三里桥、豫西王湾、豫东王油坊、豫北大寒四种类型,其中豫西王湾类型直接叠压在二里头一、二期文化遗址之下,二者的文化内涵之联系十分密切,二里头一、二期应系由龙山文化王湾类型直接发展而来。杜金鹏认为在二里头二期文化晚期,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远距离迁徙,其后的三、四期较前二期分布更广,二里头后期文化的传播地点又与桀奔南巢、桀子迁北的记载吻合,非事出偶然,应与夏商之际夏人的迁徙相关[參⁠ 241]。二里头一期的文化面貌不同于后三期,一期本身持续时间不长,夏文化应该还包括相似的河南或中原的龙山文化晚期,其中豫西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址[註⁠ 220]主要分布于洛阳平原,与二里头一期文化遗址的分布相符,二者的考古学年代总跨约四百八十年左右,与《竹书纪年》记载夏积年四百七十一年相近[參⁠ 229]。1980年代初,孙华等认为河南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之间尚有约百年的缺环,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文化特征仍然处于原始氏族部落阶段,并没有国家形成的迹象,可能只有豫西类型的其中一种属于夏部族的先夏文化。二里岗文化下层是二里头文化四期的衍生文化,是属于继夏兴起的早商文化,只有其前的二里头文化一至三期属于夏文化[參⁠ 242][參⁠ 243]。1980年代中后期,在河南新密市发现新砦遗址,随后又在附近发现类型相似的遗址,从而弥补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期之间的文化空白,被称作二里头文化的新砦期,其下又分作早晚二期,使得二里头文化的分期增加至六期。新砦期文化的文化遗存的特征介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之间,沿袭关系非常明显,是二者的文化过渡期[參⁠ 244]。1983年发现的偃师商城始建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距离二里头遗址仅6公里,可以算是夏衰商兴的表现,所以夏商的分界线应当在三、四期之间,前三期与新砦期属于夏文化,而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王城岗遗址可能是最早的夏文化的遗存[參⁠ 245]。

分布于燕山南北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在陶器制作方面与二里头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疑是夏代的方国文明。而山东的岳石文化与二里头、二里岗文化截然不同,一般认为属于东夷文化[參⁠ 246]。一般认为分布于濮水、漳水流域的下七垣文化是先商的遗存,二里岗文化是早商的遗存[參⁠ 222][參⁠ 247]。

夏代文字[编辑]

偃师二里头遗址三期陶纹汇集

参见:陶纹

据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文字始于黄帝時期的倉頡造字,但根据考古学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為盘庚遷殷後的商朝文字,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墟的甲骨文字是一套发达的文字表述系统,至今发现有五千余字,其中解读约三分之一。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成字年代理应较早,甲骨文字前必有一套更为原始的文字表述系统,只是目前尚未发现。中国境内在新石器时期就有绘刻于陶器上的陶纹[註⁠ 221]出现。这种纹饰的形状有许多类似后期的文字,疑是象形文字的原始雏形。一些陶罐器皿表面绘刻“一”、“二”、“三”、“Ⅿ”、“×”、“个”、“十”、“∧”等简单数字符号,可能用于标示罐器容量。二里头遗址发现陶纹符号二十四种,或许是一种原始文字[註⁠ 222][參⁠ 248]。由于这些陶纹多以简单的字符出现,没有构成语句,所以无法肯定它是用来表示語素的正统文字。学者徐中舒甚至反对将这些符号视为文字,指出夏朝更多使用的是结绳、刻木记事。

《左传·哀公十八年》引自《尚书·夏书》记载“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參⁠ 197]”,讲述夏后有专司占卜卜筮的官员——官占。占卜时,先由官占发布命龟之辞,向天神表达祈求的意愿,而后再用龟甲进行卜筮,描述的做法近似晚商殷人的习惯,若这段记载属实,那么夏人可能有过类似殷人《卜辞》的甲骨文字[參⁠ 12]。然而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卜骨只灼不刻,尚未发现类似殷墟卜辞的文字迹象。徐中舒认为汉文字滥觞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其后被殷商继承,而黄河中游的夏文化并没有同时期使用的文字,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卜骨上没有发现文字便是默证[參⁠ 249]。

《史记》乃西汉作品,其中记述最早的夏殷二朝在其成书年代,已覆亡逾千年。太史公司马迁称商朝为“殷”,但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殷”字出现的次数不是很多,而殷人自称“大邑商”却很频繁[註⁠ 223],“殷”可能是商的诸侯国和方国根据商朝最后的都城所在地而附上的他称,而“夏”则应为周人附称。太史公引用的文献应当也是周人所作。现夏人的自称已佚,亦不明殷人是否另外附予夏人他称,在卜辞的记载中可能使用了别称称呼夏族。

洪水传说[编辑]

主条目:大洪水

从吉尔伽美什到诺亚方舟,大洪水是世界诸多民族远古传说中共有的成分。鲧禹治水是洪水传说的中国版本,整个治水过程改变了黄河中下游文明的格局,为中国进入国家文明提供了契机与条件[參⁠ 251]。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至前22世纪,北半球气候大幅降温。文献记载舜派禹伐三苗时,“夏有冰……五谷变化”,气候异常。前22、前21世纪交替时,气候突变,普遍转暖,游牧文明逐渐转向定居的农业生产[參⁠ 252]。温度上升加速了冰川的融化,北半球许多河流的中下游聚居区域发生洪灾[註⁠ 224]。根据地质学研究,黄河在公元前2050±150年有过一次大变道,由东流(山东入海)转为北流(河北、天津入海)[參⁠ 253][參⁠ 254]。这次洪水泛滥影响到中下游诸多互不相干的氏族部落,治水需要一个诸族听命的中央权力来指导,于是鲧、禹被举荐。他们来自洪水影响相对小的中游地区。治水成功后,夏后氏不仅没有放弃非常时期授予的权力,反而集中权力建立王朝[參⁠ 255]。这次洪水可能延续了一、二百年,居于下游的商部族首领冥,在夏朝中期[註⁠ 225]还曾在治水过程中丧命。豫西、晋南的河南龙山文化在二里頭文化中得到了延续,而洪水前兴盛的山东龙山文化在此时衰落,甚至出现文化倒退[參⁠ 34]。史前洪水发生的真实性从侧面证实了夏朝前夕的历史,同时也揭露了鲧禹治水记载中的一些可疑之处。文献归结鲧治水的失败在于堙障,而禹的成功在于疏导,但是堵障洪水是一贯的抗洪举措,不至于使鲧被殛死。屈原质疑,“洪泉极深,何以窴[註⁠ 226]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參⁠ 57]”,无解大禹是如何制服洪水的。疏通九川,开辟九州等浩大工程非人力所及,这种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即便在现代也难以控制,很难相信禹是仅靠疏导河流制服洪水的。大禹在位时,气候好转,季风降雨正常化,植被恢复,各大河流完成改道,洪灾自然也随着气候的改善而减少,这可能更接近于事实[參⁠ 253]。

2016年7月「科學」期刊(Science)刊登論文,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吳慶龍和普渡大學教授葛蘭傑聯合研究,表明公元前1920年左右青海省地區有過大地震引發的山崩,之後堰塞湖阻斷黃河,幾個月後積水滿溢時潰堤,導致大洪水,為禍下游2000公里,洪水高出現代河水位達38公尺。所以大禹年代大洪水是可能存在的,只是年代後推並非是一般認知的五六千年以上而是四千年左右為大禹時代,那時若有一人帶領眾人疏導河水求取生路,最後取得政治領導權是有可能的[參⁠ 256]。而所謂的疏導可能也並非神話誇大的改道黃河或大支流,而是在當時有限人口的居住區周圍開導水的溝渠網。

君主[编辑]

主条目:夏朝君主列表和夏朝君主世系图

注解[编辑]

註:

^ 1.0 1.1 关于夏朝的积年问题,主要有五说。一说470年,即“古本竹书纪年体系”,此为多数观点。又说431年、432年,即“今本竹书纪年体系”或“儒家体系”,此为第二大观点。三说440年[參⁠ 5]。四说458、459年[參⁠ 6]。五说483年[參⁠ 7]。首两种说法分歧在于羿和寒浞夺权的四十年“无王”时期是否算入夏之积年[參⁠ 8]。又有解释说前者是以禹代舜帝算起的,而后者则以夏禹元年算起。[參⁠ 9]

^ 2.0 2.1 《古本竹书纪年》,“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年。起壬子,终壬戌[參⁠ 2][參⁠ 3]。

^ 关于夏代兴亡年代的推算有多种说法。由夏商周断代工程发布的《夏商周年表》中拟定为前2070年-前1600年,存在约470年左右[參⁠ 1];《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夏朝国祚四百七十载[註⁠ 1],推算为前1989年-前1559年[註⁠ 2]

^ 依《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夏》第一章明言夏人商人周人三者「是由氏族、部落、部落聯盟形成發展而來的宗族」,又據《中國傳統「族群觀」與先秦文獻「族」字使用淺析》一文分析,在《尚書》代表的周代以前的文獻中,「夏」並不是代表中原文明人群的泛指,而「夷」字也尚未成為「蠻夷」的泛指,當時「夷夏之辨」並沒有成為普遍的觀念。而周代的的「夷夏之辨」乃是根據文化傳統把「天下」的人群分做兩大類的區分,而不是一個「多種類」(甲族、乙族、丙族等)平行並存的分類框架,若以中原地區為文化中心來看,「夷夏之辨」表現的僅僅是「教化之內」和「教化之外」的區別,並不是什麼依據血緣、體質、語言的差別而固定不變的「民族」差別。故夏并非民族,而是部落或部族。

^ 5.0 5.1 一说十三世、十六王,分歧在于定位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支持前说者认为史书记载舜逝,禹服丧三年后称帝。支持后说者称启招飨周边部落首领于钧台,标志着通过世袭获得权位的夏后启从而称霸中原,是为中国世袭王朝的开端,故夏朝始于启。《帝王世紀》载十九王,纳入羿与寒浞。

^ 6.0 6.1 繁:「皋陶」,简:「皋陶」,拼音:Gāoyáo,注音:ㄍㄠ ㄧㄠˊ,音同「高遥」。

^ 关于“蛮夷滑夏”的解释有二说:一说“滑夏”即“华夏”,且“蛮夷”对应“滑夏”,二者在尧舜时期皆被中原视为外族蛮人,如同“寇贼奸宄”一般。“华夏”一词只在夏朝建立之后才转贬为褒;另说“滑”字是动词,侵乱之义,远古时期夏氏族与蛮夷氏族杂居,所以蛮夷乱夏,“寇贼奸宄”无恶不作。

^ “华”、“夏”二字今日在吴语等方言中读音相同,语言学家拟定二字古时同音同义。“夏”字最早出现于《尚书·尧典》:“帝曰:‘皋陶[註⁠ 6]蛮夷滑夏,寇贼奸宄[註⁠ 7],汝作士。’”[參⁠ 10]

^ 氏族分封制度,争议见“奴隶社会”一节与封建社会。注意此处并非指中国大陆所称之封建王朝。

^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晋南、豫西黄河中下流域出土的文物。

^ “夏”是夏季的會意字。[參⁠ 21][參⁠ 22][參⁠ 23]殷墟卜辞中有从「日」从「頁」作「暊」(突出頭的人形,故可以代指人[參⁠ 22])的“夏”字甲骨文(、),商代金文文暊父丁簋的「夏」也从「日」从「頁」(),[參⁠ 23]會一人在太陽下,舉頭見日,天氣炎熱的之意,[參⁠ 21][參⁠ 22][參⁠ 23]本義是夏季。[參⁠ 22][參⁠ 23]西周文字「夏」所從「頁」的側視人形「人」加右手象形「又」和足象形「止」增繁,側視人形「人」繁體常寫出手足。「夏」的「止」或訛作「女」(西周晚期伯夏父鼎金文、戰國中期鄂君啓舟節金文、戰國曾侯乙墓楚簡)。[參⁠ 21][參⁠ 23][參⁠ 24]春秋秦文字開始省去意符「日」,[參⁠ 23]在有人手像形「又」的「夏」基礎上再加上了雙手像形「」作「夓」(春秋中期秦公簋金文、戰國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參⁠ 23]到戰國秦文字「夏」又常省去「夏」所從「頁」的「人」作「」(戰國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書同文廢除了六國文字不合秦文字的異體,仍保留意符「日」的異體就此不見。漢代隸書再省去「」,[參⁠ 22]今「夏」字就此形成。

^ 一作有南氏。[參⁠ 25]

^ 一作“弗氏”。

^ 另作斟戈氏、斟观氏。

^ 繁:「陽翟」,简:「阳翟」,拼音:Yángzhái,注音:ㄧㄤˊ ㄓㄞˊ,音同「羊宅」。

^ 颛顼为昌意之子,昌意乃黄帝之子。

^ 一说鲧为颛顼五世孙。皇甫谧撰《帝王世紀》以及《世本·帝系》都认为鲧是颛顼之子,但《汉书·律历志》记载“《帝系》颛顼五代而生鲧”,司马贞《史記索隱》认为《汉书》的说法较为可信。[參⁠ 27][參⁠ 28][參⁠ 29]

^ 早期文獻僅言「西夷人」。又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按《孟子注疏》解釋孟子之所以說是舜是東夷人,是「以其地在東方,故曰東夷之人」,同樣也是因為周文王「其地在西,故曰西夷之人........孟子言自舜帝所居終始之地與文王所居終始之地有千里以外之逺,自舜所生之世文王所生之世相後有千二百歳之久,其皆得志行政於中國以致治如合其符節有周而無異,一為先聖於前一為後聖在後,其所揆度則一而無二也,以其同也揆度也,注生始至東夷之人也。」即只是因為舜地處中原以東、周文王地處中原以西,才稱其為東夷人(東方人)、西夷人(西方人)。

^ 大禹故里说文献考辨

^ 繁:「鯀」,简:「鲧」,拼音:Gǔn,注音:ㄍㄨㄣˇ,音同「滚」。

^ 21.0 21.1 繁:「崇」,简:「崇」,拼音:Sōng,注音:ㄙㄨㄥ,音同「嵩」[參⁠ 33],另作“崇山”、“有崇”。[參⁠ 34]

^ 嵩山古名“崇山”,又名“嵩高”、“崇高”、“狄山”、“崧山”、“嵩高山”、“崇高山”等。[參⁠ 35]

^ 一说被流放羽山,其后不久死去。[參⁠ 25]

^ 24.0 24.1 其地望有四说[參⁠ 41],相传即今安徽蚌埠怀远县境内的涂山[參⁠ 42],另一说为河南洛阳嵩县境内的三涂山[參⁠ 43][參⁠ 44],三说浙江杭州萧山区之北的余山[參⁠ 45][參⁠ 46],四说重庆境内涂山。[參⁠ 47]

^ 当时中原部落与三苗斗争频繁。

^ 繁:「會稽」,简:「会稽」,拼音:Kuàijī,注音:ㄎㄨㄞˋ ㄐㄧ,音同「快机」,一说按照当地吴音读作:拼音:Guìjī,注音:ㄍㄨㄟˋ ㄐㄧ,音同「桂机」,取“会集”之意。

^ 相传今浙江绍兴附近。[參⁠ 46]

^ 另作“伯益”、“大费”、“伯翳”、“柏翳”。一说为皋陶之子。

^ “不归益而归启。”[參⁠ 49]

^ “益干啟位,啟殺之。”[參⁠ 50]

^ “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參⁠ 51]

^ 即“家国”,视天下为家中私有。

^ 33.0 33.1 33.2 33.3 有扈氏与“甘”的如今位置不详,其地自古便无定说。主流说法認為扈地在陕西关中平原東部一带,举出具体位置在今西安户县

^ 繁:「鄠」,简:「鄠」,拼音:Hù,注音:ㄏㄨˋ,音同「户」。

^ 旧名“鄠县”。[註⁠ 34]

^ 最早提及有扈氏与夏后氏战斗的史书记载见于《尚书·甘誓》,然而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夏王”是哪一位。往后文献中记述不一,或禹[參⁠ 54]或启[參⁠ 55]。可能古人将“甘誓”与“禹誓”画等,又可能禹、启二世都曾征讨过有扈氏。[參⁠ 56]

^ “牧竖”,牧畜的奴隶。

^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參⁠ 57]

^ 上古至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在追述夏商君主时多以“后”称呼。以“夏后氏”代称现今所谓的“夏朝”,而寡见“有夏氏”

^ 即“夏氏”。上古时期的人名、氏名、姓名、族名等多为单字名,而后人更习惯双字名,所以在前面添加“有”字作为助词,“有”字并无实际意义。[參⁠ 58]

^ 此外,周人崇尚夏朝,认为与夏有缘,自称“有夏”,这并非夏后称呼。

^ “夏”、“下”二字上古“胡雅切,古音在五部”[參⁠ 59],拟为*ha。[參⁠ 60]

^ “居”在上古有二字:()含义为抚育、生育,同“毓”,中古义为畜养、储存(例《汉书·张汤传》:“居物致富”);()含义为坐、居住、停留、占有,此为今义。[參⁠ 34]

^ 另作“夏台”、“大台”。

^ 45.0 45.1 相传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南。[參⁠ 52]

^ 今具体位置不详。

^ 一作“《九韶》”。

^ “昆弟五人号五观。”[參⁠ 63]

^ 《墨子》所云“武观”疑是书名,不是人名。《史记·夏本纪》载启有“五子”,太康失國时曾在洛河北岸随同长兄太康,作《五子之歌》以表悔改之志。汉人又谓“五子”号“五观”[註⁠ 48],疑是后人将《墨子》中的“武观”与“五观”、“五子”联系到一起的结果。[參⁠ 64]

^ 繁:「羿」,简:「羿」,拼音:Yì,注音:ㄧˋ,音同「易」。

^ 其人名“羿”,尊称“后羿”,这个“后”对应夏后之“后”,是部落联盟首领的尊贵称号。别于唐尧时期被神话的后羿。

^ 52.0 52.1 繁:「鉏」,简:「」,拼音:Xú,注音:ㄒㄩˊ,音同「徐」。

^ 相传今河南洛阳之南。

^ 一作有穹。

^ “因夏民以代夏政。”[參⁠ 67]

^ 56.0 56.1 56.2 繁:「斟鄩」,简:「斟、斟寻」,拼音:Zhēnxún,注音:ㄓㄣ ㄒㄩㄣˊ,音同「真寻」。

^ 一作“胤侯”。

^ 残见于《尚书·夏书·胤征》,原文已失传。

^ “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胤往征之,作胤征”。[參⁠ 26]

^ 统称“二斟”。

^ 繁:「寒浞」,简:「寒浞」,拼音:Hánzhuó,注音:ㄏㄢˊ ㄓㄨㄛˊ,音同「含浊」。

^ 一说被封作相。[參⁠ 4]

^ 繁:「豷」,简:「豷」,拼音:Yì,注音:ㄧˋ,音同「易」。

^ 64.0 64.1 浇又名奡。

^ 豫中地区。

^ 相传今山东烟台莱州西北。

^ 一说妃子。

^ 繁:「緡」,简:「缗」,拼音:Hūn,注音:ㄏㄨㄣ,音同「婚」。

^ 一作“后缗”。

^ 一作“有任氏”,上古“任”、“仍”通假。

^ 相传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參⁠ 36][參⁠ 52]。另说今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參⁠ 34]

^ 太康、中康、少康均名“康”,但为了不混淆,後人加注了辈分。[參⁠ 34]

^ 掌管畜牧的职位。

^ 掌管饮食的职位。

^ 75.0 75.1 75.2 一作“伯思”。

^ 统称“二姚”。[參⁠ 68]

^ 杜预注解:“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

^ 78.0 78.1 “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參⁠ 68]

^ 79.0 79.1 79.2 “纶”又作“纶邑”。

^ 相传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西。[參⁠ 25]

^ 81.0 81.1 81.2 相传今山东德州附近。[參⁠ 4]

^ 一作“伯靡”。

^ 繁:「杼」,简:「杼」,拼音:Zhù,注音:ㄓㄨˋ,音同「注」。

^ 一说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

^ 相传今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陈留镇。

^ 繁:「不降」,简:「不降」,拼音:Bújiàng,注音:ㄅㄨˊ ㄐㄧㄤˋ。

^ “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參⁠ 71]

^ 繁:「扃」,简:「扃」,拼音:Jiōng,注音:ㄐㄩㄥ。

^ 繁:「廑」,简:「廑」,拼音:Jǐn,注音:ㄐㄧㄣˇ,音同「紧」,注音另作:拼音:Jìn,注音:ㄐㄧㄣˋ,音同「晉」。

^ “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參⁠ 26]

^ “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參⁠ 72]

^ 繁:「皋」,简:「皋」,拼音:Gāo,注音:ㄍㄠ,音同「高」。

^ 繁:「發」,简:「发」,拼音:Fā,注音:ㄈㄚ。

^ 94.0 94.1 四马、驷、驷马。

^ 一作“有喜氏”,喜姓,是黃帝後裔,按《国语·晋语四》,黃帝十二姓,其中有僖姓,所以有施氏是黃帝後裔[參⁠ 30]。

^ “有施氏以妹喜女焉。”[參⁠ 74]

^ “後桀伐岷山,岷山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無子,刻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而棄其元妃於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與伊尹交,遂以間夏。”[參⁠ 2]

^ 98.0 98.1 「缗」,拼音:hūn,注音:ㄏㄨㄣ,音同「婚」。

^ 少昊的后裔。

^ 一作钧台。

^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參⁠ 75]

^ 102.0 102.1 今豫北。

^ 103.0 103.1 相传今河南濮阳范县。

^ 104.0 104.1 相传今河南许昌。

^ 105.0 105.1 统称“三蘖”。[參⁠ 12][參⁠ 77]

^ 一说今河南省中部,一说今山西省运城市安邑。

^ 一作鬲山,相传今安徽黄山徽州区鬲山。

^ 相传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

^ 一说今河南郑州商城遗址,一说今河南偃师商城遗址。(详见亳)[參⁠ 34]

^ 傅斯年根据《荀子·儒效篇第八》的记载,“君子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參⁠ 79],猜测夏部落后裔直至战国时期仍多居中原豫地。[參⁠ 80]

^ 具体守陵起始年代不详。“大禹陵”碑亭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绍兴知府南大吉命张明道重摹碑文,于1979年重建。[參⁠ 85]

^ 一说淳维乃夏桀之子名,并非北支裔族统称。

^ 繁:「獯鬻、獯粥」,简:「獯粥、獯鬻」,拼音:Xūnyù,注音:ㄒㄩㄣ ㄩˋ,音同「勋欲」。

^ 另作“獯鬻”、“獫允”、“嚴允”、“獫狁”、“葷粥”、“熏育”、“薰育”、“玁狁”等。

^ 大致在今晋境汾河流域。

^ 黄河套流高原地区,今山西省中南部。

^ 《禹贡》一篇讲述大禹治水成功后治理九州的情景,虽然托名为大禹之为事,实则是后人根据夏时期情况结合东周战国时期的情况加工美化的记载。[參⁠ 12][參⁠ 96]

^ 118.0 118.1 冀州: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恒衛旣從,大陸旣作。島夷皮服。兗州:厥田惟中下,厥賦貞,作十有三載乃同。厥貢漆絲,厥篚織文。青州:厥田惟上下,厥賦中上。厥貢鹽、絺,海物惟錯,岱畎絲、枲、鉛、松、怪石。萊夷作牧,厥篚檿絲。徐州: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揚州:厥田惟下下,厥賦下上,上錯。厥貢惟金三品,瑤、琨、筿簜、齒、革、羽、毛惟木。島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橘、柚,錫貢。荊州:厥田惟下中,厥賦上下。厥貢羽、毛、齒、革,惟金三品,杶、榦、栝、柏,礪、砥、砮、丹惟稇、簵、楛。三邦厎貢厥名,包匭菁茅;厥篚玄纁璣組。九江納錫大龜。豫州:厥田惟中上,厥賦錯上中。厥貢漆、枲、絺、紵、厥篚纖纊,錫貢磬錯。梁州:厥田惟下上,厥賦下中三錯。厥貢璆、鐵、銀、鏤、砮、磬、熊、羆、狐、貍、織皮。雍州: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厥貢惟球、琳、瑯玕。織皮:昆侖、析支、渠搜。[參⁠ 97]

^ 一说九州统称“九牧”的九位首领上贡金石。

^ 120.0 120.1 今传《孟子》版本乃汉人抄作之物,汉人在抄作古籍时,将启名改作“开”,以避汉景帝刘启之讳。

^ 《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註⁠ 120]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參⁠ 98]”,记载启在昆吾铸鼎,而后夏传殷,殷传周。

^ 一作“夏虛”,上古“虛”、“墟”通假。

^ 123.0 123.1 “高密”又作“密都”。

^ 一作“冀州”。

^ 125.0 125.1 一作“商丘”。

^ 一作“老邱”。

^ 此外,仅有《穆天子傳》一书记载到夏后启曾居于“黄台之丘”,在丘上观望“黄台”[參⁠ 101],此二地今地望无资可考。史念海认为应当在河南郑州与密县之间的古洧水流域[參⁠ 102]。一说新密东南刘寨镇新寨村洎河河畔的新寨遗址。[參⁠ 103]

^ 128.0 128.1 一说大夏即安邑。

^ 129.0 129.1 一说阳城即陽翟。

^ 130.0 130.1 一说晋阳即平阳。

^ 131.0 131.1 “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參⁠ 110]”“洞庭”、“彭蠡”、“文山”、“衡山”的今地均无定说,不大可能指今日的洞庭湖、鄱阳湖、文山[哪個/哪些?]、衡山。实际位置应不出今安徽、江苏二省的范围。[參⁠ 34]

^ 根据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制,而有扈、涂山、三苗、防风之地实际可能更接近河南省境内的夏后氏兴祥腹地,详见:[註⁠ 33]、[註⁠ 24]、[註⁠ 131]。

^ 相传今山东济宁任城区。

^ 一作“丹诸”。

^ 繁:「六」,简:「六」,拼音:Lù,注音:ㄌㄨˋ,音同「陆」。

^ 一说为有鬲氏首领。

^ 相传今河南濮阳清丰东南。

^ 相传今河南巩义西南。

^ “夏同姓诸侯斟鄩氏。”[參⁠ 107]

^ 相传今山东济宁金乡东北。

^ 「莘」,拼音:shēn,注音:ㄕㄣ,音同「申」。

^ 一作“有侁氏”,今地望有多说:河南洛阳伊川县、商丘睢阳区、安阳内黄县、山东菏泽曹县、陕西渭南合阳县等。

^ 一作“景亳”。

^ 繁:「彭蠡」,简:「彭蠡」,拼音:Pénglǐ,注音:ㄆㄥˊ ㄌㄧˇ,音同「鹏李」。

^ 今地无定说,《禹貢》中记述彭蠡在长江之北,并非鄱阳湖的古称。

^ 一说偃姓。

^ 相传今山东曲阜。

^ 一作“封豕”。

^ 繁:「契」,简:「契」,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音同「卸」。

^ “佐禹治水有功。”[參⁠ 114]

^ 一作“緜臣”。

^ 相传今河南商丘宁陵县。[參⁠ 117]

^ 繁:「嗟」,简:「嗟」,拼音:jiē,注音:ㄐㄧㄝ,音同「街」,古时表示叹气的拟音字。

^ 繁:「木鐸」,简:「木铎」,拼音:mùduó,注音:ㄇㄨˋ ㄉㄨㄛˊ,音同「目夺」,木舌金铃,以木为舌的大型铜质铃,巡行时振鸣以引起众人的注意。

^ 155.0 155.1 155.2 155.3 《尚书·夏书》其中的这一章段的原文未能传世至今,只得参考《左传》引文。

^ 156.0 156.1 一作“辰弗集于房”。

^ 太阳不在房屋的上空完整出现,即日食。

^ 繁:「瞀」,简:「瞀」,拼音:gǔ,注音:ㄍㄨˇ,音同「骨」。

^ 即“占官”、“卜官”,上古汉语屡见名词、形容词颠倒的语词顺序。

^ “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註⁠ 155][參⁠ 125]

^ 《墨子·耕柱》,“使翁難雉乙卜于白若之龟。”古无“雉”字,应为“難”字的重写讹化,卜官实名“翁難乙”。[參⁠ 126]

^ 译文:“先听听他的言语,观察他的志向,再给他一项任务来考验他完成任务的本领和效果,最后赐给他马车、官服来明定他的职位。”

^ 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铚,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參⁠ 97]

^ 繁:「采地」,简:「采地」,拼音:Càidì,注音:ㄘㄞˋ ㄉㄧˋ,音同「菜地」。

^ 165.0 165.1 此数字为畝数。

^ 戰國时期的龙子写到“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实际是对战国年代的情况有所感而发,并非针对夏代情况而言。[參⁠ 38][參⁠ 12]

^ 繁:「台」,简:「台」,拼音:yí,注音:ㄧˊ,音同「疑」,如何。

^ 译文:因为夏时期出现人民违犯夏后政令的现象,所以夏后制定刑法来克制民众。

^ 《禹刑》最早出现于《左传·昭公六年》,晋国叔向在抨击鄭國子产铸刑书时引用。应是周人为纪念大禹而命名的,但因年代久远,无从考证夏时是否确有《禹刑》。疑古派学者多认为《禹刑》的成书年代不可能早于西周。[參⁠ 130]

^ 晁福林根据《赎刑》用名“赎”字猜测可能指赎偿物品以代肉体刑法,但不排除“赎命”(死刑)的可能。[參⁠ 12]

^ 自己做了坏事却窃取他人的名誉诬告陷害。

^ 贪得无厌,败坏官纪。

^ 肆无忌惮地杀害无辜。

^ 繁:「圜土」,简:「圜土」,拼音:Huántǔ,注音:ㄏㄨㄢˊ ㄊㄨˇ,音同「环土」。

^ “夏后芬三十六年作圜土。”[參⁠ 2]

^ “圜土,狱城也。”[參⁠ 135]

^ “三王始有狱。”[參⁠ 136]

^ “六事之人”。

^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參⁠ 121]

^ “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也。”[參⁠ 138]

^ 译文:“凡参与战斗者,战车左侧的兵卒若不善用弓箭射杀敌人,那么他们就不具备履行命令的能力;战车右侧的兵卒若不善用长矛刺杀敌人,那么他们就不具备履行命令的能力;驾驶战车的兵士若不熟悉驾驭马车的技巧,那么他们就不具备履行命令的能力。努力履行命令者,将在祖庙的神位前颁发赏赐;不努力履行命令者,将在祖庙的神位前处死。”

^ 该数字竟详细到个位数,而先秦文献中并没有关于夏朝人口数字的记载,且殷墟卜辞甲骨文中发现的最大的数目是三万,缺乏文字记载的夏朝不大可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记录。[參⁠ 144]

^ 大同社会。

^ “天下为家”蕴含二义:天下之人皆以自我家庭为中心,各自有各自的亲戚子女;君主视天下万物为个人私有财产,如同家中之物,他人只有使用权。

^ 智。上古“智”、“知”通假。

^ 关于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关于小康社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註⁠ 185],以功为已。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 《孟子》道,“(大同社会)至于禹而德衰,不传贤而传于子[參⁠ 148]。”

^ “尚齿”,尊敬老龄人。

^ “贵爵”,看重人的社会等级地位。《礼记》为周人所撰,夏时未必有“爵”位这种说法。

^ “施敬”,出于尊敬而给予礼仪。

^ “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參⁠ 156]

^ 晋·杜预注解:“璜,美玉名”;唐·孔颖达疏谓:“夏后氏所宝,历代传之,知美玉名也。”

^ 以羊毛为主。[參⁠ 164]

^ 1987年又发现第三件牌饰。牌饰所绘兽物类别不明。2002年又在墓区中出土一件大型的绿松石龙形器,猜测可能与首迁斟鄩的夏族首领太康有关,而先前发现的三件牌饰可能是龙形器的简形。[參⁠ 169]

^ 一作“舟”。[參⁠ 171]

^ 一作“泽行”。[參⁠ 171]

^ 另作“毳”、“輴”、“”、“”。[參⁠ 171]

^ 另作“桥”、“梮”、“樏”、“蔂”。[參⁠ 171]

^ 又有“沙行乘鸠”。[參⁠ 171]

^ 即河南漯河舞阳县北舞渡镇賈湖遺址骨笛。

^ 周天子赐予鲁国康公。

^ 中国古时是否有过通用的口头语言至今仍是一个争议较多的课题。

^ 牛力车古名“大车”。[參⁠ 187]

^ 马力车古名“小车”。[參⁠ 187]

^ 繁:「奡」,简:「奡」,拼音:Ào,注音:ㄠˋ,音同「傲」,异体字:“”。

^ 熟练操驾舟船,异体字:“荡”。

^ 此外伪《古文尚书》更详细地记载日食发生在仲康五年癸巳岁庚戌朔,学者据此推算为前2137年10月22日、前2165年5月7日等八种说法[參⁠ 190],不过《汉书·律歷志》、《晋书·天文志》等早期文献均未记载是次日食,其后《古文尚书》又被学界普遍辨定为晋人伪作。(详见仲康日食)[參⁠ 34]

^ 指金、水、木、火、土五颗行星。

^ 指日、月。

^ 据天文学研究,前1953年2月26日或23日的黎明时分,华北平原上空东方的地平线上,金水木火土五星排成一列,各星之间的视角距离低于4°。正值夏后氏建国初期[參⁠ 9]。行星的视轨道变量繁多,在古代不具备计算五星聚的条件,所以不大可能是宋人逆推的伪记录。然而从文献学角度考虑,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几次行星聚多出于政治需求,而现代天文学难以较真其实,禹时五星聚的记载亦不可信,用现代天文学推算附会更是错误的做法。类似政治附会的五星聚有如:汉太初、唐天宝、宋乾德、元太祖、明嘉靖等。[參⁠ 192]

^ 徐良高据此怀疑偃师二里头遗址的一、二号基址并非宫殿而是宗庙建筑,或可以说明二里头文化(夏文化)实行祭政合一体制。[參⁠ 195]

^ 统称“三康”。

^ 关于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四位商部落先公的记载简略,疑点重重。蔡哲茂认为“昭明”一词可能是《荀子·成相》记载“契玄王生而昭明[參⁠ 213]”在抄写过程中误漏“而”字造成的混淆[參⁠ 214]。商公相土居商丘,近似夏后相居帝丘的记载。昌若之名可能源自黄帝之子昌意。曹圉名似周族先公高圉、亚圉。可能是战国时人为凑齐《国语·周语》“商,十有四世而兴[參⁠ 215]”的数目随意搀进的。[參⁠ 12][參⁠ 208]

^ 一作“二里冈文化”。

^ 1960年至1974年间分为早、中、晚三期,而后又从晚期分出第四期。[參⁠ 222]

^ 见于《墨子·耕柱》、《左传·宣公三年》。

^ 以徐中舒、翦伯赞为代表。[參⁠ 225][參⁠ 226]

^ 以范文澜、郑光、杨宝成为代表。[參⁠ 227][參⁠ 228][參⁠ 229]

^ 以邹衡、田昌五为代表。[參⁠ 235][參⁠ 236]

^ 以河南临汝煤山遗址为代表,故称“煤山类型”,又以河南洛阳王湾遗址为代表称作“王湾类型”。[參⁠ 34][參⁠ 94]

^ 另作“陶文”。

^ [參⁠ 248]

^ 殷墟《卜辞》:

(佚987号)[參⁠ 250]

^ 冷暖转折时期,东亚季风雨带北移,华北降水量巨增,植皮覆盖率降低导致土壤抗拒侵蚀的能力减弱,增加下游水域的石沙含量,入海口决溢,黄河改道。[參⁠ 253]

^ 按照今本《竹書紀年》体系推算,前1840年(杼十三年)。

^ 异体字:“填”。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參:

^ 《夏商周年表》. 夏商周断代工程. 2000-11-09 (中文(中国大陆)). 

^ 2.0 2.1 2.2 2.3 2.4 2.5 《古本竹書紀年》.

^ 吴晋生、吴薇薇. 夏、商、周三代纪年考辨——兼评《竹书纪年》研究的失误 1998年01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0) (中文(中国大陆)). 

^ 4.0 4.1 4.2 4.3 4.4 4.5 李玉洁. 《中国早期国家性质》.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ISBN 7-81041-690-1 (中文(中国大陆)). 

^ 宋末元初·金履祥,《資治通鑑前編》.

^ 宋·邵雍,《皇極經世》、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 宋·罗泌,《路史·後紀》.

^ 程平山. “夏代纪年考”. 《中原文物》 (中国天津). 2004年, (第3期) (中文(中国大陆)). 

^ 9.0 9.1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 中国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年10月. ISBN 7-5062-4138-2 (中文(中国大陆)). 

^ 10.0 10.1 《尚书·虞书·尧典》.

^ 柳翼謀. 《中國文化史》. 1919年 (中文(繁體)).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晁福林.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6月. ISBN 7-303-04144-3 (中文(中国大陆)). 

^ 《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青铜卷》. 国家文物局、商務印書館(香港)、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年10月. ISBN 962-07-5174-4 (中文(中国大陆)). 

^ 《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金银玉石卷》. 国家文物局、商務印書館(香港)、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年10月. ISBN 962-07-5174-4 (中文(中国大陆)).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 夏 Xia. AAT-Taiwan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 [201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8) (中文(臺灣)). 

^ 陈连山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从神话学立场论夏朝的存在. [2022-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1).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4期. 关于历史上是否存在夏朝的问题. [2022-04-11]. 

^ 18.0 18.1 18.2 王子初. 《中国音乐考古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 ISBN 7533435532 (中文(中国大陆)). 

^ Michael Loewe, Edward L. Shaughnessy.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剑桥中国古代历史—自文明之始至公元前221年》].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99-03-13. ISBN 978-0521470308 (英语). 

^ 20.0 20.1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中国湖北武汉武昌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第37—43页. ISBN 7-5622-2277-0 (中文(中国大陆)). 

^ 21.0 21.1 21.2 魏宜辉. 《金文文字考释汇纂(2000—2015)》.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2016年4月 (中文(繁體)). 

^ 22.0 22.1 22.2 22.3 22.4 柯明傑. 于秀玲 , 编. 漢字源流. 中華語文知識庫.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30) (中文(繁體)).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夏」形義通解. 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2014年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中文(繁體)). 

^ 刘桓. 李学勤 , 编. 《字源》.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年7月 (中文(简体)). 

^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25.10 25.11 何光岳. 《夏源流史》.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2年8月. ISBN 7-5392-1337-X (中文(中国大陆)).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汉·司馬遷. 《史记·夏本纪》. 

^ 魏晋·皇甫谧. 《帝王世紀》 (中文(繁體)). 

^ 佚名先秦史官撰写. 《世本·帝系》 (中文(繁體)). 

^ 唐·司马贞. 《史記索隱》 (中文(繁體)). 

^ 30.0 30.1 30.2 李學勤主編、詹子慶著《夏史與夏代文明》

^ 董楚平《吳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 金钟《濮与中华民族》,廣州出版社,2012年。ISBN 978-7-5462-0291-4

^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字典》. 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 1986年10月—1990年10月 (中文(繁體)).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34.00 34.01 34.02 34.03 34.04 34.05 34.06 34.07 34.08 34.09 34.10 34.11 34.12 34.13 34.14 34.15 34.16 34.17 34.18 34.19 34.20 王玉哲. 《中国断代史系列—中华远古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 ISBN 7-208-03283-1 (中文(中国大陆)). 

^ 何光岳. 《炎黄源流史》.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2年4月. ISBN 7-5392-1157-1 (中文(中国大陆)).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安金槐. 夏.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78年—1993年 (中文(中国大陆)).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尚书·洪范》、《国语·鲁语》.

^ 38.0 38.1 38.2 《孟子·滕文公上》.

^ 39.0 39.1 《论语·宪问》.

^ 《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

^ 梁刚. “涂山再考”. 《唐都学刊》 (中国陕西西安: 西安文理学院). 2001年10月,. 卷十七(专辑二): 第171—173页 (中文(中国大陆)). 

^ 《左传·哀公七年》杜预注文、《汉书·地理志》、《帝王世纪》、《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大清一统志》.

^ 《逸周书·度邑》、《读史方舆纪要》、《水经注·卷十五·伊水》.

^ 44.0 44.1 白寿彝. 《中国交通史》. 上海书店. 1937年: 第4—5页 (中文(繁體)). 

^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吳越春秋》.

^ 46.0 46.1 朱元桂. “会稽涂山考”. 《浙江学刊》 (中国浙江杭州: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1995年, (第4期、总第93期): 第33—35页 (中文(中国大陆)). 

^ 《华阳国志·巴志》、《续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文、《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

^ 《左传·哀公七年》.

^ 《孟子·万章》.

^ 《晋书·束皙传》引自《竹書紀年》。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錢穆. 《史记地名考》. 商务印书馆. 2001年7月. ISBN 7-100-03240-7 (中文(繁體)). 

^ 顾颉刚、刘起釪. 《尚书·甘誓》校释译论. 《中国史研究》. 1979年, (第1期) (中文(中国大陆)). 

^ 《墨子·明鬼下》、《庄子·人世间》、《吕氏春秋·召类》、《说苑·政理》.

^ 《逸周书·史记》、《尚书·书序》.

^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蒲坚. 《中国法制通史·夏商周》 卷一. 法律出版社. 1999年1月. ISBN 7-5036-2373-X (中文(中国大陆)). 

^ 57.0 57.1 屈原. 《楚辞·天问》. 

^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03年10月. ISBN 7-100-01549-9 (中文(中国大陆)). 

^ 清·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1815年 (中文(繁體)). 

^ 60.0 60.1 楊寬. “说夏”. 《禹贡》 (中文(中国大陆)). 

^ 宋·王應麟. 《诗地理考》. 

^ 《山海经·海外西经》.

^ 《汉书·古今人表》.

^ 清·段玉裁. 《古文尚書撰異》 卷七 (中文(繁體)). 

^ 《韩非子·说疑》.

^ 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

^ 67.0 67.1 67.2 《左传·襄公四年》.

^ 68.0 68.1 68.2 《左传·哀公元年》.

^ 《吳越春秋》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於越,號曰無餘。

^ 《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

^ 《太平御览》引自《竹书纪年》。

^ 72.0 72.1 《国语·周语》.

^ 《史记·律书》.

^ 《国语·晋语》.

^ 75.0 75.1 《尚书·商书·汤誓》.

^ 《新序·刺奢》、《韩诗外传》卷二.

^ 77.0 77.1 《诗经·商頌·長發》.

^ 《淮南子·修务训》.

^ 《荀子·儒效篇第八》.

^ 傅斯年. “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 《安阳发掘报告》. 1930年, (第2期) (中文(繁體)). 

^ 《列子釋文》.

^ 丁山. “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935年, (第5本) (中文(繁體)). 

^ 《史记·陈杞世家》.

^ 《论语·八佾第三》、《礼记·礼运》.

^ 文物古迹. 中国浙江绍兴县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6) (中文(中国大陆)). 

^ 大禹祭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中国文化网. [201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1) (中文(中国大陆)). 

^ 《史记·匈奴列传》.

^ 《括地谱》.

^ 郭沫若. “夏禹的问题”.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30年: 第351页 (中文(繁體)). 

^ 90.0 90.1 胡厚宣、胡振宇. 《中国断代史系列—殷商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 第41—52页. ISBN 7-208-04584-4 (中文(中国大陆)). 

^ 程憬. “夏民族考”. 《大陆杂志》. 1932年, 卷一 (第5、6期) (中文(繁體)). 

^ 《左传·定公四年》.

^ 夏王朝存在新證 ──說殷卜辭的“西邑”.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8) (中文(臺灣)). 

^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郑杰祥. 《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 ISBN 7-80643-915-3 (中文(中国大陆)). 

^ 《国语·周语上》.

^ 96.0 96.1 周振鹤.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中国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年11月. ISBN 7-100-02424-2 (中文(中国大陆)). 

^ 97.0 97.1 97.2 97.3 《尚书·夏书·禹貢》.[註⁠ 117]

^ 98.0 98.1 《墨子·耕柱》.

^ 王孝通. 《中国商业史》. 上海书店. 1936年: 第14页 (中文(繁體)). 

^ 金宇飞:《禹贡》成书年代新论

^ 《穆天子傳·卷五》.

^ 史念海. 《中国古都和文化》. 中华书局. 1998年. ISBN 7-101-01585-9 (中文(中国大陆)). 

^ 张莉. “夏代早期都城研究”.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 (中国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 第433—435页. ISBN 7-03-017833-5 (中文(中国大陆)). 

^ 104.00 104.01 104.02 104.03 104.04 104.05 104.06 104.07 104.08 104.09 104.10 谭其骧.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1年10月1日. ISBN 7503110155 (中文(中国大陆)). 

^ 徐旭生.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ISBN 9787563342273 (中文(中国大陆)). 

^ 佟柱臣. “中国夏商王国文明与方国文明试论”. 《考古》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 1991年, (第11期) (中文(中国大陆)). 

^ 《世本》.

^ 方酉生.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夏都斟鄩及相关问题讨论”.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 (中国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 第29—36页. ISBN 7-03-017833-5 (中文(中国大陆)). 

^ 张春生. 《山海经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年10月1日. ISBN 9787807450719 (中文(中国大陆)). 

^ 《戰國策·魏策》.

^ 《墨子·兼爱下》、《墨子·非攻下》.

^ 何光岳. 《南蛮源流史》.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8年11月. ISBN 7-5392-0382-X (中文(中国大陆)). 

^ 何光岳. 《东夷源流史》.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0年8月. ISBN 7-5392-0864-3 (中文(中国大陆)). 

^ 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 《国语·鲁语》.

^ 《易经·大壮》.

^ 唐·顏師古注文,《汉书·地理志》.

^ 《孟子·滕文公下》.

^ 何光岳. 《商源流史》.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4年11月. ISBN 7-5392-1997-1 (中文(中国大陆)). 

^ 《礼记·祭义》.

^ 121.0 121.1 121.2 《尚书·夏书·甘誓》.

^ 《礼记·明堂位》.

^ 《左传·襄公十四年》引自《尚书·夏书》。[註⁠ 155]

^ 124.0 124.1 《左传·昭公十七年》引自《尚书·夏书》。[註⁠ 155]

^ 《左传·哀公十八年》引自《尚书·夏书》。

^ 周才珠、齊瑞端 译注. 《墨子》. 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2000年. ISBN 9789578499522 (中文(臺灣)). 

^ 127.0 127.1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 12、大禹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网. 2011-03-06 [201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5) (中文(中国大陆)). 

^ 明·顾炎武. 《日知錄·卷七》. 1639年. 

^ 顾颉刚、钱玄同等. 《古史辨》 第一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26年、1982年: 第62页 (中文(繁體)).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左传·昭公六年》.

^ 《尚书·吕刑》.

^ 《左传·昭公十四年》引自《尚书·夏书》。

^ 晋国《刑书》.

^ 《周礼·秋官·大司寇》.

^ 汉·應劭,《風俗通義》.

^ 《尚书·大禹謨》.

^ 《史记·集解》.

^ 《司马法·天子之义》.

^ 高锐. 《中国上古军事史》. 中国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5年8月: 第24页. ISBN 978-7800218149 (中文(中国大陆)). 

^ 141.0 141.1 杨胜勇. 《中国远古暨三代军事史》. 人民出版社. 1994年1月. ISBN 7-01-001348-9 (中文(中国大陆)). 

^ 郭妍利. “二里头遗址出土兵器初探”. 《江汉考古》 (陕西西安). 2009年3月, (第112期) (中文(中国大陆)). 

^ 南朝梁·劉昭注解晋·司马彪之《续汉书·郡国志一》引自晋·皇甫谧之《帝王世紀》。

^ 144.0 144.1 葛剑雄. 《中国人口史》 卷一.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 ISBN 7-309-03520-8 (中文(中国大陆)). 

^ 145.0 145.1 宋镇豪. 《夏商社会生活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9月. ISBN 7-5004-1448-X (中文(中国大陆)). 

^ 《尚书大传·虞传》.

^ 王育民. 《中国人口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年11月. ISBN 7-214-01580-3 (中文(中国大陆)). 

^ 《孟子·万章上》.

^ 《戰國策·燕策一》.

^ 《礼记·檀弓下》.

^ 《论语·泰伯》.

^ 刘军、莫福山、吴雅芝. 《中国古代的酒与钦酒》. 中国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年6月. ISBN 7-80103-020-6 (中文(中国大陆)). 

^ 《尚书·酒诰》.

^ 《吕氏春秋·勿躬》卷十七.

^ 《世本·作篇》.

^ 《礼记·玉藻》.

^ 徐海荣. 《中国饮食史》. 华夏出版社. 1999年10月1日. ISBN 7-5080-1958-X (中文(中国大陆)). 

^ 林乃桑.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年11月. ISBN 7-5035-0484-6 (中文(中国大陆)). 

^ 刘军茹. 《中国饮食》.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年12月1日. ISBN 7-5085-0541-7 (中文(中国大陆)). 

^ 《考工记》.

^ 《韩非子·十过》.

^ 《左传·定公四年》.

^ 《越绝书·卷十一》.

^ 164.0 164.1 张书光. 中国历代服装资料. 安徽美术出版社. 1990年8月: 第9—10页. ISBN 7-5398-0141-7 (中文(中国大陆)). 

^ 高春明. 《中国古代的平民服装》. 商务印书馆. 1997年3月. ISBN 7-80103-083-4 (中文(中国大陆)). 

^ 卫斯. “我国栽桑育蚕起始时代初探”. 《农史研究》 (农业出版社). 1985年, (第六辑) (中文(中国大陆)). 

^ 167.0 167.1 《大戴礼记·夏小正》.

^ 168.0 168.1 168.2 168.3 李松. 《中国美术史·夏商周卷》. 中国济南: 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 2000年12月. ISBN 7-5333-0470-5 (中文(繁體)). 

^ 嵌绿松石铜牌饰. 《国宝档案》. 2011年2月22日. 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 

^ 《盐铁论·错币第四》.

^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冯广宏. “大禹三考”. 《四川文物》 (四川省水利研究所) (中文(中国大陆)). 

^ 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4年1月: 第3—7页. ISBN 7-114-01733-2 (中文(中国大陆)). 

^ 徐良高. “夏商周三代城市聚落研究”. 《三代考古》 (中国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年9月, 第一册: 第38—39页. ISBN 7-03-014010-9 (中文(中国大陆)). 

^ 174.0 174.1 许宏. 《最早的中国》. 中国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年8月. ISBN 7208074232 (中文(中国大陆)). 

^ 175.0 175.1 175.2 175.3 175.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 中国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年. ISBN 7-5000-6197-8 (中文(中国大陆)). 

^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尚书·虞书·益稷》.

^ 《山海经·大荒西经》.

^ 《吕氏春秋·卷六·音初》.

^ 幸晓峰. “试论南音之始‘候人兮猗’”. 《音乐探索》 (四川音乐学院). 2001年, (第3期) (中文(中国大陆)). 

^ 《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 《禮記·祭統》.

^ 郭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 学林出版社. 2005年: 第1页. ISBN 7806685006 (中文(中国大陆)). 

^ 吴迪.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4年11月: 第3页. ISBN 7-106-01015-4 (中文(中国大陆)). 

^ 伊东忠太 著、陈清泉 译. 《中国建筑史》. 上海书店. : 第89页 (中文(繁體)). 

^ 《左传》杜预 注文、《墨子·非儒下》、《荀子·解蔽》、《吕氏春秋·君守》、《世本·作篇》、《管于》.

^ 187.0 187.1 舒韶雄. “中国古代车与马之关系”.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湖北黄石). 2003年3月, 卷二十 (第1期) (中文(中国大陆)). 

^ 《世本·作篇》.

^ 中国航海学会. 《中国航海史(古代航海史)》.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8年12月. ISBN 7-114-00407-9 (中文(中国大陆)). 

^ 陈遵妫. 《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5年: 第54—55页 (中文(繁體)). 

^ 宋·《太平御览·卷七》引自《孝经钩命诀》.

^ 张富祥. “关于夏代积年与‘五星聚’”. 《管子学刊》 (山东淄博张店区: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2005年, (第3期) (中文(中国大陆)). 

^ 《论语·卫灵公》.

^ 194.0 194.1 194.2 史仲文、胡晓林 主编. 《百卷本中国全史·远古暨三代宗教史》 卷五. 人民出版社. 1994年. ISBN 9787010014562 (中文(中国大陆)). 

^ 195.0 195.1 王巍. “近年来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三代考古》 (中国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年9月, 第一册: 第19—20页. ISBN 7-03-014010-9 (中文(中国大陆)). 

^ 杜金鹏. “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基址初步研究”. 《考古学集刊》 (文物出版社). 2005年, (第16集) (中文(中国大陆)). 

^ 197.0 197.1 《左传·哀公十八年》引自《尚书·夏书》。[註⁠ 155]

^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頁:41

^ 《逸周书·度邑》.

^ 《论语·为政第二》.

^ 陈淳. “疑古、考古与古史重建”. 《文史哲》 (中国山东济南). 2006年, (第6期、总第297期) (中文(中国大陆)). 

^ 明末清初·馬驌,《繹史·卷十一》引自《遁甲开山图》.

^ 顾颉刚.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读书杂志》. 1923年, (第9期) (中文(繁體)). 

^ 顾颉刚. “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 《古史辩》. 1923年11月19日 (中文(繁體)). 

^ 吴锐. “‘禹是一条虫’再研究”. 《文史哲》 (中国山东济南). 2007年, (第6期、总第303期) (中文(中国大陆)). 

^ 杨栋、曹书杰. “‘禹铸九鼎传说谫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湖南长沙). 2010年12月, 卷十六 (第6期) (中文(中国大陆)). 

^ 顾颉刚、童书业. “夏史三论”. 《古史辨·第七册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再版 (中文(繁體)).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208.0 208.1 208.2 208.3 208.4 李宏飞. “夏商世系探索”. 《甲骨学110年:回顾与展望——王宇信教授师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11月1日 (中文(中国大陆)). 

^ 209.0 209.1 209.2 Sarah Allan. The Shape of the Turtle: Myth, Art and Cosmos in Early China. 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 1991年. ISBN 978-0791404591 (英语). 

^ 清·崔述 撰、顾颉刚 编. 《崔东壁遗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再版 (中文(繁體)).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屈原. 《楚辞·离骚》. 

^ 清·戴震. 《屈原賦注》. 1760年 (中文(繁體)). 

^ 《荀子·成相第廿五》.

^ 蔡哲茂. “契生昭明考”. 《東華漢學》 (國立東華大學). 2005年, (第3期) (中文(臺灣)). 

^ 《国语·周语下》.

^ 《尚书·周书·多士》.

^ 《尚书·周书·召诰》.

^ 《诗经·大雅·荡》.

^ 晁福林. 《先秦社会形态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3月. ISBN 9787303062263 (中文(中国大陆)). 

^ 何炳棣. “商周奴隸社會說糾謬”. 《人文社会科学集刊》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 1995年8月, 卷七 (第二期) (中文(臺灣)). 

^ “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 《考古》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 1959年, (第11期) (中文(繁體)). 

^ 222.0 222.1 222.2 陈旭. 《夏商考古》. 中国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1年9月. ISBN 7-5010-1280-6 (中文(中国大陆)). 

^ 郭泉真、陈江. 二里头考古队队长称夏王朝没被史物证实. 新浪网引自解放日报. 2003年10月22日 [201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8) (中文(中国大陆)). 

^ 郑杰祥. 《夏史初探》.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8年12月: 第142、143、243页 (中文(中国大陆)). 

^ 徐中舒. “再论小屯与仰韶”. 《安阳发掘报告》. 1931年, (第3期) (中文(繁體)). 

^ 翦伯赞. “诸夏的分布与鼎鬲文化”. 《中国史论集》 (文风书局). 1947年 (中文(繁體)). 

^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 新知书店. 1947年 (中文(繁體)). 

^ 郑光. “试论二里头商代早期文化”. 《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 (中国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5年 (中文(中国大陆)). 

^ 229.0 229.1 杨宝成. “二里头文化试析”. 《中原文物》 (中国河南郑州). 1986年, (第3期) (中文(中国大陆)). 

^ 邹衡. “试论夏文化”.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 (中国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年. ISBN 9787030086365 (中文(中国大陆)). 

^ 东下冯考古队. “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东区、中区发掘简报”. 《考古》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 1980年, (第2期) (中文(中国大陆)). 

^ 高玮 等. “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 《考古》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 1983年, (第6期) (中文(中国大陆)). 

^ 刘起釪. “由夏族原居地纵论夏文化始于晋南”. 《华夏文明》 (中国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 (第1集) (中文(中国大陆)). 

^ 陈剩勇. 《中国第一王朝的兴起——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之谜破译》. 湖南出版社. 1994年. 

^ 235.0 235.1 邹衡. “关于探讨夏文化的几个问题”. 《文物》 (中国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 1979年, (第3期) (中文(中国大陆)). 

^ 田昌五. “夏文化探索”. 《文物》. 1981年, (第53期) (中文(中国大陆)). 

^ 殷玮璋. “二里头文化探讨”. 《考古》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 1978年, (第1期) (中文(中国大陆)). 

^ 吴汝祚. “关于夏文化及其来源的初步探索”. 《文物》 (中国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 1978年, (第9期) (中文(中国大陆)). 

^ 李伯谦. “二里头的文化性质与族属问题”. 《文物》 (中国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 1986年, (第6期) (中文(中国大陆)). 

^ 赵春青. “中原龙山文化王湾类型再分析”. 《洛阳考古四十年》 (中国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年3月 (中文(中国大陆)). 

^ 杜金鹏. “夏商文化断代新探”. 《中原文物》 (中国河南郑州). 1993年, (第1期) (中文(中国大陆)). 

^ 孙华. “关于二里头文化”. 《考古》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 1980年, (第6期) (中文(中国大陆)). 

^ 田昌五. “夏文化探索”. 《文物》 (中国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 1981年, (第5期) (中文(中国大陆)). 

^ 赵芝荃. “略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 《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 1985年 (中文(中国大陆)). 

^ 方酉生. “论二里头遗址的文化性质——兼论夏代国家的形成”. 《华夏考古》 (中国河南郑州: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4年, (第1期) (中文(中国大陆)). 

^ 宋豫秦. “夷夏商三种考古学文化交汇地域浅谈”. 《中原文物》 (中国河南郑州). 1992年, (第1期) (中文(中国大陆)). 

^ 田广金、郭素新. 《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 ISBN 7-80643-913-7 (中文(中国大陆)). 

^ 248.0 248.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 1965年, (第5期) (中文(中国大陆)). 

^ 徐中舒. “夏史初曙”. 《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 (中华书局). 1998年9月. ISBN 7-101-00937-9 (中文(繁體)). 

^ 商承祚. 《殷契佚存》. 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1933年 (中文(繁體)). 

^ 王绍武. “夏朝立国前后的气候突变与中华文明的诞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中国北京: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2005年, (第1期) (中文(中国大陆)). 

^ 吴文祥、刘东生. “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 《第四纪研究》. 2004年5月, 卷二十四 (第3期) (中文(中国大陆)). 

^ 253.0 253.1 253.2 吴文祥、葛全胜. “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 《第四纪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文(中国大陆)). 

^ 王青. “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 《中原文物》. 1999年, (第1期): 第34—42页 (中文(中国大陆)). 

^ 杨善群. “大禹治水地域与作用探论”. 《学术月刊》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2002, (第10期) (中文(中国大陆)). 

^ 大禹治水可能性大增. 中時. [2016-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5) (中文(臺灣)). 

来源[编辑]

书籍

《中國神話傳說》,袁珂 著,里仁書局,ISBN 978-957-9113-42-7

《中國通史》,戴逸、龔書鐸 著,漢湘文化,ISBN 978-986-7348-07-4

《中華文明傳真——東方的曙光》,趙春青、秦文生 著,商务印书馆,ISBN 978-962-07-5314-5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编辑]

《史記/卷002》,出自司馬遷《史記》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夏朝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尚書·夏書》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古本竹書紀年·夏紀》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今本竹書紀年·夏紀》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夏」。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夏朝」。

外部链接[编辑]

平势隆郎:〈夏王朝从“祖形”逐渐扩大的过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史记·夏本纪》全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学网,(简体中文)

夏朝夏代历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華夏歷史網,(简体中文)

中国考古二里头遗址及其周边区域的聚落考古研究[失效連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简体中文)

相關條目[编辑]

虞朝(部分史书记载的夏朝之前的朝代)

三代

涂山之会

古钧台

甘之戰

东夷

太康失國

少康中興

鸣条之战

商朝

杞國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龙山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

二里头遗址

二里頭文化

二里岗文化

夏商周年表

夏商周断代工程

前朝:三皇五帝(古国时代)

中国朝代

后朝:商

查论编夏朝君主世系禹 → 启 → 太康 → 中康 → 相 → (羿 → 寒浞) → 少康 → 杼 → 槐 → 芒 → 泄 → 不降 → 扃 → 廑 → 孔甲 → 皋 → 发 → 桀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北魏 / 南朝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國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人民共和国

查论编夏朝历史事件鲧禹治水 · 涂山之会 · 禹划九州 · 禹伐三苗 · 伯益讓國 · 皋陶作刑 · 钧台之享 · 甘之战 · 太康失國 · 后羿代夏 · 寒浞夺位 · 寒澆東征 · 少康中興 · 江東之戰 · 老丘之盟 · 六君之亂 · 不降西征 · 夏扃南巡 · 孔甲乱政 · 夏發伐方 · 夏桀北伐 · 鸣条之战其他

夏朝君主列表

夏朝君主世系图

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春秋 → 戰國) → 秦朝 → 漢朝 → 三國 → 晉朝/十六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國 → 宋朝/遼金夏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夏朝&oldid=81089789”

分类:​夏朝前3千纪建立的国家或政权中国历史政权中国史前文化神話傳說中的國家隐藏分类:​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含有漢語拼音的條目含有注音符號的條目有非常模棱两可或者十分空泛语句的条目含有英語的條目CS1英语来源 (en)引文格式1错误:日期引文格式1错误:已知参数被忽略使用ISBN魔术链接的页面自2024年3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 08:15。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夏」字是什么意思?来源于哪里? - 知乎

「夏」字是什么意思?来源于哪里?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历史汉字考古汉字字源古文字(古汉字)「夏」字是什么意思?来源于哪里?[图片]显示全部 ​关注者61被浏览56,024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4 条评论​分享​17 个回答默认排序谭樊马克​ 关注评论区的答案其实说得过去。[已重置]甲骨文从日、从頁。甲骨文的夏字都當人名用,但它的本義可能就是指熱天氣,所以从日下頁會意。2015-05-26甲金文「夏」表示人在太陽底下,舉頭見日,天氣酷熱,本義是炎夏。林义光《文源》引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春夏秋冬四时并本字本义。夏象人当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也就是说,根本就是一个人在夏天的写照。试从古文字中找几个例子:鐵 10.2合 29418何組存 2043合 31614只选了一头一尾的两个字,甲骨文基本都是从日从页,太阳晒着人头。金文也保留了日和页的部件。可见就像是一个人很热在挥舞手足,就是暑热。甲骨文及金文均從日從頁,「頁」象人形而突出頭部,象一人在日下,舉頭見日之形。表示天氣酷熱,本義是炎熱的夏日。「夏」字於甲骨卜辭中用作貞人名。金文字形多變。首先,商代金文與甲骨文同,上從日下從頁,用作人名。西周晚期從日從頁從女,「頁」象人形而突出頭部,女乃「止」的訛變,金文人形下部常有添加「止」,象腳趾之形。而「日」形又有省去中間一點,呈一圓形,隸定後訛作「口」。春秋早期秦公簋、秦公鐘「夏」字省去日形,加左右「爪」形,隸作「」,象兩手。春秋晚期「頁」下的「止」形移至「日」形或「口」之下,以使字形左右平衡,從足從頁,與戰國璽印及《汗簡》古文相同。《說文》古文作「」,與戰國燕系璽印文字字形近,足字上部從人從一從目,應是「頁」的訛變。參見「頁」。「夏」是朝代名,夏代文明影響中國深遠,於是相沿為中國人的代稱。《說文》:「夏,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 。 ,兩手;夊,兩足也。」小篆「夏」省去日形,從頁從夊從 ,夊是「止」之訛變,與金文中秦國文字字形相同。學者或據秦公簋字形以為象舞者手容及足容,與「雩」同字 (戴君仁);此乃據「夏」的省形立說,不盡可信。(參湯餘惠)金文用為人名,又表示華夏,指中原國家、中原之人。秦公簋:「虩事蠻夏」。《書.堯典》:「蠻夷猾夏」孔傳:「夏,華夏。」又表示中原地區之音樂,典藉作「雅」,甚六鐘:「台 (以) 夏台 (以) 南,仲鳴媞好。」鐘銘「夏」指中原之樂,「南」則指南國之樂。《詩.小雅.鼓鐘》:「以雅以南,以籥不僭。」「夏」即是「雅」,在此指周樂。又是古水名,噩君啟舟節:「逾夏」,指經過夏水。《楚辭.九章.哀郢》:「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王逸注:「江、夏,水名也。」據說冬天枯涸夏天流動,所以名為夏水。此外還用作朝代名、楚曆月名、地名等。一說「夏」最初為中原古部落名,沿用為中國人的稱呼,也泛指中國;故黃河和長江流域的民族稱為「諸夏」,以別於四方「蠻」、「夷」、「戎」、「狄」。徐灝:「夏時夷、狄始入中國,因謂中國人為夏人,沿舊稱也。」(參漢語大字典)又「夏」字在馬王堆帛書中有借作「憂」,表示憂慮。《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不利於國,且我夏 (憂) 之。」參見「憂」。编辑于 2017-12-30 00:26​赞同 41​​18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苏漢泽为天地立書,为生民立命。继往圣绝学,续万世漢祀​ 关注甲金文「夏」多从「頁」:只看以上的字形演变,甲骨文「夏」是否「夏」字存在一定疑点。不过幸好战国简帛中的「夏」字很多,其中不少能与甲骨文「夏」发生直接关联:上图「夏」字构形,不过是将甲骨文「夏」的上部构件「日」移到了左边,并加了构件「止」。还有进一步将上图的左部构件几乎放到构件「頁」下方的:估计正是在这个构形的基础上,秦国发展出篆文「夏」:因此,溯源我族古称「夏」之含义,须着眼于甲金文,决不能从篆文「夏」出发进行追溯。因此,古文「夏」从日从頁,后期构件「日」移到左部并加构件「止」。而要准确解析古文「夏」并梳理清楚为何我族以「夏」为名,少不得了解一下我族的立族历史。而这段历史中,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事物)就是黄帝(黄帝族)。我之前曾写过相关的文字:该文从解析「黄」字的构形含义入手,说明“黄帝”这一个概念,其实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古人众口传说中的黄帝,其实基本上是广义概念的黄帝,也就是黄帝族群。《史记》所载,黄帝之后,帝尧之前,有“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号高阳(陽)与高辛,也是表明其功绩。其功绩的实质,我认为就是两个农业发展阶段。广义的黄帝,极可能是嫁接了帝高阳与帝高辛的功绩。这恐怕就是《史记》关于帝高阳与帝高辛二者事迹语焉不详的原因了。帝号中,「高」字的构形本义古今如一。用在帝号中,应该以高举而引申出推广的含义。关于「陽」,《说文》段玉裁注解很清晰:“不言山南曰昜者,陰之解可錯見也。山南曰陽,故从阜。”此看法也为当代人的共识。「陽」的构形本义为山南,山之向阳所在。而山阳的具体范围,却是与水有关。因为山为水界,水纳山泉。一山之陽,界水而止。越水而南,则为另一山之阴。是以“高阳”为推广在山南水北发展农业的选址方法。黄帝一族以「夏」为名,甚至很可能源于“高阳”,请看「夏」字甲金文: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上图显示,「夏」字最初构形为目视太阳。此构形可会意为面向太阳,也可会意为观测太阳。从甲骨文中太阳在正上方的构形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参考前面高阳的解析,黄帝族重新正名为“夏(向阳)”族不亦宜乎:因为太阳正是植物生长的核心,也就是种植业(农业)的基本要求了。因而以种植业为立族根本的黄帝族最后正名为「夏」可以说再贴切不过了。至于帝高辛,关于其中的「辛」字,笔者曾另文解析过(参看天干的起源是什么?),为收获禾本谷物的收割工具。是以“高辛”实际为推广禾本谷物种植。换句话说,确立以禾本谷物种植为主的农业,从帝高辛开始。而農(农)业的「農」字,其构件「辰」,很可能是除草工具(粤语中「辛」「辰」同音,说明上古两字也可能同音,很可能就因为「辰」与「辛」功能近似):而农业生产加入“除草”工序,至少不可能在农业最初的阶段。也就是说,「農」字出现前,農业(谷物、果蔬种植)很可能被称为“夏业”(取种植业开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向阳)。在这个前提下,东亚大陆各个以种植业为立族基础的部落,都会承认自己是“夏族”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古文「夏」的“种植业”含义湮灭,从而导致我们“夏族”之族名由来无从考究。发布于 2019-07-28 19:20​赞同 8​​8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夏 - Wiktionary, the free dictionary

夏 - Wiktionary, the free dictionary

From Wiktionary, the free dictionary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See also: 复

夏 U+590F, 夏

CJK UNIFIED IDEOGRAPH-590F

← 夎[U+590E]

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夐 →[U+5910]

Contents

1 Translingual

1.1 Han character

1.1.1 Derived characters

1.1.2 References

2 Chinese

2.1 Glyph origin

2.2 Etymology 1

2.2.1 Pronunciation

2.2.2 Definitions

2.2.2.1 Synonyms

2.2.2.2 Descendants

2.2.2.3 See also

2.2.3 Compounds

2.3 Etymology 2

2.3.1 Pronunciation

2.3.2 Definitions

2.3.2.1 Synonyms

2.3.2.2 See also

2.3.3 Compounds

2.4 Etymology 3

2.4.1 Pronunciation

2.4.2 Definitions

2.4.3 Compounds

2.5 References

3 Japanese

3.1 Kanji

3.1.1 Readings

3.1.2 Compounds

3.2 Etymology 1

3.2.1 Pronunciation

3.2.2 Noun

3.2.2.1 Derived terms

3.2.2.2 Proverbs

3.2.2.3 See also

3.2.3 Proper noun

3.3 Etymology 2

3.3.1 Pronunciation

3.3.2 Noun

3.3.2.1 Derived terms

3.3.2.2 See also

3.4 Etymology 3

3.4.1 Proper noun

3.5 References

4 Korean

4.1 Etymology

4.2 Pronunciation

4.3 Hanja

4.3.1 Compounds

4.4 See also

4.5 References

5 Vietnamese

5.1 Han character

Translingual[edit]

Stroke order

Stroke order

Han character[edit]

夏 (Kangxi radical 35, 夊+7, 10 strokes, cangjie input 一山竹水 (MUHE), four-corner 10247, composition ⿱夂(GJK) or ⿱夊(HT))

Derived characters[edit]

, 嗄, , , , , , 榎, , , , , , , , , , , , , , , , , , , , , , 厦, , 廈, , ,

References[edit]

Kangxi Dictionary: page 245, character 12

Dai Kanwa Jiten: character 5720

Dae Jaweon: page 485, character 29

Hanyu Da Zidian (first edition): volume 2, page 869, character 10

Unihan data for U+590F

Chinese[edit]

trad.

simp. #

2nd round simp.

⿳丆冂夂

alternative forms

 昰夓昰夓

Glyph origin[edit]

Historical forms of the character 夏

Shang

Western Zhou

Spring and Autumn

Warring States

Shuowen Jiezi (compiled in Han)

Liushutong (compiled in Ming)

Bronze inscriptions

Oracle bone script

Bronze inscriptions

Bronze inscriptions

Bronze inscriptions

Chu slip and silk script

Qin slip script

Ancient script

Small seal script

Transcribed ancient scripts

Characters in the same phonetic series (夏) (Zhengzhang, 2003) 

Old Chinese

*kraːʔ

*sraːs, *ɡraːʔ

*sqʰraːs, *qraːds

*ɡraːʔ, *ɡraːs

In the oracle bone script, it was an ideogrammic compound (會意/会意): 日 (“sun”) + 頁 (“head; man”) – man under the scorching sun; summer.

Various variants were seen in the bronze inscriptions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止 (“foot”) was often added to the bottom of the man. Additionally, in the form shown above, the 日 was removed and (“two hands”) was added. The seal script inherits its form from this form, with 止 replaced with the related 夊.

Various forms were also seen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bamboo and silk script above shows a common form: 日 + 止 + 頁. The “ancient script” (古文) from Shuowen (labelled as the large seal script) has deviated significantly, with 止 becoming the related 足. The top part may be a corruption of 頁.

The current form is simplified from the seal script, with the removal of and the legs from 頁.

Etymology 1[edit]

“great; Xia Dynasty; China; Chinese”

Possibly related to 假 (OC *kraːʔ, *kraːs, “great”), 嘏 (OC *kraːʔ, “great”) and 廈 (OC *sraːs, *ɡraːʔ, “big house”) (Wang, 1980). Shi (2000) and Mair (2013) relate this word to Tibetan རྒྱ (rgya, “great; wide; width; size; expanse; China”).

“magnificent colours; variegated”

The sense “variegated” may be of a different origin. Compare Proto-Sino-Tibetan *Krā(H) (“variegated”) (Starostin), whence Tibetan བཀྲ (bkra, “variegated; bright; radiant; splendid”), Tibetan ཁྲ (khra, “many-coloured; variegated; mottled; striped”) and Burmese ကျား (kya:, “variegated; striped; chequered”). Possibly related to 騢 (OC *ɡraː, “horse with mixed red and white colour”).

Pronunciation[edit]

Mandarin

(Pinyin): xià, Xià (xia4, Xia4)

(Zhuyin): ㄒㄧㄚˋ, ㄒㄧㄚˋ

Cantonese

(Guangzhou–Hong Kong, Jyutping): haa6

(Taishan, Wiktionary): ha5

Hakka

(Sixian, PFS): ha

(Meixian, Guangdong): ha4

Min Dong (BUC): hâ

Min Nan

(Hokkien, POJ): hā / hēe

(Teochew, Peng'im): hê7

Wu (Wugniu)

(Shanghainese): 6gho; 6ya

Xiang (Changsha, Wiktionary): xia4

Mandarin

(Standard Chinese)+

Hanyu Pinyin: xià

Zhuyin: ㄒㄧㄚˋ

Tongyong Pinyin: sià

Wade–Giles: hsia4

Yale: syà

Gwoyeu Romatzyh: shiah

Palladius: ся (sja)

Sinological IPA (key): /ɕi̯ä⁵¹/

(Standard Chinese)+

Hanyu Pinyin: Xià

Zhuyin: ㄒㄧㄚˋ

Tongyong Pinyin: Sià

Wade–Giles: Hsia4

Yale: Syà

Gwoyeu Romatzyh: Shiah

Palladius: Ся (Sja)

Sinological IPA (key): /ɕi̯ä⁵¹/

Cantonese

(Standard Cantonese, Guangzhou–Hong Kong)+

Jyutping: haa6

Yale: hah

Cantonese Pinyin: haa6

Guangdong Romanization: ha6

Sinological IPA (key): /haː²²/

(Taishanese, Taicheng)

Wiktionary: ha5

Sinological IPA (key): /ha³²/

Hakka

(Sixian, incl. Miaoli and Meinong)

Pha̍k-fa-sṳ: ha

Hakka Romanization System: ha

Hagfa Pinyim: ha4

Sinological IPA: /ha⁵⁵/

(Meixian)

Guangdong: ha4

Sinological IPA: /ha⁵³/

Min Dong

(Fuzhou)

Bàng-uâ-cê: hâ

Sinological IPA (key): /hɑ²⁴²/

Min Nan

(Hokkien: Xiamen, Quanzhou, General Taiwanese)

Pe̍h-ōe-jī: hā

Tâi-lô: hā

Phofsit Daibuun: ha

IPA (Taipei, Kaohsiung): /ha³³/

IPA (Quanzhou): /ha⁴¹/

IPA (Xiamen): /ha²²/

(Hokkien: Zhangzhou)

Pe̍h-ōe-jī: hēe

Tâi-lô: hēe

IPA (Zhangzhou): /hɛ²²/

(Teochew)

Peng'im: hê7

Pe̍h-ōe-jī-like: hē

Sinological IPA (key): /he¹¹/

Wu

(Shanghainese)

Wugniu: 6gho; 6ya

Wiktionary Romanisation: 3hho; 3hhia

Sinological IPA (key): /ɦo²³/, /ɦia²³/

Note:

3hho - vernacular;

3hhia - literary.

Xiang

(Changsha)

Wiktionary: xia4

Sinological IPA (key): /ɕɪ̯a̠⁴⁵/

Middle Chinese: haeX

Rime

Character

Reading #

1/2

Initial (聲)

匣 (33)

Final (韻)

麻 (98)

Tone (調)

Rising (X)

Openness (開合)

Open

Division (等)

II

Fanqie

胡雅切

Baxter

haeX

Reconstructions

ZhengzhangShangfang

/ɦˠaX/

PanWuyun

/ɦᵚaX/

ShaoRongfen

/ɣaX/

EdwinPulleyblank

/ɦaɨX/

LiRong

/ɣaX/

WangLi

/ɣaX/

BernardKarlgren

/ɣaX/

ExpectedMandarinReflex

xià

ExpectedCantoneseReflex

haa6

Old Chinese

(Baxter–Sagart): /*[ɢ]ˤraʔ/

(Zhengzhang): /*ɡraːʔ/

Baxter–Sagart system 1.1 (2014)

Character

Reading #

1/2

ModernBeijing(Pinyin)

xià

MiddleChinese

‹ hæX ›

OldChinese

/*[ɢ]ˁraʔ/

English

great; pertaining to Chinese civilization

Notes for Old Chinese notations in the Baxter–Sagart system:

* Parentheses "()" indicate uncertain presence;

* Square brackets "[]" indicate uncertain identity, e.g. *[t] as coda may in fact be *-t or *-p;

* Angle brackets "<>" indicate infix;

* Hyphen "-" indicates morpheme boundary;

* Period "." indicates syllable boundary.

Zhengzhang system (2003)

Character

Reading #

1/2

No.

13452

Phoneticcomponent

Rimegroup

Rimesubdivision

0

CorrespondingMC rime

OldChinese

/*ɡraːʔ/

Definitions[edit]

(~朝) (historical) the Xia dynasty (2070 BCE – 1600 BCE)

† (by extension) China; Chinese

† great; grand; magnificent

† magnificent colours; resplendent colours; variegated

羽畎夏翟 [Classical Chinese, trad. and simp.]From: The Book of Documents, circa 7th – 4th centuries BCEyǔquǎn xiàdí [Pinyin]variegated long-tailed pheasants from the ravines of Feather Mountain

† Alternative form of 廈/厦 (“big house”)

a surname

夏志清  ―  Xià Zhìqīng  ―  Hsia Chih-tsing (Chinese literary critic)

Synonyms[edit]

(the Xia dynasty):

夏代 (Xiàdài)夏后 (Xiàhòu)夏后氏 (Xiàhòushì)夏朝 (Xiàcháo)夏氏 (Xiàshì)夏王朝 (Xià Wángcháo) 

Descendants[edit]

→ English: Hsia, Xia

See also[edit]

Dynasties (朝代) in Chinese history

Name

Time period

Divisions

Xia夏 (~朝, ~代)

2070 – 1600 BCE

Shang商 (~朝, ~代)殷 (~朝, ~代)

1600 – 1046 BCE

Zhou周 (~朝, ~代)

1046 – 256 BCE

Western Zhou西周

Eastern Zhou東周/东周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春秋

Warring States period戰國/战国

Qin秦 (~朝, ~代)

221 – 206 BCE

Han漢/汉 (~朝, ~代)

206 BCE – 220 C.E.

Western Han西漢/西汉

Xin新 (~朝)

Eastern Han東漢/东汉

Three Kingdoms三國/三国

220 – 280 C.E.

Wei魏

Shu Han蜀漢/蜀汉

Wu吳/吴

Jin晉/晋 (~朝, ~代)

265 – 420 C.E.

Western Jin西晉/西晋

Eastern Jin東晉/东晋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南北朝

420 – 589 C.E.

Northern dynasties北朝

Northern Wei北魏

Western Wei西魏

Eastern Wei東魏/东魏

Northern Zhou北周

Northern Qi北齊/北齐

Southern dynasties南朝

Liu Song劉宋/刘宋

Southern Qi南齊/南齐

Liang梁 (~朝, ~代)

Chen陳/陈 (~朝, ~代)

Sui隋 (~朝, ~代)

581 – 618 C.E.

Tang唐 (~朝, ~代)

618 – 907 C.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五代十國/五代十国

907 – 960 C.E.

Liao遼/辽 (~朝, ~代)

907 – 1125 C.E.

Song宋 (~朝, ~代)

960 – 1279 C.E.

Northern Song北宋

Southern Song南宋

Western Xia西夏

1038 – 1227 C.E.

Jin金 (~朝, ~代)

1115 – 1234 C.E.

Western Liao西遼/西辽

1124 – 1218 C.E.

Yuan元 (~朝, ~代)

1271 – 1368 C.E.

Ming明 (~朝, ~代)

1368 – 1644 C.E.

Qing清 (~朝, ~代)

1636 – 1912 C.E.

Compounds[edit]

中夏 (Zhōngxià)佛卡夏 (fókǎxià)函夏區夏/区夏夏侯 (Xiàhóu)夏后氏 (Xiàhòushì)夏威夷夏官夏屋夏庭夏新莊/夏新庄 (Xiàxīnzhuāng)夏時/夏时夏普吐勒 (Xiàpǔtǔlè)夏曆/夏历 (xiàlì)夏書/夏书 (Xià Shū)夏朝 (Xiàcháo)夏桀 (Xiàjié)夏正 (xiàzhēng)夏津 (Xiàjīn)夏禮/夏礼夏禹夏馬勒巴格/夏马勒巴格 (Xiàmǎlèbāgé)夏鼎大夏 (dàxià)子夏懸鶉/子夏悬鹑子夏肥寧夏/宁夏 (Níngxià)廣夏細旃/广夏细旃方夏旌夏有夏李劉馬夏/李刘马夏江夏 (Jiāngxià)烏夏巴什/乌夏巴什 (Wūxiàbāshí)猾夏用夏變夷/用夏变夷華夏/华夏 (Huáxià)西夏 (Xīxià)諴夏/夏諸夏/诸夏 (Zhūxià)那瑪夏/那玛夏 (Nàmǎxià) 

Etymology 2[edit]

Sagart (2023b) relates it to 暇 (OC *[g]ˤra-s) "leisure" and Burmese အား (a:, “to be free (not in use; without obligations)”), the latter of which STEDT derives from Proto-Sino-Tibetan *k-ra (“strength; to win; classifier for people”) but does not compare to 夏 (OC *[g]ˤraʔ). See 暇 (xiá) for more.

Pronunciation[edit]

Mandarin

(Standard)

(Pinyin): xià (xia4)

(Zhuyin): ㄒㄧㄚˋ

(Chengdu, Sichuanese Pinyin): xia4

(Dungan, Cyrillic and Wiktionary): щя (xi͡a, II)

Cantonese

(Guangzhou–Hong Kong, Jyutping): haa6

(Taishan, Wiktionary): ha5

Gan (Wiktionary): ha5

Hakka

(Sixian, PFS): ha

(Meixian, Guangdong): ha4

Jin (Wiktionary): xia3

Min Bei (KCR): hā

Min Dong (BUC): hâ

Min Nan

(Hokkien, POJ): hē / hā / hēe

(Teochew, Peng'im): hê7

Wu (Wugniu)

(Shanghainese): 6gho; 6ya

Xiang (Changsha, Wiktionary): xia5

Mandarin

(Standard Chinese)+

Hanyu Pinyin: xià

Zhuyin: ㄒㄧㄚˋ

Tongyong Pinyin: sià

Wade–Giles: hsia4

Yale: syà

Gwoyeu Romatzyh: shiah

Palladius: ся (sja)

Sinological IPA (key): /ɕi̯ä⁵¹/

(Chengdu)

Sichuanese Pinyin: xia4

Scuanxua Ladinxua Xin Wenz: xia

Sinological IPA (key): /ɕia²¹³/

(Dungan)

Cyrillic and Wiktionary: щя (xi͡a, II)

Sinological IPA (key): /ɕia⁵¹/

(Note: Dungan pronunciation is currently experimental and may be inaccurate.)

Cantonese

(Standard Cantonese, Guangzhou–Hong Kong)+

Jyutping: haa6

Yale: hah

Cantonese Pinyin: haa6

Guangdong Romanization: ha6

Sinological IPA (key): /haː²²/

(Taishanese, Taicheng)

Wiktionary: ha5

Sinological IPA (key): /ha³²/

Gan

(Nanchang)

Wiktionary: ha5

Sinological IPA (key): /ha¹¹/

Hakka

(Sixian, incl. Miaoli and Meinong)

Pha̍k-fa-sṳ: ha

Hakka Romanization System: ha

Hagfa Pinyim: ha4

Sinological IPA: /ha⁵⁵/

(Meixian)

Guangdong: ha4

Sinological IPA: /ha⁵³/

Jin

(Taiyuan)+

Wiktionary: xia3

Sinological IPA (old-style): /ɕia⁴⁵/

Min Bei

(Jian'ou)

Kienning Colloquial Romanized: hā

Sinological IPA (key): /xa⁵⁵/

Min Dong

(Fuzhou)

Bàng-uâ-cê: hâ

Sinological IPA (key): /hɑ²⁴²/

Min Nan

(Hokkien: Xiamen, Quanzhou, General Taiwanese)

Pe̍h-ōe-jī: hē

Tâi-lô: hē

Phofsit Daibuun: he

IPA (Xiamen): /he²²/

IPA (Quanzhou): /he⁴¹/

IPA (Taipei, Kaohsiung): /he³³/

(Hokkien: Xiamen, Quanzhou, General Taiwanese)

Pe̍h-ōe-jī: hā

Tâi-lô: hā

Phofsit Daibuun: ha

IPA (Taipei, Kaohsiung): /ha³³/

IPA (Quanzhou): /ha⁴¹/

IPA (Xiamen): /ha²²/

(Hokkien: Zhangzhou)

Pe̍h-ōe-jī: hēe

Tâi-lô: hēe

IPA (Zhangzhou): /hɛ²²/

Note:

hē/hēe - vernacular;

hā/hēe - literary.

(Teochew)

Peng'im: hê7

Pe̍h-ōe-jī-like: hē

Sinological IPA (key): /he¹¹/

Wu

(Shanghainese)

Wugniu: 6gho; 6ya

Wiktionary Romanisation: 3hho; 3hhia

Sinological IPA (key): /ɦo²³/, /ɦia²³/

Note:

3hho - vernacular;

3hhia - literary.

Xiang

(Changsha)

Wiktionary: xia5

Sinological IPA (key): /ɕɪ̯a̠²¹/

Middle Chinese: haeH

Rime

Character

Reading #

2/2

Initial (聲)

匣 (33)

Final (韻)

麻 (98)

Tone (調)

Departing (H)

Openness (開合)

Open

Division (等)

II

Fanqie

胡駕切

Baxter

haeH

Reconstructions

ZhengzhangShangfang

/ɦˠaH/

PanWuyun

/ɦᵚaH/

ShaoRongfen

/ɣaH/

EdwinPulleyblank

/ɦaɨH/

LiRong

/ɣaH/

WangLi

/ɣaH/

BernardKarlgren

/ɣaH/

ExpectedMandarinReflex

xià

ExpectedCantoneseReflex

haa6

Old Chinese

(Baxter–Sagart): /*[ɡ]ˤraʔ/

(Zhengzhang): /*ɡraːs/

Baxter–Sagart system 1.1 (2014)

Character

Reading #

2/2

ModernBeijing(Pinyin)

xià

MiddleChinese

‹ hæH ›

OldChinese

/*[ɡ]ˁraʔ/ (~ *[ɡ]ˁraʔ-s)

English

summer

Notes for Old Chinese notations in the Baxter–Sagart system:

* Parentheses "()" indicate uncertain presence;

* Square brackets "[]" indicate uncertain identity, e.g. *[t] as coda may in fact be *-t or *-p;

* Angle brackets "<>" indicate infix;

* Hyphen "-" indicates morpheme boundary;

* Period "." indicates syllable boundary.

Zhengzhang system (2003)

Character

Reading #

2/2

No.

13454

Phoneticcomponent

Rimegroup

Rimesubdivision

0

CorrespondingMC rime

OldChinese

/*ɡraːs/

Definitions[edit]

summer (season)

Synonyms[edit]

Dialectal synonyms of 夏天 (“summer”) [map]

Variety

Location

Words edit

Classical Chinese

夏, 夏日, 夏時, 畏景

Formal (Written Standard Chinese)

夏天, 夏季, 夏日

Mandarin

Beijing

夏天, 夏景天兒

Taiwan

夏天

Tianjin

夏天, 熱天, 夏景天兒

Chengde

夏天

Tangshan

夏天

Cangzhou

夏天, 熱天, 伏天

Xianxian (Xiaoying)

熱天

Baoding

夏天

Shijiazhuang

夏天

Chifeng

夏天

Hulunbuir (Hailar)

夏天

Heihe

夏天

Qiqihar

夏天

Harbin

夏天

Wuchang (Yingchengzi)

夏天

Jiamusi

夏天

Baicheng

夏天

Changchun

夏天

Tonghua

夏天

Shenyang

夏天

Dandong

夏天

Jinzhou

夏天

Dalian

夏天, 夏季天兒

Yantai

夏天, 伏天

Yantai (Muping)

伏天, 六月兒天

Qingdao

夏天, 伏天

Lijin

夏天

Jinan

夏天

Jining

夏天

Luoyang

夏天, 熱天

Wanrong

熱天, 熱月天, 熱月時候

Shangqiu

夏天

Yuanyang

夏天

Zhengzhou

夏天

Lingbao

夏天

Xinyang

夏天

Baihe

夏天, 熱天

Hanzhong

夏天, 熱天

Xi'an

夏天, 夏裡

Dingbian

夏天, 夏裡

Baoji

夏天, 熱天

Yinchuan

夏天

Yongning (Najiahu)

夏天, 熱天

Tianshui

夏天

Lanzhou

夏天, 夏月天

Dunhuang

夏天

Xining

夏天, 夏月天

Hami

夏天

Ürümqi

夏天

Ürümqi (Xigou)

夏天

Ürümqi (Changshanzi)

夏天

Wuhan

夏天, 熱天, 夏季, 熱季

Yichang

夏天, 熱天

Xiangyang

夏天, 熱天

Tianmen

夏天, 熱天

Hong'an

夏天, 熱天道, 熱季

Chengdu

夏天, 夏天家

Nanchong

夏天

Dazhou

夏天, 熱天

Hanyuan

夏天, 熱天

Xichang

夏天

Zigong

夏天, 熱天

Muli

夏天

Chongqing

夏天兒, 熱天

Guiyang

夏天, 熱天

Zunyi

夏天, 夏天家

Bijie

熱天家

Liping

夏天

Zhaotong

夏天

Dali

熱天

Kunming

夏天

Mengzi

夏天

Guilin

夏天

Liuzhou

熱天, 夏天

Nanning (Wuming)

熱天, 夏天

Yizhou

熱天, 夏天

Luocheng (Dongmen)

熱天, 夏天

Tianlin (Langping)

夏天

Jishou

夏天, 熱天

Changde

夏天

Anqing

夏天, 熱天

Xuzhou

夏天, 熱天

Fuyang

夏天

Wuhu

夏天

Yangzhou

夏天

Lianyungang

夏天

Lianshui

夏天

Nanjing

夏天, 熱天

Hefei

夏天

Nantong

夏天

Singapore

夏天

Mae Salong (Lancang)

熱天, 雨水天

Cantonese

Guangzhou

熱天, 夏天

Hong Kong

夏天, 熱天

Taishan

熱天

Taishan (Guanghai)

夏天

Dongguan

夏天

Guiping (Jiangkou)

熱天, 夏天

Guiping (Madong)

熱天, 夏天

Baise

熱天

Mandalay (Taishan)

夏天

Gan

Nanchang

夏天, 熱天

Pengze

熱天

Lichuan

熱天

Pingxiang

熱天

Hakka

Meixian

熱天, 夏天

Xingning

熱天

Huidong (Daling)

熱天

Shaoguan (Qujiang)

熱天

Lianshan (Xiaosanjiang)

天熱

Changting

暍天

Wuping

熱天頭

Wuping (Pingyu)

熱天頭

Liancheng

夏天

Liancheng (Peitian)

夏天

Ninghua

熱天

Yudu

夏天, 熱天

Ruijin

熱天

Shicheng

熱天

Shangyou (Shexi)

熱天

Miaoli (N. Sixian)

熱天

Pingtung (Neipu; S. Sixian)

熱天

Hsinchu County (Zhudong; Hailu)

熱天

Taichung (Dongshi; Dabu)

熱天

Hsinchu County (Qionglin; Raoping)

熱天

Yunlin (Lunbei; Zhao'an)

熱天

Bobai (Shahe)

夏天

Bobai (Longtan)

夏天

Bobai (Lingping)

熱天

Beiliu (Gonghe, Xilang)

夏天

Xingye (Gaofeng)

天熱天

Guilin (Xiaojiang, Lingui)

夏天

Pingle (Tong'an)

夏天

Yangshuo (Jinbao)

夏天

Pontianak (Meixian)

熱天

Huizhou

Jixi

夏場子

Shexian

夏天

Jin

Taiyuan

夏天, 夏景天

Yangyuan

夏天, 夏裡

Datong

夏天

Datong (Xicetian, Yunzhou)

夏天, 夏哩

Xinzhou

夏兒, 夏金天, 夏天, 夏景天

Lishi

夏天

Changzhi

夏天

Linhe

夏天, 夏天上

Jining

夏天

Hohhot

夏天

Erenhot

夏天

Pingshan

夏天

Zhangjiakou

夏天

Handan

夏天

Linzhou

夏天

Suide

夏上

Min Bei

Jian'ou

夏天, 熱天, 熱天時

Min Dong

Fuzhou

熱天, 六月天, 六月大夏

Fuqing

熱天

Fuding

六月天

Matsu

夏季, 夏季天

Min Nan

Xiamen

熱天, 熱儂, 六月天

Quanzhou

熱天, 熱儂, 熱毒儂, 六月天

Zhangzhou

熱天, 熱冬, 六月天

Zhao'an

夏天, 熱天

Taipei

夏天, 熱儂, 熱天

New Taipei (Sanxia)

夏仔

Kaohsiung

夏天, 熱儂, 熱天

Yilan

夏天, 熱儂, 熱天

Changhua (Lukang)

熱儂, 熱天

Taichung

熱天

Tainan

夏天, 熱儂, 熱天

Hsinchu

夏天, 熱天儂

Kinmen

夏天, 熱天

Penghu (Magong)

夏天, 熱天, 熱儂

Penang (Hokkien)

夏天

Singapore (Hokkien)

熱天

Manila (Hokkien)

熱儂

Guiping (Xiaowen)

夏天, 熱天

Guiping (Dongsheng)

夏天

Guilin (Biyange)

夏天

Chaozhou

熱天時

Shantou

熱天

Shantou (Chenghai)

熱天時, 熱天

Haifeng

熱天時

Haikou

熱天

Qionghai

熱天

Southern Pinghua

Nanning (Tingzi)

熱天

Northern Pinghua

Guilin (Wutong, Lingui)

夏天, 熱天

Guilin (Liutang, Lingui)

夏天

Lingchuan (Sanjie)

熱天, 夏天

Lingchuan (Shuangzhou)

夏天

Waxiang

Guzhang (Gaofeng)

熱天

Wu

Shanghai

夏天, 熱天

Shanghai (Chongming)

夏裡, 夏天, 夏場裡

Suzhou

夏天, 熱天

Danyang

夏天, 夏天頭

Hangzhou

夏天

Ningbo

夏天價

Wenzhou

天色熱, 五六月, 六月天

Jinhua

夏天, 熱天, 六月天

Jinhua (Tangxi)

六月, 六月天

Xiang

Changsha

熱天, 熱天子, 夏天

Loudi

熱天, 熱天子

See also[edit]

Seasons in Mandarin · 四季 (sìjì, “four seasons”) (layout · text) · category

春 (chūn, “spring”)

夏 (xià, “summer”)

秋 (qiū, “fall; autumn”)

冬 (dōng, “winter”)

Compounds[edit]

三冬兩夏/三冬两夏三夏中夏 (Zhōngxià)九夏仲夏 (zhòngxià)冬夏 (dōngxià)冬扇夏爐/冬扇夏炉冬暖夏涼/冬暖夏凉 (dōngnuǎnxiàliáng)冬溫夏凊/冬温夏凊冬蟲夏草/冬虫夏草 (dōngchóngxiàcǎo)初夏 (chūxià)剪夏羅/剪夏罗半夏 (bànxià)夏五夏五郭公夏令 (xiàlìng)夏令時/夏令时 (xiàlìngshí)夏令時間/夏令时间夏令營/夏令营 (xiàlìngyíng)夏候鳥/夏候鸟夏天 (xiàtiān)夏娃 (Xiàwá)夏威夷州夏季 (xiàjì)夏季作物夏季季風/夏季季风夏布夏播夏日 (xiàrì)夏日可畏夏時/夏时夏時制/夏时制 (xiàshízhì)夏曆/夏历 (xiàlì)夏服夏枯草 (xiàkūcǎo)夏正 (xiàzhēng)夏熟夏畦夏眠 (xiàmián)夏糧/夏粮夏臘/夏腊夏至 (xiàzhì)夏至線/夏至线 (Xiàzhìxiàn)夏至草夏至點/夏至点夏花夏苗夏蟲/夏虫 (xiàchóng)夏蟲朝菌/夏虫朝菌夏衣 (xiàyī)夏裝/夏装 (xiàzhuāng)夏鑪冬扇/夏冬扇夏雨雨人 (xiàyǔyùrén)季夏 (jìxià)孟夏 (Mèngxià)害夏拉夏春誦夏絃/春诵夏弦春風夏雨/春风夏雨晾夏歇夏歷夏經秋/历夏经秋殘夏/残夏消夏 (xiāoxià)涼夏/凉夏炎夏 (yánxià)炎炎夏日 (yányánxiàrì)無冬無夏/无冬无夏盛夏 (shèngxià)破夏立夏 (Lìxià)約克夏/约克夏約克夏豬/约克夏猪 (yuēkèxià zhū)結夏/结夏結夏安居/结夏安居苦夏蘭開夏/兰开夏賽夏族/赛夏族 (Sàixiàzú)過夏/过夏郭公夏五金夏沙 (Jīnxiàshā)長夏/长夏 

Etymology 3[edit]

Pronunciation[edit]

Mandarin

(Pinyin): jiǎ (jia3)

(Zhuyin): ㄐㄧㄚˇ

Cantonese (Jyutping): gaa2

Mandarin

(Standard Chinese)+

Hanyu Pinyin: jiǎ

Zhuyin: ㄐㄧㄚˇ

Tongyong Pinyin: jiǎ

Wade–Giles: chia3

Yale: jyǎ

Gwoyeu Romatzyh: jea

Palladius: цзя (czja)

Sinological IPA (key): /t͡ɕi̯ä²¹⁴/

Cantonese

(Standard Cantonese, Guangzhou–Hong Kong)+

Jyutping: gaa2

Yale: gá

Cantonese Pinyin: gaa2

Guangdong Romanization: ga2

Sinological IPA (key): /kaː³⁵/

Definitions[edit]

† Alternative form of 檟/槚 (jiǎ)

Used in 陽夏/阳夏.

Compounds[edit]

夏楚陽夏/阳夏 

References[edit]

“夏”, in 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1],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4–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aracter Variants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A00837

Japanese[edit]

Kanji[edit]

See also:Category:Japanese terms spelled with 夏夏(grade 2 “Kyōiku” kanji)

summer

Xia dynasty

China

Readings[edit]

Go-on: げ (ge, Jōyō †)

Kan-on: か (ka, Jōyō)

Kun: なつ (natsu, 夏, Jōyō)

Compounds[edit]

Compounds

華夏 (Kaka)

夏時 (geshi)

夏朝 (Kachō, “Xia Dynasty”)

夏炉冬扇 (karotōsen, “summer fires, winter fans; useless things”)

夏至 (geshi)

夏臘, 夏﨟 (gerō)

昨夏 (sakka, “last summer”)

春夏秋冬 (shunkashūtō)

初夏 (shoka, “beginning summer”)

消夏, 銷夏 (shōka)

盛夏 (seika)

冬扇夏炉 (tōsenkaro)

晩夏 (banka, “ending summer”)

孟夏 (mōka)

立夏 (rikka, “first day of summer”)

冷夏 (reika)

解夏 (gege)

結夏 (ketsuge)

半夏 (hange)

Etymology 1[edit]

Japanese Wikipedia has an article on:夏Wikipedia ja

English Wikipedia has an article on:SummerWikipedia

Kanji in this term

なつGrade: 2

kun’yomi

/natu/ → /nat͡su/

From Old Japanese, from Proto-Japonic *natu.

Pronunciation[edit]

(Tokyo) なつ​ [nàtsúꜜ] (Odaka – [2])[1][2]IPA(key): [na̠t͡sɨᵝ]Audio(file)

Noun[edit]

夏 • (natsu) 

summer (season)

Synonym: 夏季, 夏期 (kaki)

Hyponyms: 初夏, 真夏

Derived terms[edit]

Derived terms

夏茜 (natsuakane)

夏井 (Natsui)

夏犬 (natsuinu)

夏鶯 (natsu uguisu)

夏瓜 (natsuuri)

夏帯 (natsuobi)

夏草 (natsukusa)

夏茱萸, 夏胡頽子 (natsugumi)

夏越しの祓 (Nagoshi no Harae), 夏越し (Nagoshi)

夏蝉 (natsuzemi)

夏鳥 (natsudori)

夏場 (natsuba, “summertime”)

夏深し (natsufukashi)

夏祭, 夏祭り (natsu-matsuri)

棗 (natsume, “jujube”)

夏休, 夏休み (natsuyasumi, “summer break”)

夏山 (natsuyama)

夏の大三角 (Natsu no Daisankaku), 夏の大三角形 (Natsu no Daisankakkei)

常夏 (tokonatsu)

真夏 (manatsu, “midsummer”)

翌夏 (yokunatsu, “next summer”)

Proverbs[edit]

夏歌う者は冬泣く (natsu utau mono wa fuyu naku)

夏の小袖 (natsu no kosode)

夏も小袖 (natsu mo kosode)

See also[edit]

Seasons in Japanese · 四季 (shiki, “four seasons”) (layout · text) · category

春 (haru, “spring”)春季 (shunki, “spring”)春期 (shunki, “spring period”)

夏 (natsu, “summer”)夏季 (kaki, “summer”)夏期 (kaki, “summer period”)

秋 (aki, “fall; autumn”)秋季 (shūki, “fall; autumn”)秋期 (shūki, “fall period”)

冬 (fuyu, “winter”)冬季 (tōki, “winter”)冬期 (tōki, “winter period”)

Proper noun[edit]

夏 • (Natsu) 

a female given name

a surname

Etymology 2[edit]

Kanji in this term

げGrade: 2

goon

From Middle Chinese 夏 (MC haeH). The goon reading, so likely the initial borrowing.

Also used in the Man'yōshū (759 CE) as 借音 (shakuon) kana for ⟨ge1⟩.

Pronunciation[edit]

(Tokyo) げ​ [géꜜ] (Atamadaka – [1])[1]IPA(key): [ɡe̞]

Noun[edit]

夏 • (ge) 

(Buddhism) summer according to the lunisolar calendar; the ninety days starting from the sixteenth day of the fourth month until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seventh month

Derived terms[edit]

夏解, 夏明き (geaki)

夏安居 (geango)

See also[edit]

安居 (ango)

Etymology 3[edit]

Japanese Wikipedia has an article on:夏 (三代)Wikipedia ja

English Wikipedia has an article on:Xia dynastyWikipedia

Kanji in this term

かGrade: 2

kan’on

From Middle Chinese 夏 (MC haeX).

The kan'on reading, so likely a later borrowing.

Proper noun[edit]

夏 • (Ka) 

the Xia dynasty (first dynasty of China)

Short for 大夏 (Daika): Xia, one of the Sixteen Kingdoms

Short for 西夏 (Seika): Western Xia, an empire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 surname

a male or female given name

References[edit]

↑ 1.0 1.1 Akira Matsumura, editor (2006) 大辞林 [Daijirin] (in Japanese), Third edition, Tōkyō: Sanseidō, →ISBN

^ NHK Broadcasting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editor (1998) 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辞典 [NHK Japanese Pronunciation Accent Dictionary] (in Japanese), Tōkyō: NHK Publishing, →ISBN

Korean[edit]

Etymology[edit]

From Middle Chinese 夏 (MC haeH).

Historical readings

Recorded as Middle Korean ᅘᅡᆼ〮 (Yale: hhá) in Dongguk Jeongun (東國正韻 / 동국정운), 1448.

Recorded as Middle Korean 하 (ha) (Yale: ha) in Hunmong Jahoe (訓蒙字會 / 훈몽자회), 1527.

Pronunciation[edit]

(SK Standard/Seoul) IPA(key): [ha̠(ː)]Phonetic hangul: [하(ː)]Though still prescribed in Standard Korean, most speakers in both Koreas no longer distinguish vowel length.

Hanja[edit]

Korean Wikisource has texts containing the hanja:

Wikisource

夏 (eumhun 여름 하 (yeoreum ha))

Hanja form? of 하 (“summer”).

Compounds[edit]

Compounds

하복 (夏服, habok, “summer clothes”)

하계 (夏季, hagye, “summer season”)

금하 (今夏, geumha, “this summer”)

하절 (夏節, hajeol, “summer season”)

동충하초 (冬蟲夏草, dongchunghacho, “Cordyceps”)

춘하추동 (春夏秋冬, chunhachudong, “the four seasons”)

See also[edit]

춘 (春, chun, “spring”)

추 (秋, chu, “fall; autumn”)

동 (冬, dong, “winter”)

References[edit]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Digital Hanja Dictionary,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 [2]

Vietnamese[edit]

Han character[edit]

夏: Hán Việt readings: hạ

夏: Nôm readings: hè

chữ Hán form of hạ (“summer”).

Nôm form of hè (“summer”).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tionary.org/w/index.php?title=夏&oldid=78097978"

Categories: CJK Unified Ideographs blockHan script charactersTranslingual lemmasTranslingual symbolsHan ideogrammic compoundsMandarin terms with audio linksMandarin terms with multiple pronunciationsMiddle Chinese lemmasOld Chinese lemmasChinese lemmasMandarin lemmasCantonese lemmasTaishanese lemmasHakka lemmasMin Dong lemmasHokkien lemmasTeochew lemmasWu lemmasXiang lemmasChinese nounsMandarin nounsCantonese nounsTaishanese nounsHakka nounsMin Dong nounsHokkien nounsTeochew nounsWu nounsXiang nounsChinese adjectivesMandarin adjectivesCantonese adjectivesTaishanese adjectivesHakka adjectivesMin Dong adjectivesHokkien adjectivesTeochew adjectivesWu adjectivesXiang adjectivesChinese proper nounsMandarin proper nounsCantonese proper nounsTaishanese proper nounsHakka proper nounsMin Dong proper nounsHokkien proper nounsTeochew proper nounsWu proper nounsXiang proper nounsChinese terms with IPA pronunciationChinese hanziChinese Han charactersChinese terms with historical sensesChinese terms with obsolete sensesLiterary Chinese terms with quotationsChinese surnamesMandarin terms with usage exampleszh:Chinese dynastiesSichuanese lemmasDungan lemmasGan lemmasJin lemmasMin Bei lemmasSichuanese nounsDungan nounsGan nounsJin nounsMin Bei nounscmn:SeasonsBeginning MandarinJapanese Han charactersGrade 2 kanjiJapanese kanji with goon reading げJapanese kanji with kan'on reading かJapanese kanji with kun reading なつJapanese terms spelled with 夏 read as なつJapanese terms read with kun'yomiJapanese terms inherited from Old JapaneseJapanese terms derived from Old JapaneseJapanese terms inherited from Proto-JaponicJapanese terms derived from Proto-JaponicJapanese terms with IPA pronunciationJapanese terms with audio linksJapanese lemmasJapanese nounsJapanese terms with multiple readingsJapanese terms spelled with second grade kanjiJapanese terms written with one Han script characterJapanese terms spelled with 夏Japanese single-kanji termsja:SeasonsJapanese proper nounsJapanese given namesJapanese female given namesJapanese surnamesJapanese terms spelled with 夏 read as げJapanese terms read with on'yomiJapanese terms derived from Middle Chineseja:BuddhismJapanese terms spelled with 夏 read as かJapanese short formsJapanese male given namesja:CalendarKorean terms derived from Middle ChineseMiddle Korean Han charactersKorean terms with long vowels in the first syllableKorean lemmasKorean Han charactersVietnamese Chữ HánVietnamese lemmasVietnamese Han charactersVietnamese NomHidden categories: Translingual terms with redundant script codesTranslingual terms with non-redundant non-automated sortkeysPages with raw sortkeysHan char with multiple idsChinese links with redundant wikilinksChinese redlinks/zh-lChinese terms with redundant script codesChinese links with redundant alt parametersJapanese terms with redundant transliterationsJapanese terms with non-redundant manual transliterationsJapanese terms with redundant sortkeysJapanese links with redundant wikilinksJapanese entries with topic categories using raw markupJapanese terms with non-redundant non-automated sortkeysKorean links with redundant wikilinksKorean terms with non-redundant non-automated sortkeys

Navigation menu

Personal tools

Not logged inTalkContributionsCreate accountLog in

Namespaces

EntryDiscussion

English

Views

ReadEditHistory

More

Search

Navigation

Main PageCommunity portalRequested entriesRecent changesRandom entryHelpGlossaryDonationsContact us

Tools

What links hereRelated changesUpload fileSpecial pagesPermanent linkPage informationCite this pageGet shortened URLDownload QR code

Print/export

Create a bookDownload as PDFPrintable version

In other languages

Bân-lâm-gúČeštinaDeutschΕλληνικάEspañolEsperantoFrançaisGalego한국어HrvatskiÍslenskaItalianoಕನ್ನಡKaszëbscziKurdîລາວLatinaLietuviųLimburgsMagyarMalagasyBahasa MelayuNederlands日本語Norsk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Српски / srpskiSuomiSvenskaதமிழ்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 Việt中文

This page was last edited on 14 February 2024, at 03:43.

Definitions and other text are availabl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the Terms of Use and Privacy Policy.

Privacy policy

About Wiktionary

Disclaimers

Code of Conduct

Developers

Statistics

Cookie statement

Mobile view

夏季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季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语言

语言链接位于页面顶部,标题的另一侧。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1时间划分

2物候

开关物候子章节

2.1星座

2.2动物

2.3夏的定义

2.4节气

3气候

开关气候子章节

3.1中國大陸、香港、澳門

3.2台灣

3.3日本

4天文

5夏天的活动

6夏天圖集

7延伸阅读

开关目录

夏季

185种语言

АԥсшәаАдыгабзэ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العربيةܐܪܡܝܐالدارجةمصرىAsturianuAymar 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oarischŽemaitėškaBikol 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Banjarবাংলাབོད་ཡིགBrezhonegBosanskiCatalà閩東語 / Mìng-dĕ̤ng-ngṳ̄НохчийнکوردیČeštinaKaszëbsczi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DolnoserbskiडोटेलीΕλληνικάEmiliàn e 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SuomiVõroFøroysktFrançais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GalegoAvañe'ẽગુજરાતીGaelg客家語/Hak-kâ-ngî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HornjoserbsceKreyòl 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InterlinguaBahasa IndonesiaInterlingueIlokanoГӀалгӀай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La .lojban.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Taqbaylit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Перем комиRipoarischKurdîКоми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ЛаккуЛезгиLigureLadinLombardລາວLietuviųLatviešuМокшеньMalagasyОлык марий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Кырык марыBahasa Melayuမြန်မာဘာသာЭрзяньمازِرونیNapulitanoNedersaksiesनेपालीनेपाल भाषाNederlandsNorsk nynorskNorsk bokmålNouormandOccitanLivvinkarjalaИронਪੰਜਾਬੀNorfuk / PitkernPolski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una SimiRomânăArmãneashtiРусскийIkinyarwandaСаха тылаᱥᱟᱱᱛᱟᱲᱤSarduSicilianuScotsسنڌي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aclḥitසිංහලSimple 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ChiShonaSoomaaligaShqipСрпски / srpskiSvenskaKiswahiliSakizayaதமிழ்Tayalతెలుగు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mençeTagalogSetswanaTürkçeТатарча / tatarçaئۇيغۇرچە / 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VènetoVepsän kel’Tiếng ViệtWest-VlamsVolapükWalonWinaray吴语Хальмг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Vahcuengh文言Bân-lâm-gú粵語IsiZulu

编辑链接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维基语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和「夏天」均重定向至此。关于其他用法,请见「夏 (消歧义)」和「夏天 (消歧义)」。

  关于名为夏日的其他事物,請見「夏日」。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2年5月4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夏季的海灘風景

天气條目系列之一天气

溫帶及極地季節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極晝

极夜

熱帶季節

旱季

哈麥丹風(英语:Harmattan)

雨季

风暴

积雨云

弧狀雲

下擊暴流

微下擊暴流

熱暴流

反射回波(英语:Derecho)

闪电

火山雷

雷暴

氣團雷暴(英语:Air-mass thunderstorm)

雷打雪

乾燥雷暴(英语:Dry thunderstorm)

內消旋旋風(英语:Mesocyclone)

超大胞

龍捲風

反氣旋龍捲風(英语:Anticyclonic tornado)

陸龍捲

海龍捲風

塵捲風

火龍捲

反气旋

气旋

極地低壓

溫帶氣旋

歐洲風暴(英语:European windstorm)

東北風暴

副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

大西洋颶風(英语:Atlantic hurricane)

颱風

风暴潮

沙尘暴

萨姆风

哈布風(英语:Haboob)

季风

菲律賓信風(英语:Amihan)

烈風

西洛可风

火災暴風

冬季風暴

冰暴

雪暴

地面暴風雪(英语:Ground blizzard)

飑雪(英语:Snow squall)

降水

毛毛雨

冻毛毛雨(英语:Freezing drizzle)

冰雹

大型冰雹(英语:Megacryometeor)

冰珠

钻石尘

冻雨

豪雨

雨夾雪

雪粒(英语:Snow grains)

雪輥(英语:Snow roller)

雪泥(英语:Slush)

主題(英语:Index of meteorology topics)

空氣污染

大氣層

大氣化學

大氣對流

大气物理学

大氣河流

氣候

雲物理學

霧季(英语:Fog season)

寒流

热浪

高速氣流

气象学

惡劣天氣(英语:Severe weather)

惡劣天氣現象列表(英语:List of severe weather phenomena)

極端天氣

各國惡劣天氣術語列表

加拿大惡劣天氣術語列表(英语:Severe weather terminology (Canada))

日本惡劣天氣術語列表(英语:Severe weather terminology (Japan))

美國惡劣天氣術語列表(英语:Severe weather terminology (United States))

天气预报

人為天氣改變(英语:Weather modification)

詞彙表

氣象學(英语:Glossary of meteorology)

氣候變化(英语:Glossary of climate change)

龍捲風(英语:Glossary of tornado terms)

熱帶氣旋(英语:Glossary of tropical cyclone terms)

氣象主题查论编

夏季是一年四季的第二季,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同时也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北半球的夏季依公曆通常被認為在6、7、8月,但實際則隨地區而不同。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此外,由於夏季時全球大部份中小學學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當旺盛的學生旅遊季節。以北半球為例,除了赤道一帶其他地方都有夏季:曼谷夏季約八個月、北極夏季約五個月(另外七個月為冬季)。

时间划分[编辑]

在中國,夏季从立夏开始,到立秋结束;中国的一些地區则为夏至至9月份(南北方有一定差异,福建和广东一般至秋分结束,长江中下游一带至处暑,而北方地區则至立秋)。香港和日本通常將6月、7月、8月定為夏季。在北半球一些地區则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在南半球,一般將12月、1月和2月定为夏季。

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高于22摄氏度为进入夏季的标志。

物候[编辑]

星座[编辑]

在北半球的夏季夜空中最显眼的是隔着银河相望的天琴座和天鹰座、以及其间的天鹅座。他们各自所含的一等星即织女一・河鼓二・天津四相连形成一个大三角型即夏季大三角。织女一和河鼓二也分别代表了东亚地区七夕传说中的织女和牛郎。南方的夜空中亦可以观察到天蠍座。和冬季夜空中易于观察的猎户座同样有名。

动物[编辑]

在北半球的夏季,各类生物已经恢复生机,大都开始旺盛的生命活动。很多生物会在夏季繁殖后代,各种动物选择夏季交配,生育;植物竞相开花结果。这主要是由于在夏季气候最热,各类食物丰富,而且对于卵生动物,卵更易于孵化。北半球亚热带和温带的于夏季活动的代表性昆虫为蝉。此外,萤火虫和蚊也是活动季节主要为夏季的昆虫。海藻類主要从春季至初夏时节大量滋生、之后逐渐减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上升以及水中營養成分增加。

夏的定义[编辑]

二十四节气中从立夏开始到立秋的前一日结束

农历(太阴历)中的四月・五月・六月

公历(太阳历)的6月・7月・8月(北半球);12月・1月・2月(南半球)

天文学上是从夏至开始到秋分结束

节气[编辑]

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0-22日交节

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气候[编辑]

夏天是台风肆虐的季节(但圖中的是颶風)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编辑]

在大多數地區夏季是氣候炎熱、有可能缺水的季节,但在中国大陸等季风气候区,夏季是降雨最集中的季节。

北半球的夏季气温高是最显著的气候特征,因地域、干湿环境的不同,会产生炎热干燥或者湿热多雨的气候。而在中國沿岸地方一般會在5月因中國內陸受熱,西南形成低氣壓處引進西南季候風,西南季候風一般會在5月中旬或下旬抵達中國沿岸等地,東北季候風會被西南季候風阻擋,導致東北季候風以後整個夏天將不會再來中國沿岸城市,亦代表着中國沿岸的東北季候風正式結束,直至8月尾至9月中,秋天開始才會再來第一波。而中國沿海地市通常會以第一波西南季候風抵達的時候,作夏天到來的定義。

北方的東北季候風所帶來的冷空氣和南方的西南季候風所帶來的暖空氣相撞,在南海生成低壓槽,而且會因暖空氣及冷空氣的勢力以北上或南下,令香港等地出現多日持續大雨的週期,此乃香港等地的華南前汛期開始,直至七月副高北抬,把較冷的空氣及低壓槽一迸推進中國內陸城市,香港才會結束華南前汛期。

但大陆黃河流域一帶則受華南低壓槽北上的影響,令廣泛地區在7月頭一般多雨,此乃梅雨的開始,此情況會直至7月中結束。香港後汛期一般會在八月開始,原因是此時熱帶氣旋因受副高影響下,會向西進入南海,持續影響香港或季風槽北上影響香港,令香港出現大雨,但是華南後汛期一般下的大雨都是陣發性,雨量一般會比6月較大,但持續性則較差。而一般而言,華南後汛期一般維持至九月第一波東北季候風正式來臨而進入尾聲,隨住熱帶氣旋受西風槽南下影響,不再有較多的熱帶氣旋登陸華南下,華南後汛期一般在九月中至十月頭結束。

由于大多地区会受到低气压影响,气候相对稳定。但是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会形成台风,容易对中国大陸华南地区尤其是福建、广东、海南造成破坏性影响。

台灣[编辑]

台灣夏季氣候炎熱,雨量豐沛,盛行西南風,屬颱風季。台湾因为有北回归线经过,属热带季风气候或副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和二十四节气不同,夏天从5月初开始到10月末结束(中国大陸通常采用6月下旬的夏至至9月下旬的秋分为夏季的划分方式)。受地形影響,午後易有積雨雲發展,山區多於平地。

日本[编辑]

日本夏季普遍高温多雨,日本将一日中最高温在30℃以上的时候叫真夏日,35℃以上为猛暑日,夜间最低气温在25℃以上则称作热带夜。日本列岛夏季受北太平洋高压影响地表温度普遍较高,午后易形成积乱云(入道云)。和台湾,中国华南地区一样,日本在夏季也经常受到台风的侵袭,并且由于小笠原高压和扬子江气团等的多重影响难以预测其动向。多数是由冲绳转向东北的九州,本州地区。

天文[编辑]

夏季太阳直射点一直处在北半球。起初向北移动,夏至时到达北回归线,之后向南“回归”。

夏季是北半球日照最长的季节,在北极圈会出现极昼,太阳终日不落。

在7月1-3日,地球会运动到公转轨道的最远点。

从黄道平面看来,太阳位于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的背景上。

夏天的活动[编辑]

夏季是學校安排暑假的時候,同時很多公司企業推出新產品及促銷活動的季節。例如包含皮克斯、梦工厂、迪士尼在內的電影公司與工作室會在暑假推出新影片吸引客群,商家企業則會行銷冰品、冷氣、電風扇等消暑相關物件。參與水上活動(例如海水浴、游泳、衝浪、潛水等)與安排旅遊消暑的遊客亦會增加。不论天气预报如何,台湾人在夏天时常会备伞以防阵雨或晒黑。台湾人在夏天喜欢吃冰品,近年来芒果冰風行一时,另外仙草冰、粉圓冰、爱玉冰也很受歡迎。據說,來一杯Gin Tonic也很不錯。

夏天也是日本一年中节日最多的季节。除了日本传统的盂兰盆节(意义相当于中国的中元节,日本各大都市通常会掀起返乡潮,各公司企业亦会安排假期)以外日本夏季各地都会举办花火大会,天神祭、七夕等也是日本的传统节日。北歐地區會在夏至來臨時慶祝仲夏節。斯拉夫文化會在伊凡·庫帕拉節慶祝假日。南半球則會在夏季慶祝聖誕節與跨年元旦,澳洲固定於每年夏季的1月26日慶祝國慶日澳大利亞日。

由於香港暑假期間,電視觀眾較多,亦為電視廣告旺季。因此,TVB於2012,推出TVB Amazing Summer。最初是爲了抗衡競爭對手有線電視的2012年倫敦奧運直播,但其後該活動大受歡迎,到了2021年,由於構思Amazing Summer的綜藝科總監余詠珊在該年4月離開無綫電視,而且翡翠台在該年7至8月的黃金時段直播2020年東京奧運的賽事,Amazing Summer在該年被取消。

夏天圖集[编辑]

炎炎夏日的蜻蜓

夏之海

夏天的景致

夏天活動

夏令營地

夏天的岸邊風景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编辑]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夏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仲夏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古今圖書集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夏季(分類)

查论编季节温带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热带季节

雨季

旱季

其他

雾季

飓风季

季风季

梅雨季

规范控制

AAT: 300133099

BNE: XX527189

BNF: cb120689034 (data)

GND: 4136980-4

J9U: 987007548499605171

LCCN: sh85130432

NKC: ph412844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夏季&oldid=80692216”

分类:​夏季節隐藏分类:​自2012年5月缺少来源的条目包含AA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06:45。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夏_夏字的拼音,意思,字典释义 - 《新华字典》 - 汉辞宝

夏_夏字的拼音,意思,字典释义 - 《新华字典》 - 汉辞宝

首页

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繁体辞典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古诗词

诗词名句

夏 ~ 新华字典

拼音xià

新华字典

【夏】字康熙字典

【夏】字说文解字

【夏】字繁体字典

部首夂

笔画10画

部外笔画7画

部首(繁)夊

字形上下

五行火

五笔DHTU

统一码590F

郑码ANRS

仓颉码MUHE

四角码10407

电码1115

近义字冬

异体字昰 廈 夓

【夏】字本义为古代汉民族自称。【夏】字造字法为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夏】字五行属火, 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一(夏) 夂”。【夏】字拼音为xià, 部首为夂, 笔画为10画, 笔顺为“一ノ丨フ一一一ノフ丶”。【夏】字五笔为DHTU, 郑码为ANRS, 仓颉码为MUHE, 四角码为10407, 电码为1115。【夏】字Unicode码为U+590F,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夏】字属《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之常用字, 属《通用规范汉字表》用字。【夏】字近义字:冬, 异体字:昰 廈 夓 。【夏】字收录于《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夏】字常用查询导航

夏字读音

夏字笔画

夏字五行

夏字谜语

夏字组词

夏字成语

xià jiǎ

【夏】字典释义(xià)

夏基本解释

例证

1 一年的第二季。2 中国朝代名。3 指中国。4 姓。

夏基本解释

例证

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2 中国朝代名:~代。~历。3 指中国:华~。4 姓。

夏详细解释

引证

夏[xià][名]【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造字法】: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1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En.] Chinese)2 泛指中国 ([En.] China)3 朝代名 ([En.] the Xia Dynasty)4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5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①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②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③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④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6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En.] Bactria)。7 通“厦”。大屋 ([En.] big house)8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En.] summer)9 姓夏[xià][形]1 大 ([En.] great)2 华彩,即五色 [magnificent color)

夏详细解释

引证

夏[xià][名]【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造字法】: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1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En.] Chinese)【引】1 《说文》:夏,中国之人也。 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2 泛指中国 ([En.] China)【引】1 《书·舜典》:蛮夷猾夏。 孔传:“夏, 华夏。”2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 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3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此之谓夏声。 服注:“与诸夏同风。”4 《吕氏春秋·察今》:东夏之命。 注:“东方也。”【例】又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3 朝代名 ([En.] the Xia Dynasty)4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引】1 《韩非子·五蠹》:构木钻燧于夏后氏。 2 蔡元培《图画》:始于虞夏。 3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后皋。 4 《史记·货殖列传》:虞夏以来。 【例】又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5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①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②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③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④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6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En.] Bactria)。【例】如:夏国;大夏7 通“厦”。大屋 ([En.] big house)【引】1 《楚辞·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2 《礼记·檀弓上》:见若覆夏屋者矣。 8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En.] summer)【引】1 《诗·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例】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称“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猎)9 姓夏[xià][形]1 大 ([En.] great)【引】1 《尔雅》:夏,大也。 2 《诗·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 传:“大也。”3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英】:夏]此字本谊训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 4 《方言》:自关而西, 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 【例】又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2 华彩,即五色 [magnificent color)【引】1 《周礼》:秋染夏。 【例】﹝x3#:又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鸡);夏缦(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车)

夏(xià)字组词

更多组词...

夏(xià)字开头词语

【夏正】夏历正月的省称。代指夏历。夏以正月为岁首,商以夏历十二月﹑周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见《史记.历书》。秦及汉初曾一度以夏历十月为正月。自汉武帝改用夏正后,历代沿用。

【夏口】夏口 Xiàkǒu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夏屋】大俎,大的食器。《诗.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毛传:'夏,大也。'郑玄笺:'屋,具也。'一说指大屋。参阅孔颖达疏。 大屋。

【夏无伏阴】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 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

夏网

夏清侯

夏卿

夏楚

夏鲧

夏腊

夏雨雨人

夏安居

夏耘

夏令营

夏炉冬扇

夏鼎

夏江城

夏山如碧

夏台

夏季

夏虫朝菌

夏桀

夏璜

夏山如滴

夏侯

夏历

夏鼎商彝

夏令

夏熟谷物

夏虫

夏锄

夏育

夏槁

夏种

夏礿

夏播

夏装

夏篆

夏葛

夏室

夏衣

夏鸡

夏虫语冰

夏南

夏庭

夏虫疑

夏服

夏潦

夏谚

夏缦

夏日可畏

夏蘖

夏条

夏虫疑冰

夏(xià)字结尾词语

【疰夏】1.中医指夏季长期发热的病,患者多为小儿,多由排汗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症状是持续发热,食欲不振,消瘦,口渴,多尿,皮肤干热,天气越热体温越高等。 2.患疰夏。 3.苦夏。

【每岁孟夏】每岁孟夏 měi suì mèngxià 每年初夏。兄弟姐妹中居长弟的称孟。引申开来,一个季节的开头也称孟,如孟春,孟夏

【迎夏】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夏和五方之南﹑五色之赤相配应,故于立夏日,天子率百官出南郊祭赤帝,迎接夏季到来。 指每逢夏日。

【三夏】1.经过夏季三次,即三年之意。 2.旧时以阴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此夏季的三个月,合称为「三夏」。

西夏

一夏

坐夏

送夏

游夏

夷夏

结夏

破夏

发夏

僧夏

害夏

以夷变夏

頀夏

五夏

韶夏

无间冬夏

无冬无夏

无冬历夏

章夏

雷夏

消夏

暮夏

度夏

苦夏

长夏

半夏

陔夏

五冬六夏

肆夏

解夏

过夏

季夏

蛮夏

仲夏

忽尔今夏

畿夏

黄农虞夏

蛀夏

族夏

槐夏

方夏

宋夏

梅夏

高楼大夏

首夏

公夏

盛夏

休夏

咸夏

虞夏

【夏】字典释义(jiǎ)

夏繁体解释

(*引自繁体辞典解释)參見「夏楚 」條。

夏(jiǎ)字组词

更多组词...

夏(jiǎ)字结尾词语

【阳夏】

(注)参考资料:以上【夏】字释义主要参考 《新华字典》, 《高级汉语词典》, 《中华字海》 , 《汉语大字典》

您可能想查看的字

昰, 拼音为shì,xià, 笔画为9画, 部首为日, unicode编码6630, 汉语字典解释:1、 同“是”。 ,同【是】。,1、 同“夏”。

, 拼音为qián,xià, 笔画为9画, 部首为一, unicode编码2003C, 汉语字典解释:1、 义未详。《字彙補•夂部》:“,音虔。見《玉堂漫筆》。” ,同【夏】。,1、 同“夏”。《字彙補•夂部》:“,《瑯邪代醉編》:‘楊州漕河東岸有墓道,題曰:國公。人皆呼為夏國公,葢鎮遠侯顧公之賜葬也。’据此,則亦夏字。”

, 笔画为12画, 部首为亻, unicode编码20318, 汉语字典解释:1、 同“夏”。《字彙補•人部》:“,音義與夏同。”

, 笔画为14画, 部首为人, unicode编码2037A, 汉语字典解释:1、 同“夏”。《説文•夂部》:“,古文夏。”

, 笔画为13画, 部首为土, unicode编码21530, 汉语字典解释:1、 同“夏”。《改併四聲篇海•士部》引《併了部頭》:“,古文夏字。”

, 笔画为12画, 部首为夂, unicode编码2156D, 汉语字典解释:1、 同“夏”。《改併四聲篇海•夂部》引《川篇》:“,音夏。”《字集補•夂部》:“,同夏。”

, 笔画为16画, 部首为夂, unicode编码2157B, 汉语字典解释:1、 同“夏”。《字彙補•夂部》:“,石鼓文‘夏’字。”按:《石鼓文》无“夏”字。

, 笔画为18画, 部首为夂, unicode编码2157E, 汉语字典解释:1、 同“夏”,《集韻•馬韻》:“,隸作夏。”

, 笔画为30画, 部首为夂, unicode编码21583, 汉语字典解释:1、 同“夏”。《字彙補•夂部》:“,同夏。”

, 笔画为17画, 部首为日, unicode编码232D7, 汉语字典解释:1、 同“夏”。《改併四聲篇海•日部》引《類篇》:“,音夏。”《字彙補•日部》:“,音義與夏同。”

, 笔画为14画, 部首为疋, unicode编码24D1E, 汉语字典解释:1、 同“夏”。《康熙字典•疋部》引《玉篇》:“,與夏同。”

, 拼音为xià, 笔画为18画, 部首为虍, unicode编码27204, 汉语字典解释:1、 清三合会旗号专用字。参见“”。

诗词接龙:【夏】字开头的诗句

夏灭渐宁乱, --- [唐代]苏颋《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诗应制》

夏水欲满君山青。 ---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夏景常昼毒, --- [唐代]张籍《寄韩愈》

夏炎百木盛, --- [唐代]韩愈《南山诗》

夏来菰米饭, --- [唐代]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种桑百馀树》

夏姬灭两国, --- [唐代]杜牧《杜秋娘诗》

夏莺千啭弄蔷薇。 --- [唐代]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夏物萧疏景更清。 --- [唐代]吴融《书怀》

夏尽不闻蝉。 --- [唐代]岑参《首秋轮台》

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廓。 --- [宋代]柳永《女冠子•淡烟飘薄》

诗词飞花令:包含【夏】字的诗句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 [宋代]苏舜钦《夏意》

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 [唐代]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 --- [唐代]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

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 --- [唐代]包何《送韦侍御奉使江岭诸道催青苗钱》

离郡来几日,太白夏云生。 --- [唐代]白居易《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

复值凉风时,苍茫夏云变。 --- [唐代]高适《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簿》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 [唐代]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夏梅山雨渍,秋瘴江云毒。 --- [唐代]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 [唐代]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草枯朔野春难发,冰结河源夏半销。 --- [唐代]张蠙《边情》

【夏】的同音字(xià)

下 乤 懗 丅 㙤 圷

【夏】的同部首字(夂部)

复 备 处 冬 㚆 夅

【夏】的同笔画字(10画)

通 准 流 难 调 效 都 海 展 素 特 原 离 般 能 值 称 格 验 真 根

大家正在看

汉辞宝©2024 www.hancibao.com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夏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夏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

字級:

E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網站導覽

最新消息

編輯說明

使用說明

常見問題

登入

關鍵字搜尋

搜尋

選單

:::

單字

全文

字典檢索

檢索

關閉小鍵盤

注音

漢拼

ˊ

ˇ

ˋ

˙

空白鍵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a

ai

an

ang

ao

e

ê

ei

en

eng

er

i

ia

ian

iang

iao

ie

in

ing

iong

iu

yi

ya

ye

yao

you

yan

yin

yang

ying

yong

o

ong

ou

u

ua

uai

uan

uang

ue

ui

un

uo

wu

wa

wo

wai

wei

wan

wen

wang

weng

ü

yu

yue

yung

yun

ˊ

ˇ

ˋ

空白鍵

部首索引

筆畫索引

注音索引

圖片索引

學習筆記

首頁

檢索結果【夏】單字內頁【夏】

回上頁

加入筆記

列印

筆順播放

暫停

開始

逐筆播放

重複播放

單字:

注音:

ㄒㄧㄚˋ

漢語拼音:

xià

部首:

部首外筆畫:

07

總筆畫數:

10

解釋

中華民國教育部 版權所有 © 2021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All rights reserved.

:::

個資法及隱私權聲明

辭典公眾授權網

網網相連

聯絡我們

三峽總院區地址:237201 新北市三峽區三樹路2號

臺北院區地址:106011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

中部辦公室地址:420081 臺中市豐原區師範街67號

電話總機: (02)7740-7890、傳真:(02)7740-7064、TANet VoIP:9009-7890

線上人數:

累積總人次:

關鍵字搜尋

搜尋

網站導覽

最新消息

編輯說明

使用說明

常見問題

帳號登入

字級

TOP

夏朝(中国历史朝代)_百度百科

国历史朝代)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夏朝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4个义项)展开添加义项夏朝播报讨论上传视频中国历史朝代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1-2] [108] [115]),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朝代。 [113]夏朝实际是由氏族为核心发展形成的国家, [3]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 [4] [5](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建立者为大禹, [112-113]亦又说是启 [111] [116],定都阳城、斟鄩、安邑等地。河南嵩山一带和伊河、洛河流域为活动中心区。 [116]夏是黄河中游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联盟,由十多个姒姓部落所组成,夏后氏在这些部落中居于领导地位。尧、舜时期逐步强大,鲧治水失败被杀。鲧子禹,继承父业,并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得到众多部落首领的支持拥护,成为诸夏族最高领导者,并逐步建立了夏族王权。 [117]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子启,这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 [6]。夏朝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7-8]经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中原地区包括禹都阳城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点。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二里头遗址为夏朝都城遗存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 [101]中文名夏朝外文名The Xia Dynasty别    名夏、西邑夏 [106-107]、西邑 [106-107]、有夏时间范围公元前 2070年 至 1600年帝    王姒启,姒太康,姒少康,姒桀等都    城阳城、阳翟、安邑、斟鄩等 [116]主要城市原、帝丘、老丘、西河、亳等语    种雅言货    币贝币、贝蚌、铜贝建立者夏禹目录1国号2历史▪夏族起源▪鲧禹治水▪讨伐三苗▪建立王朝▪太康失国▪少康中兴▪暴桀亡国▪夏人后裔3疆域▪范围▪都城变迁▪方国4政治▪官制▪纪年▪历法▪刑法5军事▪组织形式▪部队兵种6经济▪土地▪赋税▪农业▪手工业▪畜牧7文化▪文字▪地理8民族▪三苗▪东夷▪商9社会▪饮食▪交通10争议▪是否存在▪大禹族属▪文化遗址▪社会性质11国君世系国号播报编辑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 [110]夏朝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唐朝张守节则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夏”是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遂成为国名,这便是不少历史学家认为的中国世袭王朝的起始。 [10]《礼记·缁衣》、《尚书·太甲》、《清华简·尹诰》及《清华简·尹至》,称夏朝为“西邑夏”或“西邑”,有学者据此考证,甲骨卜辞中“西邑”即代指“夏”,也就是说,“西邑”是商朝人对“夏”的称谓。 [106-107]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华夏”条目记载,"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 [11]历史播报编辑夏族起源夏朝建立者启的父亲大禹像据史书记载,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夏部族大约是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以后逐渐兴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献均把夏部族追溯到颛顼。其中《史记·夏本纪》与《大戴礼记·帝系》称鲧为颛顼之子,认为:黄帝次子曰昌意,生颛顼,颛顼之子名鲧,鲧之子名叫禹,为夏后启(即夏启)父。 [12-14]但《汉书·律历志》引“伯禹帝系”则认为“颛顼五世而生鲧”。 [15-17]无论世系如何,这些记述表明,夏部族很有可能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是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与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个部落,夏部落一开始居住于渭水中下游,后东迁至晋南、豫西伊洛流域。 [14] [18]夏的区域大致在今河南中西部至山西南部一带,奉鲧、禹为祖神。《史记·六国年表》载:“禹兴于西羌。”《史记集解》引《帝王世纪》:“孟子称大禹生石纽,西夷人也。”近人的研究也表明,直到两汉魏晋时期,仍广泛流传着禹出自西羌的传说,称禹为“戎禹”,而羌人中也保持着对禹的崇拜。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徐中舒认为,夏朝的主要部族是羌,根据由汉至晋五百年间长期流传的羌族传说,没有理由再说夏不是羌。林向《“禹兴于西羌”新证》运用考古新证夏羌文化关系。以禹为代表的西羌(姜)戎文化与晋南豫北原有的文化相结合,构成华夏文化的主干。有学者认为石峁古城是夏人首都,但石峁文化更接近“狄”的系统。古书称禹出自西羌,似与北狄无关。而如若在更广的背景下理解禹出西羌的说法,亦即禹有“泛西北文化系统”或戎狄背景,那么就不能排除石峁与夏的关联。 [103]鲧禹治水参见:大禹治水最早有文献记载的一位夏氏族成员是鲧。《国语·周语》中说鲧作为夏部族首领被封在崇,故称“崇伯鲧”。鲧,是在大河南岸中岳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之后禹继承了鲧,为“崇伯禹”。这表明夏人早期活动于崇山附近 [19]。当时河水泛滥,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了部落联盟,鲧被四岳推选领导治水,历时九年而最终失败。治水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不善于团结族人及其他部落。《尚书·尧典》记载,尧最初认为鲧方命圮族、毁败善类而反对鲧领导治水 [20],说明鲧在领导治水时,有不少部落对他不满。《尚书·洪范》与《国语·鲁语》中又提到“鲧障洪水”,说明鲧治水的方法主要用土木堵塞以屏障洪水,或许这亦是鲧治水九年失败的原因之一 [21-22]。鲧治水失败后,被殛死于东方黄海海滨的羽山。夏禹王立像 [23]禹是鲧的儿子,鲧死后,禹受命,又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 [24]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 [25]禹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 [26]由于禹治水有功和促进农业生产,夏部族势力增强,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世袭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水时“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其刻苦精神得到后世传颂,治水过程也促进了各部落族人的团结。因此,夏朝建立的直接原因,很可能源自三皇五帝时代泛滥的黄河,由于洪灾长期影响着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而大禹动员各族展开的历时二十年的治水工作不仅空前的团结了华夏先民,也极大的提升了自己的声望。洪灾得到根治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首个统一王权的产生也就得以奠定。讨伐三苗参见:三苗禹治水有功,随后舜又派禹去讨伐三苗。禹屡败三苗,将三苗驱赶到丹江与汉水流域,巩固了君权。《墨子·非攻》中说道禹克三苗后,“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这说明禹在治水与讨伐三苗胜利后,夏部族已成为部族联盟首领。建立王朝参见:禅让制、涂山之会、世袭制、有扈氏、皋陶作刑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夏王启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据《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参加了涂山会盟, [27]可见夏部落的号召力。有一次在会稽(浙江绍兴)部落会盟时,防风氏首领因迟到而被禹处死。古文献中亦记载禹以诸侯部落路途的远近来分别纳贡约多少,可见夏氏族对其周边部落经济上的控制。 [3]禹曾推举东方颇有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以示对传统禅让制的尊重。 [28]然而皋陶没有等及禅让,比禹早死。禹又命东夷首领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益(伯益,也有人认为益不是伯益,而是同一时代的两个人)按照部落联盟的传统,为禹举行丧礼,挂孝、守丧三年。三年的丧礼完毕后,益没有得到权位,而启在民众的拥护下,得到了权位。关于这一段历史的记载,说法不一: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另一说“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之后益率领着东夷联盟讨伐启。经过几年的斗争后,启确立了他在部族联盟中的首领地位”,但其共同观点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 [29],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反对。随后不少倾向禅让传统的部族质疑启的权位。启都郊外的有扈氏仗义起兵,率领部族联盟向启都讨伐,与启军大战于甘。战前启称他的权位是“恭行天”的,这便是之后周朝天子论的雏形。启拥有中原民众的赞同,在人数方面占有绝大优势,最终击败有扈氏,罚贬做牧奴。这次胜利代表中原地区的主流社会观念已从原始的禅让制度转向了世袭制度。 [29]夏氏族原姓姒,但从启开始改用国名“夏”为姓。同时启不再使用伯这个称号而改用后,即“夏后启” [30]。启能歌善舞,常常举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钧台,此即钧台之享,还在“天穆之野”表演歌舞。《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到启在舞蹈时“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 [31]。甚至有些文献传说启曾经上天取乐舞。中国古老的乐舞文献《九辩》、《九歌》与《九招》均称启为其原作者。启统治期间,其子武观时常作乱。《韩非子·说疑》说他“害国伤民败法”,最终被诛杀 [32]。除了夏氏族内部的纠纷,为争夺部落联盟的主导权,亦常常与东夷作战。太康失国参见:太康失国夺取夏朝政权的后羿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 [33],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有穷氏部落趁机西进。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羿(即后羿) [34]。羿率军从东夷属地鉏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随之太康投奔斟鄩的斟鄩氏。羿夺得权位后并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但事实上国事全由羿来治理。此举引起不少部落的不满。其中主持天象活动的和氏与羲氏公开反对。羿说他们废时乱日,派胤率兵讨伐羲和二氏,战前作誓师辞《胤征》 [35],在战中取胜。 [36]中康死后,其子相继位。随后投奔与夏同姓的斟鄩、斟灌二氏。从此,羿独承王位。羿好射猎,不善治理,得权后,他像太康一样,好狩猎而荒废国事。他废弃武罗、伯困、龙圉等忠臣,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不孝子弟寒浞。寒浞年少时因造谣惑众被伯明氏君主所逐,后被有穷氏首领羿收养,成为有穷氏的一员,得到重用。寒浞势力日益强大,后来趁羿在外射猎的机会将羿及其家人杀掉,霸其权、夺其妻,生下豷、浇二子。寒浞把戈封给了他的儿子豷,把过封给了他的另一个儿子浇。浇受父命率兵先后灭掉亲夏的斟灌氏与斟鄩氏,杀了在斟鄩躲避的相。相的妻子缗当时已怀下相的儿子,她从墙洞逃走至其母亲有仍氏家里避难,不久生下遗腹子少康。少康中兴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浇闻讯后,派人追杀有仍氏,少康无奈投奔有虞氏(舜之后裔),作了庖正。有虞氏首领虞思膝下无子,仅有二女。他将二女许配少康,赐给他田一成、众一旅,并把纶城交由少康管理。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组织余下的夏部族民众,设官分职。派女艾到浇廷中密探,准备恢复夏室。 [37]此时,躲避在有鬲氏的夏室遗臣靡得知少康准备夺回政权,亲自带领斟灌、斟鄩氏的残余民众与少康会师,联合击败了寒浞。复立少康为夏后。而后少康灭浇于过,又派他的儿子杼灭豷于戈。至此,控制中原三代四后近百年的东夷族有穷氏覆灭,结束了四十载的“无王”时期 [38]后世称“少康中兴”。通过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的这段叙史可以看到夏朝平定中原方国部落(尤其是东夷族)的历程。少康之子杼(也作“予”)承后位。他了解东夷对夏室的不满,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从原东迁至老丘。他重视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文献中常常有“杼作甲”、“杼作矛”的说法。他还派人讨伐东部地区的东夷(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传说其获取了吉祥物九尾狐。夏朝的版图在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黄海)之滨。杼在位期间是夏朝最昌盛的时期。夏人对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 [19]《国语·鲁语》说道“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杼全面地继承了禹的事业。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族与夏朝开始和平共处。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槐逝后,其子芒继位。芒逝后,其子泄继位。这期间东夷族与夏人逐渐同化。泄在位期间开始向西方发展。同时,他开始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封土封号。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泄逝后,其子不降继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暴桀亡国不降死后,让其弟扃继承了后位。扃死,其子廑继位。廑继位后不久便病死,其堂兄不降之子孔甲继位。他改变了夏礼中祭祀祖宗的传统,开始着重恭顺天帝。《史记·夏本纪》记述道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不少方国部落开始对夏室产生了不满,但夏朝与东夷的关系仍然友好。这有可能是东夷与夏人的同化度较高的原因。孔甲死,其子皋继位。皋死,其子发继位。这段期间,方国部落与夏室的关系恶化,氏族内部的纠纷也激烈化。从孔甲经皋与发,到履癸(即桀)内乱不止。夏桀失政图孔甲乱政后夏王朝的统治日益衰落。发死后,其子履癸(夏桀)继位。桀善武,“手搏豺狼,足追四马” [39]。桀在位期间,夏室与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给夏上贡的部落不断地减少。桀因此还常常讨伐那些不顺从的部落。古文献中说桀贪色,击败某个部落后会从那部落中挑选出所钟爱的女子带回宫作为妃子。《国语·晋语》提到的有施氏、《竹书纪年》提到的岷山氏、末喜氏都遭到了这种下场。其中末喜氏的妃子妺喜早已与伊尹结好,桀却在洛把她夺走,伊尹愤怒中奔投了商汤。夏桀桀的屡次征伐也惹怒了不少较有权威的部族。有缗氏(舜的后代)因不服顺桀而被灭之。活动于今河南东部山东省西南部的子姓商部族正在夏乱这期间兴旺了起来。桀又因商不服的借口讨伐商首领汤并败之。汤被囚禁于夏台(一作钧台),随后被释放。除了夏室对外关系的恶化外,文献中还提到了桀在廷内用人失当。桀只顾自己享乐,不顾民众疾苦,大约在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在仓皇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边逃边战,最终败于有娀氏旧址。桀逃至鸣条(今山西安邑),汤追之,又在鸣条展开了大战。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一作鬲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又跑到了南巢之山(今安徽省巢湖市)并死于此处(《淮南子·修务训》稍有不同,说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鸣条之战夏室覆灭,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商汤在亳称“王” [40]。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政权夏朝 [3]灭亡,一说共传13世 [41]、17王, [42]历时约四百年。 [2]亡国时间,约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夏人后裔夏灭亡后,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 [43]桀带着部分民众从历山南迁至南巢 [44]。商汤王因帝宁之故都,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史记·陈杞世家》载夏裔在“殷时或封或绝” [45]。周武王灭商为王之后,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春秋末期,孔子因为崇尚夏礼,还特意去杞国访问考察 [46]。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禹陵村,夏禹姒姓后代世代为禹守陵 [47]。郭沫若、胡厚宣、程憬等认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战败后的夏。根据卜辞记载,土方是位于殷西北方的一个强大方国,是武丁以及先前商王的长期征讨的对象。武丁征服土方后,在其腹地“唐土”建设大型城邑“唐”,镇压控制土方人民,此后不再有土方叛变的记载 [48]。周初,成王封晋国始君唐叔虞于此。 [49]疆域播报编辑范围夏朝是城邦联盟到封建国家的过渡期,因此没有明确的疆域。夏氏族与其他城邦的关系很多就像是宗主国与朝贡国一样,但又有些方国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诸侯国,故仅能以势力范围来表示其影响力。禹贡九州图夏部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亲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50]。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安徽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洛阳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19]。当时夏的势力延伸到黄河南北,甚至长江流域。夏朝早期,夏人主要在山西中南部的河内地区活动,沿汾水、河水向东南方向迁途,晚期至河南中部伊、洛河流域。《国语·周语上》谓,“昔伊洛竭而夏亡”,可见伊洛河水对夏晚期都畿的重要性。 [51-52]对于夏朝的行政区,世传为“九州”: [53]1.冀州,夹右碣石入于河,三面距河,是各州贡道必经之处。(今山西、河北省境、辽宁西部。)2.兖州,浮于济、漯,达于河。(今山东西部、河北东南角。)3.青州,浮于汶,达于济。(今泰山以东之山东半岛。)4.徐州,浮于淮、泗,达于河。(今淮河以北之江苏、安徽以及山东南部。)5.扬州,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今淮河以南之江苏、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6.荆州,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今湖北、衡山以北之湖南以及江西西北端。)7.豫州,浮于洛,达于河。(今河南省境、湖北北部、陕西东南、山东西南部。)8.梁州,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今四川以及陕西、甘肃南端。)9.雍州,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都城变迁夏朝都城变迁首领居地今地鲧崇今河南洛阳嵩县 [54]大禹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告成镇 [55]阳翟今河南禹州平阳今山西安邑或晋阳启阳翟今河南禹州太康、中康斟鄩 [56]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相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帝丘今河南濮阳南羿鉏今河南滑县羿、寒浞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少康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县利民镇东南35里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南杼原今河南济源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杼、槐、芒、泄、不降、扃老丘今河南开封祥符区国都里村廑、孔甲、皋、发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桀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方国夏朝的国家政体既有别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同时又与西周一统天下实行的分封制和秦以后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不同。有学者认为,夏王朝是一个以夏邑为中心的国土不算太大的国家。作为天下共主的夏后氏与夏邑内外的地方政权呈现出颇为复杂的关系,并通过其作用与影响,在其所能控制的范围内,逐步强化不太稳定、乃至松散的等级从属关系和等级秩序。 [102]方国是由原始氏族部落转化形成的小型国家,这些邦国位于王畿之外, [57]不受夏后直接管辖。一些方国只是大的部族,另有一些较大的方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组织,规模甚至大于夏后氏。有穷氏代政期间,少康曾投奔有仍、有虞氏,在那里承当牧正和庖正。有仍氏又名有任氏,风姓,居于山东济宁微山湖畔,是太昊、少昊的后裔。有仍与夏后来往密切,之间有通婚现象。相妻缗来自有仍。相被寒浞杀害时,缗已方妊,她避居故乡,在有仍生下少康。少康复兴后,封有仍族人于任国。有虞氏乃虞舜之后,居于河南商丘虞城。 [58]舜老时,认为己儿商均不贤不肖,所以禅位于禹。禹仿效尧传舜时舜先让位于尧子丹朱的做法,让位于商均,民众却纷纷拥护禹而不理睬商均,于是禹继承了帝位,将商均分封于河南虞城。 [58]四世后,夏室中衰,年轻的姒少康逃到有虞氏避难,得到了首领虞思的大力协助,这才使夏室终得扭转局势,有虞氏直接关系到了夏后氏的存亡。一说偃姓乃皋陶后裔。禹老时,荐皋陶为继承人,然皋陶先禹而死,禹又荐伯益。禹死后,伯益效仿常规,先让位给禹子启,不料启深得民心,得到了民众的拥护,伯益失权。益不善罢甘休,于是与启作战,结果战败被杀。皋陶之后被封于东南六、英、许三地。 [59]有扈氏为夏之同姓部落。启夺益位,有扈不服,以“尧舜举贤,禹独与之”为名反对启的统治,结果在甘大战中失败,其部众被罚贬为牧奴,世代从事畜牧。胤子伯靡原为臣服夏后的部落首领,太康失国时又归附后羿,寒浞杀羿后逃奔有鬲氏。靡闻知少康准备复兴夏室,组织有鬲、二斟兵民与少康会师。斟灌氏、斟鄩氏统称“二斟”,与夏后同为姒姓,是夏代早期重要的亲夏氏族。二氏族在夏后氏的东南迁徒过程中与之融合,夏代晚期斟鄩之地更成为夏后的都邑,偃师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斟鄩。 [60]无王时期,寒浞命子浇率兵灭二斟,同时杀死躲避斟鄩的夏后相。其剩余势力又在数年后加入少康和伯靡的联军,复兴夏室。 [61]有缗氏为少昊另支后裔,是夏晚期东方的强大方国。夏桀在有仍召开盟会,有缗首领因不满桀的统治,愤慨归国,桀遂灭之。有莘氏,帝喾高辛氏之后裔,启时的支子封国。夏商之际,在伊尹的帮助下,有莘氏与商汤在北亳结盟,汤还从有莘氏娶妃。《山海经》之海外四经记录了夏朝周边的许多方国“国”名,可能纯属神话亦可能是远古部落名称的讹化。 [62]政治播报编辑官制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 [63]夏朝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原始部落制度逐渐解体的过程中,父权家长制家庭成为对它的一种摧垮力量,因为世袭制国家的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国家形成之后,各级贵族组织仍然要保持旧的血缘联系,严格区分姓氏。王室分封各部族,除保持它们所由出生的姓之外,又以封地建立新氏,大夫以邑为氏。在各级贵族之间,就依姓氏的区别建立了各自的宗族关系。这种宗族关系,虽然沿袭了旧的氏族组织的遗制,但在实际上是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按其班辈高低和族属亲疏等关系来确定各级贵族的等级地位的。《礼记·祭义》言,“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反映夏人对官位的重视,也从侧面说明夏代的职官已有明显的高低等级区别。夏后,即夏王,是夏朝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其下属的军队、官吏和监狱等,是维系国家政权的支柱。正,是夏代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吏之通称。见诸文献的有车正、牧正、庖正等,分别为管理车辆、畜牧和膳食的官吏。《左传·定公元年》云:“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据《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少康曾为有仍氏牧正。后“逃奔有虞,为之庖正。”夏朝设置太史令。太史令终古以谏桀无效而奔商闻名于世。《墨子·耕柱》记载夏后启铸造陶鼎于昆吾时曾通过他的卜官,翁难乙,求问天神。《夏书》载,“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夏后向四处巡征诗歌和意见的官员称作“遒人”、“瞀”、“啬夫”应该都属于“工”级的小吏。夏后可能还有专司占卜卜筮的“官占”。《夏书》又载,“辰不集于房,瞀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讲述发生日食的时候,有“瞀”官击打大鼓以示于众,官吏和庶民各自奔走相告。夏朝有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吏。《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孔安国云;“羲氏、和氏,掌天地四时之官。”《尚书·夏书》中有关于设官分职过程的概述,载道“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夏王还临时委任臣属执行专门的使命,犹如后世之钦差大臣。《史记·夏本纪》云:“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集解引孔安国曰:“胤国之君受王命往征之。”郑玄曰:“胤,臣名也。”纪年中国传统的干支纪法,起源很早。夏代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桀)等,都用天干为名,说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较普遍。历法夏代设有历法官,夏代历法,是中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能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已知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它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保存了中国最古的比较珍贵的科学知识。《夏小正》,已经被现代的天文学者证实是综合夏代至春秋时期历法知识的古籍,《夏小正》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书中除二月、十一与十二月外,每月载有确定季节的星象(主要是拱极星象与黄道星象)以指导务农生产,另外亦有记载当月植物之生长形态、动物之活动习性与祭祀(亦为物候学之重要典籍)。 [78]由于《夏小正》内容涉及星象与农业赖以使用之历法的关系,对古代天象与先秦历法研究也有相当重要之参考价值。 [79]《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一部具有丰富物候知识的著作。其经文有463字,按一年12个月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关生产的农耕、蚕桑、养马以及采集、渔猎等活动。刑法夏朝已制定刑罚。《左传·昭公六年》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史记·夏本纪》所载《甘誓》,对军队的刑罚有具体阐述。“用命,赏于祖。”集解引孔安国曰:“天子亲征,必载迁庙之祖主行。有功即赏祖主前,示不专也。”“不用命,僇于社。”集解引孔安国曰;“又载社主,谓之社事。奔北,则僇之社主前。社主阴,阴主杀也。”“子则帑僇女。”集解引孔安国曰:“非但止身,辱及女子,言耻累也。”夏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可概况为奉“天”罪罚。奉“天”罪罚的法制观表现为:一方面统治者的统治依据来自于天命;另一方面打着天的旗号实现统治。夏朝稳定之后,为于调整社会关系需要,逐步形成和不断扩充的。其基本内容是以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法律性质的习惯法为主,制定了《禹刑》,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规法典。《唐律疏议·名例律》中有,夏刑三千条,郑玄注《周礼》说:“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可见夏朝法律数量应较多,规定应该比较细密,法制应初具规模。《左传·昭公六年》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后人大多将《禹刑》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夏朝已初步形成五刑,并有一些罪名及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古文献记载夏时期已具备较完善的刑法制度。《尚书·吕刑》中说道“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便是指周穆王将夏朝的《赎刑》作为制定周国刑法制度—《吕刑》的重要参考。而文中提到的《赎刑》很可能与《左传》“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的《禹刑》实为一物。然《赎刑》、《禹刑》是否为夏之刑法,具体内容如何,已无可考。《左传》中引述《夏书》中关于夏时刑法载“昏、墨、贼,杀”,指触犯昏、墨、贼这三种罪过的人要判死刑。晋国叔向称这种刑法为“皋陶之刑”。虽然死刑观念应在新石器时代早已产生,但禹的理官皋陶可能是第一个将死刑法律化的人物。夏朝有监狱。《史记·夏本纪》云,桀“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索引曰:“狱名”。夏后槐的“圜土”、商汤被夏桀囚禁的“夏台”便是夏时的监狱,为中国史书记录最早的监狱。圜土是一种原始的监狱,在地下刨挖圆形的土牢,在地上搭架篱笆圈围土牢。《大禹谟》谓“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评价夏后立刑法是对民众进行治理的一种手段。除了《禹刑》外,还有《政典》。军事播报编辑组织形式夏朝的军队,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发明的专职征战的工具。夏以前,各部落、部落联盟之间的征战由部落内部的青壮年男子负担,夏建立后,中原形成了统一的部落共同体,并出现了国家机构,因此专职战斗的队伍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禹征三苗,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济济有众”;启征有扈氏,严厉告诫所属的军队要严格听从他的指挥。足见当时已有强大的军队。《甘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夏朝统治者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建立了一支奴隶主军队,于是原始形态的兵制也随之产生。夏朝军队由夏王掌握。在确立启的统治地位的甘之战中(甘在今陕西户县西),启要求全体参战者要严格执行命令,对勇敢作战、执行命令的人给予奖励,反之则予以惩罚。据《尚书·甘誓》记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可见,夏朝的军队已经有严格的纪律。由于夏朝处在阶级社会早期,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因而夏朝的军队数量不多。例如,夏五世国王少康逃亡到有虞氏时,住在纶(今河南虞城东南),只有500部属。后来,少康联合斟寻氏和斟灌氏两个部落,推翻了窃据夏朝的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夏朝军队的组织形式,在启讨伐有扈氏时,于甘地誓师所作的誓词中,可略见端倪。《史记·夏本纪》云:“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汝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政,汝不共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子则帑僇女。’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启在战争开始之前,召集臣属,声讨有扈氏的罪行,并告诫将士,要忠于职守。立功者赏,违命者严惩不贷。启灭有扈氏之后,诸侯皆臣服。誓词中提及的六卿、六事之人、左、右、御等,皆军队将士的称谓。“六卿”,《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孔安国曰:“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也。”“六事之人”,集解引孔安国曰:“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左”、“右”,集解引郑玄曰:“左,车左。右,车右。”“御”,集解引孔安国曰:“御以正马为政也。”部队兵种夏朝军队以步兵为主,但车兵已开始出现。《甘誓》中“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不正,汝不恭恭”的记载,证实了车兵的存在。左是车左,执弓主射;右为车右,执戈矛主刺杀;御者居中。一辆战车,三个乘员,与后来商朝车兵编制一样。另外,《司马法》中将夏代战车称为钩车。夏朝军队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木石制造的戈、矛、斧、殳和弓箭,也有少量的青铜兵器。夏朝时还没有常备军,只有贵族组成的平时卫队,作为夏王的警卫。如果发生战争,夏王就临时征集奴隶主组成军队进行战斗。 [80]车战是夏代的主要战斗形式。蔡沈《书经集传音释·甘誓》云:“古者车战之法,甲士三人,一居左以主射,一居右以主击刺,御者居中,以主马之驰驱也。”此种由左、右、御三人组合而成的车战形式,一直延续至商、周时期。经济播报编辑土地关于夏代的社会性质问题,没有取得一致看法,但是肯定当时存在着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已为不少专家认同。《左传》哀公元年记载伍员谈到“少康中兴”,少康因过浇之逼逃奔有虞时说:“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欢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这里所说的“一成”,当是《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说的“九夫为井”,“方十里为成”的“成”。方里而井,一井就是一里,方十里为成的“成”,就是百井。《汉书·刑法志》又说:“殷商以兵定天下矣。……立司马之官,设六军之众,因井田而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这段话虽然说的是殷周之制,但从这里所说的“成方十里”、“成十为终”是区划土地的单位名称看来,可以肯定《左传》中的“有田一成”的“成”,反映了夏代井田制即公社所有制的存在。所以,古代文献中也多谓井田之制,“实始于禹”。赋税九州的五服贡赋是夏后氏的主要经济来源,“夏后氏官百”中当有诸多官员专司赋役征发事务。根据《孟子·滕文公上》的“夏后氏五十而贡”看来,夏代的部落农民可能在耕种自己的五十亩“份地”外,还要耕种五亩“共有地”,即如赵岐《孟子注》所说“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这种年纳五亩之获以为贡的实际内容,如同马克思所指出,本是“指原始共同体时的贡赋关系”。这种“贡法”,还可以从古代文献中看出它的原始意义。《说文》云:“贡,献功也。从贝工声。”《初学记》卷二十又云:“《广雅》云:‘贡,税也,上也。’郑玄曰:‘献,进也,致也,属也,奉也,皆致物于人,尊之义也。’按《尚书》:‘禹别九州,任土作贡。’其物可以特进奉者曰贡。”这里所说的都指民间劳作献纳于上的意思,正如《周礼·夏官·职方氏》职云:“制其贡,各以其所有。”这就说明夏代公社中的大部分土地已经作为份地分配给公社成员,由其独立耕种;另一部分土地作为公社“共有地”,由公社成员共同耕种,将其收获物采取贡纳的形式,缴纳给公社酋长。这与恩格斯在论述克勒特人和德意志人氏族时曾经说过的“氏族酋长已经部分地靠部落成员的献礼如家畜、谷物等来生活”是一样的。五服图 [64]《尚书·禹贡》系后人所作,其中所记九州向国家贡纳的情形,虽然不能认为完全可靠,但其中说到:“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栗,五百里米”的随乡土所宜的贡纳制在夏代业已存在,当是可能的。因此,所谓“夏后氏五十而贡”的“贡法”,并不像《孟子·滕文公上》引龙子所说:“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孟子所说的“贡法”,并非禹之“贡法”,前代学者早有指出,例如阎若璩引胡渭之说云:“龙子所谓莫不善者,乃战国诸侯之贡法,非夏后氏之贡法也”。甲骨文中的殷商土田与耕作。夏代的氏族封建制度在经济方面亦有体现。《尚书》载“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说四海之内的氏族部落都归附夏后 [65],金木水火土谷六种物质皆受到治理,明晰各处田地的优劣,将其分入三等以决定赋纳数量,使得赋纳得其正而不偏颇,赐土、赐姓,根据方国部落与夏后氏关系之密切疏远定出封建的先后次序。《禹贡》一篇又列出九州赋纳物品的具体情况,将物品数量分作上上、中上、下上、上中、中中、下中、上下、中下、下下九等。又根据与夏后氏都邑地理距离的远近分作甸、侯、绥、要、荒“五服”。甸服:距离夏都城五百里以内的方国部落是夏都城的主要粮食供应区。百里之内者赋纳带秸秆的谷物;再往外百里者赋纳禾穗;三百里外者赋纳带稃的谷物;四百里外者赋纳粗米;五百里外者赋纳精米。侯服:距离夏都城五百至一千里间的方国部落是夏后氏的氏族诸侯部落的封地。先小后大,五百里至六百里为采地(即卿大夫的封地);六、七百里为男爵小国;八至千里地为侯伯大国。绥服:距离夏都城一千至一千五百里为夏后势力所及的边缘区域。其三百里内的可推行掌管文化教育,二百里外的推行发挥武威卫戍。要服:距离夏都城一千五百至二千里为夏后必须通过结盟交涉的方法而施加影响的区域。三百里内通过同盟和平相处,二百里外为夏民的流放地。荒服:距离夏都城二千至二千五百里处为异族疆域,与夏后氏只有间接的沟通。三百里内的是各少数民族,二百里外是流放地。九等和五服的描述是周人对夏朝赋纳经济的看法,非必夏代实况。如铁、镂不大可能是夏代所见物品,夏时期的诸侯爵位也无法考证。但是其中反映的一些看法,如夏后根据道途远近及各地生产情况来缴纳不同的产物,应当为夏代实况。论述夏朝的赋纳制度,《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26],意在夏人的“贡”、殷人的“助”和周人的“彻”制度实际都是在缴纳民户年产总和的十分之一,而且夏商周三代的田赋制度一脉相承,顾炎武更据此认为“古来田赋之制,实始于禹”。周朝的什一法是将一家民户在数年之间的收成总和平均后取出一个中庸常数作为缴纳数量,以夏朝的生产力和政权辐射力看,还没有能力履行这种实物地租制度。孟子记载的“贡”字,意味着民众与贵族间没有太大的强制成分,而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愿性。这种民众自主性质的赋贡制度符合夏时期落后的生产力与夏后氏尚不完备的政权机构的情景,也接近于原始氏族部落的民主经济秩序。夏朝末期,夏后氏与方国部落的关系恶化,夏后桀四处讨伐,他提升田赋数额以充军费,从而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不满情绪,使之最终离弃夏后投奔商汤。征夏之际,汤曾誓言于众,“‘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指诉桀的主要罪状。桀在什一“贡”赋之外征役民兵,而后民众不满便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转看殷商的“助”法制度,平民百姓在农业生产义务外另有以兵役为主的徭役责任,其结果是助法体系下的商族的可动员兵力大于夏后兵力。农业使用工具捕鱼(雕塑)在夏代,农业文明有较大发展。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为主,骨角器和蚌器也还在使用,在一些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留有用木质耒耜掘土的痕迹。当时的劳动人民使用这些比较原始的工具,发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平治水土,发展农业生产。水利建设《论语·泰伯》载禹“尽力乎沟洫”,变水灾为水利,服务农耕。其实水利技术的应用是黄河流域人民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慢慢积累开发出来的,并非大禹一人所为。 [66]劳作(雕塑)历法应用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有时称为夏历的农历可能是在夏代编成的。手工业龙山文化的蛋壳高柄杯随着夏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部门的分工,烧制陶器,琢磨石器,制作骨器、蚌器,冶铸青铜器和制作木器等各种手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分工。此外,制造木器、玉器、骨器和蚌器,以及纺织和酿酒等,在夏代都可能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77]烧制陶器制陶业在夏代可能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极为重要的行业。在烧制陶器方面,当时不仅广泛使用了快轮制造技术,而且在烧造方法上,又多采用陶器出窑前的施水法,使陶器多呈灰黑色、灰色或黑色,且又质地坚硬。陶器表面除多施用篮纹、方格纹与绳纹等装饰外,还有精美而细致的指甲纹、羽毛纹、划纹、圆圈纹和镂刻等装饰。器形品种如炊器、饮器、食器和盛储器等达三十多种。特别是有些造型美观,制作精湛,胎质细腻、薄如蛋壳、器表漆黑发亮的磨光黑陶器,只有具备烧陶丰富经验和高超技术的人才能烧制出来,故制陶业大概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石器制造夏朝器具 [76]在石器制造方面,以钻孔石铲与石刀为主。各种石器磨制精致,几乎没有钻孔损毁或重钻的现象,表明制作石器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少数靠近山区的遗址中,有较多的石器成品出土。而在远离山区的地方半成品和打下来的石片则不多见。说明这些地方出土的石器都是由制造石器的地方交换而来;还说明当时石器的专门加工和交换已经出现。青铜器二里头文化青铜酒器在文献中,有夏代冶铸青铜器记载。如“禹铸九鼎”和夏后启命人在昆吾铸鼎,出土的铸造铜器的遗存可以为证。如在临汝县煤山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中,出土了炼铜坩埚残块,其中最大的一块长5.3、宽4.1、厚2厘米,上面保存有六层冶铜痕迹。郑州牛砦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也出土过一块炼铜坩埚残块,残块上还粘附有铜碴与铜锈,经化验是属于铜锡合金的青铜遗存。特别是1980年在登封王城岗的发掘中,出土了一件青铜残片,残宽约6.5、残高约5.7、壁厚约0.2厘米,经化验是包含有锡、铅、铜合金的青铜。其器形有可能是青铜鬶,有些学者认为,夏代已经铸造铜器,并进入了青铜时代。已知还没有在夏代的遗址中发现较大的青铜器,但在二里头文化遗存中有青铜铸造的刀、锥、锛、凿、镞、戈、爵等工具、武器和容器,同时还发现有铸铜遗址,出土有陶范、铜渣和坩埚残片。出土的铜容器系采用复合范铸成,反映当时的铸铜工艺已有一定规模和水平。至于青铜器,中国已经发现了二里头文化的铜刀。如果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夏朝时期的文化,那么这件青铜器就是夏朝时期的。夏代青铜器的形式非常接近陶器,它铸造青铜的历史不长,所以青铜器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规范,所以它有点像陶器的样子,跟夏代出土的陶器一模一样,比较原始,它没有好多花纹,有小圆点,刻画简单的线条。畜牧夏代畜牧业有一定发展,还有一些专门从事畜牧业的氏族部落。如有扈氏在甘战败后,被贬为牧奴从事畜牧工作。马的饲养得到很大重视。文化播报编辑参见:夏文化文字原始文字的雏形,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等文化遗存看已经出现,并在逐步发展中。在河南安阳商都殷墟等处发现的甲骨文字和金文,是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从殷墟时代上溯到夏初,不过八九百年,夏代已有文字和文献记录,是无可怀疑的。商朝的文字是成熟的,夏朝的文字也是成熟的,因为历史上已有夏篆的记载,夏禹书、禹王碑则是夏朝的传世文字,是夏篆。大禹治水图提到篆字,自然会想到大篆和小篆,所谓大篆,即指周篆;所谓小篆,即指秦篆。篆字,就是官方文字。历史上还有夏篆一说,由于人们未发现夏朝文字,所以一直对夏篆有不同看法,如:‘夏篆,传说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称也。从考古实物来看,尚未发现确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则必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会夏篆之说,凡此种种,皆依托之伪说’在这里夏篆被认为是‘附会’‘伪说’其根据是夏朝文字不存在,就谈不上夏篆了。地理地图的出现,从夏禹治水的传说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许多高山大河,确定了大地的东西南北,学会了开渠、分洪、修堤,并且掌握了计算、测量和绘制简单的地图。传说大禹通过自己的实践,收集了九州岛岛献来的铜等金属,铸了九个大鼎,鼎上分别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兽,有人说这可能是导游的“指南图”,或者说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图。民族播报编辑三苗“苗”与“蛮”在上古汉语中同音同意,三苗与后世的南蛮应是同源。 [29]《战国策·魏策》记载了三苗的地望,东面洞庭,西面彭蠡 [81-82],北起文山,南接衡山 [83]。尧舜时期,洪水泛滥,三苗趁机在东南作乱,曾与驩兜、共工和治水失败的鲧被四岳合称为天下“四罪”,必惩之方才咸服民众。舜派禹降服苗民,未得结果。舜晚年又亲自南征,途中在苍梧之野病逝。禹继续征苗事业,作誓师词《禹誓》,与苗军展开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战,克服苗师,平定三苗 [84]。从此三苗衰微不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85]东夷夷人位居中原之东,故称东夷。东夷族起初分布在河北保定易县至燕山南麓一带,在夏商时期分作四部,一支留居冀中,北支环绕渤海湾迁至辽东、朝鲜半岛,南支经山东南下到江淮地区,另有西支遍及华北平原西部山西、河南二省,最远达陕西,这一支在夏朝早期与夏后氏构成矛盾,曾在太康至杼的期间对夏后氏政权构成不小的威胁。有穷氏兴于穷桑,其后北迁至渤海之滨鬲,在那里逐渐壮大。五帝时期曾加入有虞氏的部落联盟,协同舜帝驱逐大风、十日、九婴、猰貐、凿齿、封豨、修蛇等逆盟部落,威望一度振兴。夏初,有穷氏西迁于鉏,逼近夏后氏的心脏区域。太康时,夏室中衰,有穷氏首领羿借机西进。南渡黄河,灭结封豨、夔、洛伯、河伯四个夏后属国,占据嵩山北麓、河伯故地穷石。遂后夺取夏都斟鄩,淫放太康于豫东,另立其弟中康。中康陟,子相立,羿遂代之,如此夺取了政权。八年后,羿被义子寒浞杀害。寒浞烹羿之肉强迫羿子吞食,羿子不肯便被寒浞杀害。寒浞又娶羿妻纯狐氏,生豷、浇二子。寒浞残暴昏庸,夏后少康联合有鬲氏降臣靡、有虞、有仍、斟灌、斟鄩等亲夏氏族一举灭掉了豷、浇和寒浞。有穷氏族人自此离开河洛地区,向西南迁徒 [86]。东夷诸国中除早期的有穷氏与夏为敌,并以后羿、寒浞为首先后取代夏王朝约40年之外,其余的东夷诸国大部分时间均与夏修好。这些国家中,有在少康复国活动时给予支持的有鬲、有仍、有虞等国,和曾为“夏车正”的薛等。 [102]东夷族的东南支分为九族,统称“九夷”。《竹书纪年》记载,相时,“于夷来宾”,而少康复国时,只有方夷归附,其余八支继续与夏人抗争。少康子杼在位期间,大力改善军事装备,作甲作矛,屡败夷族,把夏后的势力扩张到东海之滨。至杼子槐时,九夷纷纷归附夏后,往后夷夏彼此和睦。商在被司马迁列为中国正史开端的“五帝”时代,东夷集群已分化为许许多多不断重组的部落集团,如著名的蚩尤部、颛顼部、帝喾部、帝舜部、皋陶部、伯益部等,都源出于更早存在的太昊、少昊两大集团。商族子姓,源于帝喾高辛氏,始祖契为帝喾妃有娀氏简狄所生。契为禹同期人物,居于商丘, [87]曾协助大禹治水。经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五位先公,商族从豫东发展到豫北。冥任夏后水官,在治水过程中死去 [88]。冥子王亥在位时,商族经济达到新的高峰,《卜辞》记载王亥一次祭祀可用牲多达五十头牛 [89]。为解决牲口过剩、不易畜养的问题,王亥将一部分牛羊托寄于河伯氏和有易氏。有易氏首领绵臣却得寸进尺,强迫王亥交出所有牲口,王亥拒绝,绵臣便将其杀害,夺走牛羊。后来王亥之弟王恒从绵臣手中夺回了牛羊。王恒之子上甲微又联合河伯氏讨伐有易氏,杀死绵臣。商族在有易氏没落的同时强大了起来 [90]。主壬、主癸时期,商族势力不断上升,他们拉拢黄河下游各氏族部落,一步步逼近中原夏后氏地区。天乙汤继位后,网罗人才,在伊尹、仲虺、女鸠、女房的协同下,始征葛,又先后消灭韦、顾、昆吾等亲夏氏族,削弱夏后势力,“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 [91]。”汤趁夏地发生旱灾,起兵西进,在鸣条与夏后桀展开激战,桀抵挡不过,经历山逃至南巢。汤在西亳称王,夏朝覆灭,商朝成立。 [92]社会播报编辑饮食主食三代庶民的主食是由各类谷物做成的粥饭。将黍、粟、稷、稻煮成稀粥、浓粥食用,社会上层则多食干饭,偶食青菜。只有在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时才宰牲,礼肉置于鼎内在地下储藏 [72-74]。在多处二里头遗址都有发现黍壳、稻壳的遗存 [75]。饮酒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酿造酒,夏后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原文化中的龙山文化就有了酿酒的习惯,到了生产力更强的夏代,酿好酒、饮好酒变成了一种权力和财力的象征。 [67]古文献中记载到的“杜康造酒”、 [68]“仪狄作酒” [69]、“太康造秫酒”、 [70]“少康作秫酒” [70]等传说都可以佐证酒在这个时期的重要性。夏商西周时期的酒均为度数不高的粮食酒,并不浓烈。《礼记·玉藻》中记载古人饮酒饮三爵后依然肃静脑明。 [71]交通夏朝都城出现了车,但还不能确认是人力车还是马车,因为车辙只有1米宽,和商朝的2米宽车辙不同,商朝已经确认使用马车了。争议播报编辑是否存在由于流传下来的与夏代有关的史料十分匮乏,一些历史学家、文人(胡适、顾颉刚、郭沫若等)否认夏朝的存在。虽然还未挖出夏朝文物,也未发现夏朝文字,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殷本纪》中记载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据传宋代宣和年间临淄出土的一组春秋时期青铜器叔夷钟(作器者叔夷乃宋穆公后裔,齐灵公时任齐国正卿)有铭文追述宋人祖业说:“……隙成唐,又严在帝所,溥受天命,删伐夏司,败厥灵师,以少臣惟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堵……”也就是“威武的成汤,敬畏天帝,接受天命,讨伐有夏,打败其军。在小臣的辅佐之下,囊括九州之地,占有大禹之都。’这段铭文同西周以来文献中关于夏和殷(商)是前后承替的两个王朝、‘殷革夏命’的说法完全一致,成为两周史籍有关夏王朝记载的有力佐证”。鉴于记述夏王朝与夏商更替的文献史籍没有早到西周者,所以春秋铜器叔夷钟恐怕还是无法成为“西周以来”或“两周史籍有关夏王朝记载的有力佐证”。 [93]2002年面世的遂公盨属西周中期,其上有“天命禹敷土,堕山浚川”的字样。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献。在洪水退后,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遂公盨的发现,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是所知年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但文中并无“夏”的字样,禹似乎还具有神格而非人王,因而这篇铭文似乎并不能被看作是夏代“大禹治水传说最早的文物例证”。 [9]冯时2002年发表《夏社考》、2008年发表《“文邑”考》,将出土文献、殷商甲骨文、金文及考古资料相互印证,首次根据相当于夏代早期的出土文字资料证明了夏王朝存在的事实,从而使夏文字及夏王朝均得到了明确证认,并绳正夏、商、周三代京邑的制度史问题,成为考古学和先秦史研究的重要突破。 [109]大禹族属在“古史辨”运动初期,顾颉刚曾经相信“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此后,接受钱玄同的意见,顾颉刚很快放弃了“大禹为虫”的假设,而主要关注禹是否具有神性及其如何与尧舜发生联系的。研究禹的神话传说研究之所以对顾颉刚以及“古史辨”学派意义重大,是因为对禹的关注正是顾颉刚提出“层累说”的切入口,而“层累说”是“古史辨”学派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105]他的结论是:(1)西周中期,禹为山川之神;后来有了社祭,又演变为社神……又因当时神人的界限不甚分清,禹又与周族的祖先并称,故禹的传说渐渐向“人王”过渡而与神话脱离。(2)禹与夏的关系,在《诗经》、《尚书》和《论语》等书中都没有提到,到《左传》、《墨子》和《孟子》中才有“夏禹”的记载,而这些文献都是战国时代成书的,所以禹与夏发生关系是战国中期以后的事。(3)对于禹的来源,承认“禹为动物,出于九鼎”仅是一种假定,但又提出“禹是南方民族的神话中的人物”这一新假设;同时指出,有关禹的传说源自商周时期南方民族“有平水土的需要”,中心在越,经越传至群舒,再传至楚,最后由楚传入中原。(4)禹的传说起于西周中期,尧、舜则起于春秋后期,他们之间发生关系则是建立在战国时期禅让之说的基础上的。随着出土文献的日益增多,顾颉刚古史研究的史料审订工作“考年代”与“辨真伪”两方面不断招致非议。但新出土文献和史料真伪因素变化对顾氏大禹传说研究的结论虽有所校正,其变动仍在顾氏旧有论证框架之内,也并未撼动“层累说”的根基。 [104]文化遗址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只能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了解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区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新石器晚期部落联盟夏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有关夏代社会发展的情况,古代文献记载既少,又多模糊不清。关于夏代的地下考古工作,还在继续探索中。经过多年的调查和发掘,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等地,发现了一种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以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内涵较典型,称为“二里头文化”。这一文化遗存的时间,据测定,约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属于夏代纪年范围内。当前,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证据,但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料,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之所以判定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主要出于三方面的科学考量。首先是通过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来判定二里头所处的相对年代,它处在龙山文化和商朝文化之间。其次是通过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二里头遗址距今3800至3500多年前之间,年代跟史书记载的夏朝中晚期比较吻合。此外,二里头遗址所处位置是河南省西部,这也符合史书记载的夏朝主要活动区域。“更为重要的是二里头遗址出现了一系列王朝气象的内涵。”,二里头文化以其高度辉煌的王朝气象、高度发达的控制网络和统治文明,成为距今3800-3500年前后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广域王权国家,并率先进入王朝文明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原腹地形成了以二里头都城为中心的金字塔式聚落整体结构和众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间分布格局。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开展,通过碳14测年、文献记载、考古地层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二里头文化主体部分为夏文化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100]。社会性质根据马克思历史理论,夏、商、周三代曾被定性为奴隶社会,此观点争论较多。奴隶社会以社会下层的广大奴隶群众为主要生产角色,然而就传统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掘工作并没有发现中国上古时期广泛实行奴隶制度的迹象 [90]。卡尔·马克思总结古希腊、古罗马和古日耳曼民族的社会历史提论,原始社会的原生形态在向文明迈进时,衍变为次生形态,奴隶或农奴制度取代原始的氏族公社,他认为原始氏族制度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古代的中国,氏族制度并没有消失,而它在很长的时期内顽强的保存着。在国家的萌芽期,原始的氏族公社制度无法承载对广大区域进行有效管理的任务,从而衍变为一种氏族封建的世袭制度。又在西周时期衍变为宗法封建制度。有效的施行奴隶制度需要一个完善的中央集权体系和一个强大的军事势力,这是夏代不具备的。中国在三代时期曾施行过小规模的奴隶制度,但始终没有达到西方文明的规模。在古希腊的城邦里奴隶人口普遍超逾自由人口,奴隶人口占古罗马意大利半岛总人口的四成以上。三代社会的主体分别是“众人”和“庶人”,尽管社会地位低下,他们还是有家有户的平民,其生产作物通过“贡”、“助”、“彻”赋交于上,而不是奴隶制下的无偿掠夺 [94]。真正的奴隶只是比例占少数的罪人和战俘,他们并没有取代庶民主体成为夏商周社会的主要劳动力,而更多的是用于人祭。 [95]国君世系播报编辑帝王战争都城都城今址大禹(鲧之子)讨伐三苗阳城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平阳今山西安邑或晋阳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启(禹之子)攻益之战阳翟今河南禹州市甘之战安邑 [96]今山西运城市夏县攻西河之战太康-斟鄩河南偃师二里头中康攻羲和氏之战斟鄩河南偃师二里头相攻东夷之战商丘 [97]河南商丘睢阳区西南浇灭相之战斟灌(帝丘) [98]河南濮阳西南商丘 [99]河南商丘睢阳区西南后羿、寒浞篡夏40余年鉏→穷石-少康复国之战纶城河南商丘虞城县利民镇东南灭浇之战予(杼)灭豷之战原河南济源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灭寒浞之战攻东夷之战槐洛伯与河伯之战老丘河南开封市祥符区国都里村芒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老丘同上泄-老丘同上不降攻九苑之战老丘同上扃-老丘同上廑(胤甲)-西河河南安阳东南孔甲-西河同上皋-西河同上发-西河→斟鄩安阳东南→偃师二里头桀(履癸)攻有施氏之战斟鄩偃师二里头攻有缗氏之战败于鸣条之战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